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主角的福利在哪里?
难道真的什么都没有吗?林深河心中不住哀叹,要是早知道有今日的危险,那他就一定会好好的与李原联络下感情,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不是?还有吴臣那里,虽然这个书呆子让人瞧不起,但再怎么样,有个熟人在,怎么也能在秦国那里递得上话去。
“老天不会不给我深河桑一点福利的,对不对?所以,就算为了我在大龙空的声誉,也要不坚持到最后一刻,要是哪一天又穿回去了,那吹牛也要有底气得多——!”苦盼秦军无果,自怨自怜不己的林深河只得再一次发挥自己的口舌功夫,发动零陵城中军民,实行全员上阵抵抗敌方的进攻。
林深河的部下,在连续的战斗之后,剩下约有六千余人,加上零陵城中的能上城御敌的男女人丁,约有一万人上下,凭着这些资本,能够挡住越人、瓯人几天,就只能是天知道了。
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蜀奇兵
征南战事再度打响。
李原的身影,再次在长安城消失,对于崇尚军功、骨子里渴望荣誉的他来说,远远的躲在大后方,遥控指挥一场大战,或者不闻不问放任前方的将领们自行判断,都不是最佳的选择。
所以,距离前线不要太远,但又不是代替将领们冲杀在第一线,这个度的把握让李原在反复衡量之后,决定前往巴蜀一趟。
打仗需要花费。
军粮和武器,是最为基本的支出。
此次南征战事,秦国方面之所以底气十足,能够分左中右三路南进,就是有了巴蜀粮仓的支持。
蜀郡。
天府之国。
在新秦恢复了巴、蜀两郡的统治之后,这块被群山包围的丰饶平原,正显示出勃勃的生机,人口在一年年的增加,他们之中真正的土生土长的老蜀人并不多,更多的是从关东一带迁居而来的新蜀人。
其中,都江堰灌区附近的临邛等地,更是因为水利的发达,云集了大量的新移民,他们开垦荒田、打制铁具、贩运粮秣,凭借着勤劳和精明的头脑,为自己赢得了丰厚的财富,也让蜀郡真正成为了秦国的后方大粮仓。
在治理巴蜀的过程中,有二个人是不得不提及的。第一个是王尚,这位追随李原最久的秦军将领,是首任蜀郡郡守,正是在他的强势威压下,蜀郡从由狄人、巴人、羌人还有关中老秦人分割而治的局面,变为秦人、巴人联合占据主导,狄羌人逐渐退居山林的状态,这一征服的过程,虽然是以牺牲狄羌人的利益为代价。但对于秦国来说,却是唯一的选择。
在民族之间的争斗中,强弱的搭配才是最为合理的,如果两边都很强大,或者实力平均的话。则立即会爆发战乱,从这一点上来看,狄、羌人必须打压,否则的话,这些异族一旦强大起来,就会对秦国的统治造成威胁。
第二个要大书特书的人。名字很熟悉。
他就是萧何,汉王刘邦的相国,著名的汉初三杰之一。
萧何在刘邦兵败之后被秦军俘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位刘邦的好友都意志消沉,即便陆贾等好友相劝。他最终还是决定归隐,只是后来在祭祀过刘邦之后,迫于生计才出任了一地小县的吏椽。
担任秦国地方官员的这一步跨出之后,以萧何的能力,应付一地的政务自然绰绰有余,而他的考绩也是年年优秀,对于以实绩为晋升提拔标准的秦国官员体系来说。萧何这样的实干人才正是最宝贵的。
出于对萧何身份上的敏感,就是否越级提拔萧何为一郡郡丞的事情上,丞相陈平和御史丞李政还特意向李原请示过,结果李原的回答是,萧何既然能力优秀,那就放心使用,不用顾虑其他。
前年春,萧何被任命为蜀相,这是他在罢去汉相职位之后,再一次担任重要官职。这也是他在刘邦势力退出汉中、蜀中之后,又一次回到这里,当然,这一次他的身份已经不一样了。
萧何在蜀相任上二年八个月,也正是在他的手里。蜀郡的人口、农业生产、手工作坊业还有商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象临邛这样的蜀地小城,已经发展成为了南方的冶炼之都,而蜀都更是因为粮秣连年丰收,而成为秦国著名的大粮仓。
从关中往蜀中的一路上,秦岭山脉高低起伏,高处的落叶松林、山谷中的绿色乔木、还有不知隔着多少座山峰之后的深山里野兽的咆哮,都让李原有一种穿行在时空遂道中的恍惚感。
岁月如棱。
距离上一次平定汉中暴乱之时,又过去了有一年有余,在时间的过滤下,汉中石牛道上,已经不见有什么战事留下的痕迹了,反倒是三三两两的商队、还有拖家带口南去的民众,瞪着好奇和惊异的目光,打量着李原的这一支威严整肃的队伍。
周平高昂着头,严厉的目光一次次扫过经过的队伍,这一次,由他来负责护卫李原的安全,至于杨玉,则因为在秦国使团千里回归过程中的出色表现,已经被李原任命为南征军中的一支军队的将领,担当起了独立领军的重任。
周平很羡慕杨玉,同是河套大战时的兄弟袍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晋升,而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这种滋味实在不好受,但周平不妒忌,因为杨玉是凭他的本事挣来的,而他周平也一样能够。
这次李原离开长安往蜀中,周平自告奋勇,率一支亲兵护卫,虽然这一路上几乎不可能碰上什么大的困难,但周平还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