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事件。
在新秦建立的十年间,从来没有间断过。
要是李原有什么闪失,那他周平百死也不能赎己罪过。
在周平的一路严密护送下,李原于九月初,到达了蜀都,比他先到一步的秦将王尚、杨玉、罗宪、王长恭,以及负责蜀郡治理的郡相萧何、负责道路开凿通畅的郦商俱数来到蜀郡以北的青白江畔迎接。
对南方的三越用兵,关健在于击败最为强大的赵佗势力,如果不能将赵佗重创,那么他就可以躲在梅越人和闽越人的后面,不伤分毫的支援这两个盟友,而这样的话,秦军要想占领南方,就要付出艰巨的代价。
赵佗的无耻行径不仅让陆贾等人愤慨,也激起了李原心底的那一股血性,既然赵佗已经表明了态度,那李原就不打算再留什么后手了。
要打就干脆打一个痛快。
你赵佗不就是想躲在后面,指使着梅越人、闽越人与秦军打生打死,然后你好坐收渔利吗?我李原偏偏不给你这个机会。
五尺道打通之后,秦军完全可以从巴郡出发,经夜郎国直逼南越国,而这一条新道虽然山道众多,大军通行不易,但却有出奇不意的效果。
不过,大军远征。
又是孤军向南,一个不好,就有可能再次全军覆没,所以,李原不得不谨慎再谨慎,对于这一路军的动作,除了少数的如冯宣这样的方面军主将外,其他人等均很少知道。而作为奇兵远征的这支生力军,李原在将领的选择上,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
王尚久居巴蜀,对于南方特别是巴郡以南夜郎国、古滇国一带的情况很是了解,而更重要的是,王尚在夜郎和滇地一带有着很高的声望,滇人对于这名将他们从大江以北赶回到南方的秦军将领很是惧怕。加上王尚对李原的忠心程度,由他担当这支军队的主将,是再合适不过。
杨玉、王长恭是护送陆贾一路从南海郡回来的有功之将,他们对于这一条从巴郡到南海郡的道路相当的熟悉,知道什么地方有关隘,什么地方可能有埋伏,这是一支远征部队所必须具备的将领。
至于罗宪,他的入选则是来自于巴郡大后方的原因,在王尚部队南征之后,罗宪部将负责维持后路的安全,而他率领的巴人队伍将跟在王尚军后面,保证后方通道不被切断。
除了这些武将外,在随军司马、参军的人选上,李原选择了老辣的郦商,这是一次持重保守的选择,郦商的能力不用质疑,五尺道就是他手里开通的,对于每个地段的情况,没有人比郦商更熟悉。至于忠诚度方面,李原相信,在刘邦已经死了近四年之后,郦商就算忠诚度再高,也不会再纠结为秦国效力是否合适。
第四百三十章 冲锋号角
生活曲曲折折。
时而惊滔骇浪,时而波澜平静。
对于人生经历大起大落的萧何来说,成都是一座抚慰伤口、平复心情的城市。
在蜀郡的这一方土地上,在秦国黑色大纛的蔽护下,萧何和郦商并肩走了在锦水畔的坊道上,曾经挺拔的身躯已经弯下,曾经的雄心壮志也早就不在,剩下的只有对这个风云变幻大时代的深深感叹。
“听说,汉王的遗子流落到了南边,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你那里有消息吗?”萧何摇了摇头上的白发,叹息一声问道。
郦商脸上泛起一丝苦笑:“萧相,你又何必操这一份心,这些年来,子孙流落在外的,又不只刘季他一个,有些事情我们最好不过问,就算是问清楚了,又能怎么样?”与和刘邦自小故交的萧何不同,郦商这些年来,已经看淡了一切。
刘邦的儿子又怎么样?
当年西征的那些将领,如曹参、如王陵——,在他们战死于沙场之后,家属又何曾得到过什么照顾,而且刘邦那时候还是汉王,还有财力拔出钱帛来救抚这些为自己卖命的老兄弟遗子,可是他这么做了吗?
答案是没有。
相反,再看看秦国李原是怎么做的,长安城中高丘上的陵塔,还有在咸阳旧城开办的抚养无父母亲人孤儿的书堂,这说的多不如做的多,孰更能让人信服也就不言自明了。
当然,这些都已是过去式了。
刘邦已死,徒诽一个故人是不道德的行为。
萧何被郦商这么一劝,慢慢的心情也渐转了过来,稍臾他展颜道:“说道故人。郦公,前些日我在青城山一带可碰到了一个熟人,你猜猜是谁?”
郦商想了想,疑惑的摇头道:“你我相熟之人,俱都四散。这些年过去之后,还活着的已寥寥,商实在猜不出来?”
萧何神秘一笑,道:“他姓张——!”
“张良,子房,他在什么地方?”郦商一惊一喜追问道。
张良对于萧何、郦商这样的汉军旧部来说。是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名字,如果说刘邦是当年那支西征军的精神领袖的话,那张良就是辅助领袖的太上老君之类的智囊人物,不管是兵进南阳郡、汉中郡还是进驻咸阳、与项羽在鸿门争斗的一幕幕,都留有张良在背后出谋划策的影子。
“子房他在青城山入道门了,道号玉华子。你若哪一天有空,可上青城后山的太虚观询问即可。”萧何答道。
张良入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