关灯
护眼
字体:

斯道绵绵_捭阖梦【完结】(61)

  咸丰皇帝继位的第五年,一场百年未见的水灾席卷了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中原各省。这一场巨大的灾难对于山东等省的打击是巨大的,连咸丰皇帝都慌了手脚。由于洪水冲毁了大运河,导致漕运不得不改道海上。因此,山东济宁周围大批依靠漕运生存的人们不得不面对无地可种、无饭可吃的局面。而其他地方遭受水灾的人们,也因为田地、家园被淹而无家可归。除此之外,捻军等也揭竿而起。战火在这片受灾最为严重的土地上开始蔓延开来。为了生存,也为了躲避战祸,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外地谋生。

  在巨大的天灾人祸和俄国人蚕食东北土地的情况下,为了维护统治,朝廷不得不考虑开发东北这个问题。随后逐渐废除了禁关令,对关外实行放垦和移民实边。大批内地农民涌入东北,去寻找美丽的憧憬。一些勤奋的人在东北大地找到了栖身之所,衣食渐丰。但江河日下,鱼龙混杂。一些被发配到这“极边寒苦” 边陲“烟瘴”之地的内地“造反者”、触犯刑律之囚犯以及本地的一些游手好闲之徒在这广阔的东北草原,啸聚山林,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与东三省毗邻的哲里木盟郭尔罗斯一带,聚集的土匪竟有六股之多。他们来影无踪,彪悍无比,经常抢劫百姓。这一带的牧民无奈之下,只好出钱建立了自保武装??会兵。可这些会兵与那些惯匪对起阵来,哪里是对手?牧民们还是继续遭殃。陶克陶胡见状,气愤不已。他携枪带马,加入了会兵行列。由于陶克陶胡作战勇敢、枪法超群,打得土匪落荒而逃。牧民们喜出望外,推举年仅十七岁的陶克陶胡担任了会兵首领。这时,塔奔塔虎以南还有几股土匪,最大的一股有百人之多。陶克陶胡巧用计谋,率领会兵相继摧毁了这几支武装,保住了地方安宁。查干湖周围的蒙古人都尊称十七岁的陶克陶胡为‘陶老爷’。

  望着儿子如此出息,恩和老爷真是看在眼里喜上心头,他感谢当年莱青喇嘛的苦苦相劝,让陶克陶胡成了人。所以,恩和老爷琢磨起陶克陶胡的婚事来。这一天,恩和把正在带领会兵操练的陶克陶胡叫到身边,说:“陶克陶胡,你不能总是想着打土匪,该想想自己的婚事了。”

  陶克陶胡拍打着满身尘土,满不在乎地说:“婚事?还早着呢!现在我正在带领会兵操练、修筑炮台,准备把查干湖以北深山里的土匪窝全部端掉,永绝后患。哪有时间考虑这事儿?再说,我还小着呢。”

  “还小?都十七岁了,我像你这个年纪时,你都会骑马了。再说,我已经答应耐烈呼的阿爸了。”恩和老爷说。

  陶克陶胡说:“哪个耐烈呼?”

  母亲巴应嘎在一旁笑眯眯地插了一句:“明知故问!咱这儿能有几个耐烈呼呀?”

  陶克陶胡揣着明白装糊涂。其实,陶克陶胡与耐烈呼二人感情日深,相爱已经一年了,只是无人捅破这层窗户纸罢了。刚才他之所以说没有时间去考虑婚事儿,就是怕额奇格给他介绍别的姑娘。要是额奇格早说是耐烈呼的话,那他还找什么借口?

  陶克陶胡见母亲微笑着望着自己,只得红着脸回道:“婚姻大事,那、那就听阿爸和额吉安排就是了。不过,我有个条件。”

  恩和老爷问:“啥条件?”

  陶克陶胡说:“我们已经找到了土匪的老巢,这两天就去攻打他们了。等消灭了他们之后,再谈婚事好么?”

  恩和老爷一笑:“嗯,这还像个‘陶老爷’说的话。这事儿两不耽误。你先去剿匪,我明天到莱青喇嘛那里去一趟,让他老人家算算,定个良辰吉日,好将耐烈呼娶过门来。莱青喇嘛可是最疼爱你的,他要是听说你要成家这个消息,说不定有多高兴呢。”

  巴应嘎乐了,她对恩和老爷说:“还说人家莱青喇嘛高兴呢,我看是你吧?想孙子都快想疯了!”

  “你不也是?”恩和老爷笑着回了一句。

  查干湖以北深山里的土匪被消灭了,结婚日期也临近了。

  他的结婚日期,是由莱青喇嘛选择的,定于深秋牛马膘肥体壮的时候。随后,恩和老爷通过媒人通知了耐烈呼家,并由媒人和自家亲友将聘礼送到那里。耐烈呼的父母早有此意,所以,爽快地答应下来。

  结婚前几天,恩和老爷挑出了十几只肥壮的绵羊,准备在结婚那天宰杀,并备下美酒、奶制品。他还给陶克陶胡和耐烈呼分别做好了蒙古袍、蒙古靴、马靴等衣物。接着通知了亲友们参加婚礼。陶克陶胡的亲戚和朋友们闻讯后,都过来帮着打扫毡房或新搭蒙古包。结婚用的新蒙古包扎在西北角,紧挨着恩和老爷的蒙古包。新蒙古包的门被漆成了红色,远远望去,像一团火般鲜艳。蒙古包里,新毡、新被、新锅碗一应俱全。前来庆贺的亲友用的蒙古包有八个,由此往东排在一旁,作厨房用的蒙古包则扎在东北角最靠边的位置上。恩和老爷的居住地,一派新人、新事、新气象。大家忙活了好几天,诸事准备完毕,就等着迎娶耐烈呼了。

  结婚那天,恩和老爷喜气洋洋,家里人欢马叫、热闹非凡。一些陶克陶胡的义友??乃旦扎布、那顺巴图等都在忙着宰杀羊只,准备下锅煮肉。陶克陶胡在吉祥喜庆的气氛中换上崭新的装束。只见他红锻结冠,戴一顶“布里亚特”式的圆锥红缨帽,身着印着吉祥图案的丝缎长袍,腰扎金黄色的宽腰带,脚登长靴,背弓负箭,腰间揣着哈达,显得十分威武英俊。媒人、伴郎们也都穿上节日盛装。出发前,陶克陶胡在欢呼声中举起酒杯,在悠扬的马头琴声中唱起了蒙古人传统的娶亲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