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眼下各郡均已没于秦人之手,我们必须加快行军速度,趁着秦人还没有彻底封锁水道的时候,渡过大江回到江东,不然的话,我们就一个都跑不了了,所以,那些行动不便还有走不动路的家伙,就只能弃在这里了。”项庄冷哼一声,道。
“项庄,你,你这是什么话,你难道忘记了,你也一样姓项吗?”项佗气怒交加,指着项庄喝斥道。
一路急行军。
项庄麾下的那些人,但凡老弱的,都已被抛弃,而项佗这一边,则恰恰相反,拖家带口的项氏族人中,老弱妇孺占了一多半,要是将他们抛下,这些项氏子孙不用等到秦人到来,就会被乱民杀死。
“相国,你怎么还不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要是再这样下去,秦人就赶上来了,到时候,项氏子弟一个都跑不了。”项庄急道。
项佗叹息道:“——!要不这样,项庄,你带着一部士兵先走,我带着族中子弟跟着,要是真走不脱,那也是天意。”
身为一族之长。
项佗不比项庄无牵无挂,他有着太多的顾忌,在老弱之中,项佗的家人也要占了一多半,这些人中,有他的儿孙,有他的亲人,他又怎么能够舍弃。
第三百六十八章 衣锦还乡
楚国覆灭。
这个由项梁、项羽叔侄一手打造的反秦诸侯强国,在失尽了楚地的民心之后,不得不退出历史的舞台。
李原建立起来的新秦重新统一了这片历经动荡、又多灾多难的国土,与始皇帝第一次武力统一不同,这次,秦国不仅仅在形式上完成了一统,在关东的人心向背上,新生的秦国也胜了一筹。
追击项庄、项佗残余的事情,已经不用李原再亲自操心,项庄还没有被歼灭,确实是一个隐患,但这些东西,自有象周殷、丁公这样的降将自动请缨,留着项庄,周殷、丁公等人其实比李原更加的担忧。
项庄的脾气,在很大程度上和项羽很相象,都是疾恶如仇的性子,尤其看不惯两面三刀动摇不定的人,不幸的是周殷、丁公就是这样的人。
九月。
虞姬以项羽夫人、楚王妃的名义颁布了最后一道诏令,恳请楚地百姓放下武器,不再作无谓的抵抗。同时,虞子期、季布、钟离昧等楚国旧将归降后,也是不断游说各郡、县的楚国旧部投降,这让秦军在短时间内,顺利的占领除了江东之外的楚国各郡。
项庄很幸运的躲过了秦军的追杀,但项佗则没有那么的好运,不忍心抛弃家人、族人的他在大江之滨被降将丁公追上,最后全族俱灭。
别的降将,或者对项佗会心慈手软,丁公却不然,这个多年郁郁的楚将把全部的不如意都发泄到了屠杀上面。
“项佗,你也有今天,哈哈——!”在一剑刺入项佗心脏之时。丁公狞笑大呼。
“丁公,你这叛贼,终不得好死!”项佗临死之际的这一句恶毒的咒话,彻底的激怒了丁公,本来还没打算将项氏的妇孺老弱杀死的他。在这一瞬间丧失了全部的理智,他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你咒我死,那么老子就先杀了你项氏全族。
项佗无助的死去。
这位楚国最后的国相,项氏一族的执掌者。经历过人生最为辉煌的一段,拥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但在面对家族和国家的利益选择面前,他却没有能分清楚轻重,他的固执与狭隘,最终让楚国走向了衰亡。
在迅速的平定了江北之后。李原一声令下,以蒋渝、丁公、周殷等部为先驱,渡江追击逃亡的项庄残部,江东是项氏的大本营,如果不拿下这里,项楚的余逆在项庄的鼓动下,极有可能再次作乱。
蒋渝为人持重。在秦军将领之中,从不主动揽事,也不显山露水,但在关健时候却是最值得信任的一个。
要不然,李原也不会坚持把镇守三川郡、防范楚军西进的重任交付于他,要知道在蒋渝驻扎于三川一带的二年里,项羽不是不想进攻秦国,而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换句话说,蒋渝这种敌动我就不动的策略。让项羽空有余力而无从下口。
丁公、周殷俱是楚国降将,这两个人从忠诚度上来讲,比不上季布、钟离昧,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动摇不定,才让李原坚定了用他们追剿项庄的信心。
叛将者。
最不希望听到的。就是前雇主发出威胁的声音,丁公已经举起屠刀杀了项佗,他的双手沾满了项氏的血,这个时候,应当没有谁比丁公更想斩草除根了。至于周殷,这个在鸿沟之战中表现低劣的前楚国大司马,就是江东人氏,对于江东一带的情况,他可以说了如直掌。
在调度安排了追击项楚余逆的人选后,李原没有在彭城多作停留,他的车驾一路随同韩信军在彭城附近迂回了一圈后,经济水、齐鲁然后抵达东海之滨的大河入海口。
李原这一次北上,主要是为了安抚韩信,并且安顿那些受了鼓惑参加秦军的齐地青壮,这些精力无处发泄的青壮如果处置不当,将给秦国在齐地的治理带来诸多的麻烦。
韩信在占领了楚国北境之后,有意无意的多次向李原暗示,自己希望能辞去燕地的职务,回到家乡楚地为官。
功名利禄马上取。
衣锦还乡显声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