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楼板厂的工人数量增加了,是直接从挖煤工人或是采石工人中挑选的,这是体力活,壮汉才能干。
挤压式楼板机已经送过来了,正在使用中。工人加多后,每天出货也增加了,约莫能出五十块左右,每天的利润约莫有两百块钱,在八二年来说。有些暴利了,并且每天还会创造六百元的原材料费用。被水泥厂、八一石籽厂、北斗河沙船所瓜分,也变相解决了一些工人的就业问题。
价值十元钱一块的楼板,其中利润是四元钱,剩余六元钱都是材料费用。能有这样的暴利,也跟方大军占了地利优势分不开,换了其余人,以现在的质量,利润至少会减少一半。
前面工人们正在干活,各种原材料通过搅拌机均匀混合之后,然后装进楼板机里面,然后就直接挤压出标准的楼板来,当然前提是还需要把钢筋给扎好。
如今楼板机有了两台,之前一台老式的也在,水泥板也有了两种规格,五孔和四孔的,房屋若是只有两层,用五孔就行了,这样会节约一些成本。
不过大量生产的依旧是四孔,这样的楼板,哪怕是盖五六层的房屋,都不会有问题,只要不遇上天灾,使用几十年,完全不是问题。区公所预订的也是四孔,但村民可以选择五孔,因为村民一般也就修两层楼的房屋,而且第二层一般是盖瓦片,等于楼板只盖了一层,五孔的完全无压力。
万松一行人先是看了看已经加工好的楼板,都满意的点了点头,质量确实很过硬,但是等他们靠近搅拌机的时候,马上就被叫住了。
“怎么?不能看?”万松开口问道。
楼板厂的负责人是方大军的邻居黎建军,是个老实的汉子,干活很生猛,但现在接触的人多了,也不似以前那般不会说话了。
黎建军走了过来,解释道:“我们厂长说了,搅拌机有安全隐患,不允许外人离得太近。”
万松露出了笑容,原来是这么回事,对于这点他表示理解,也对这样的小地方能有这样的安全意识而感到欣慰。
但还是问道:“你们搅拌的这些东西,怎么保证材料比例?”
“这些材料是统计员事先配好了的,不会出问题。”黎建军这话不是第一次说,解释得很清楚。
万松也听明白了,在楼板厂观看了十几分钟,各方面都比较满意,对于对楼板会进行批次编号,保证暴晒一段时间这点,他也很满意,除了地方稍微简陋了点,各方面他愣是挑不出毛病来。
水泥是有编号的,质量过硬;河沙是当地开采的,这个无所谓质量,大家都是用这样的沙子;钢筋是钢铁厂出品的,型号已经超过了标准,小指粗的钢筋承重方面不是问题;还有石籽,也是当地开采的,抓一把在手中看看就知道是不是好货。
“你们是来买楼板的?我看你们都是外乡人吧?”黎建军突然冒出一句。
万松找了个借口,“是啊,现在要去水泥厂看看,要是合适就订一批货。”
“那感情好,往前面走一段就是水泥厂了,你看,从这就能看见高烟炊……”
万松等人又继续往前面走,没一会就先到了蜂窝煤厂,在这里,就有围墙了,但留了大门出口,比较宽,可供两辆卡车并行,里面也是忙得热火朝天,蜂窝煤厂的两班倒。
现在定单也差不多固定了,这是民用煤,很多家庭,以及商贩都在使用,但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仁义,虽然表明上看起来没有水泥厂那么风光。但其中的利润确实相当大,关键是投资小。回报高。
在这里参观就比较麻烦,万松等人在门口张望了片刻,就离开了。
而往前面一点,就是食堂,这是对外营业的,也有一个小卖部,是直接在大路边上开了一个窗口,方便附近村民来打酱油什么的。
时间已经到了上午十一点。工人们自然还没到饭点,但不代表没有人来吃饭,饭堂居然有十几个人,也有来购买馒头等东西打包走的。
万松看了看手表,提议几人就在这里吃中午饭,他们算是下乡调查,是有伙食费和补助的。
也没人来招呼。几人直接到了窗口,见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俩孩子要了十几个白面馒头,但却没给钱,而且拿着一种小票,其余人也差不多,就没见有掏钱的。
不由奇怪的问道:“这里吃饭不能给钱吗?”
“当然可以了。”回声的李玉红。比起之前没有那么害羞了,也能胜任打饭的工作,加上毕竟是年轻人,学东西快,现在算术很不错。
没一会。万松就清楚的知道了饭票这事,而如刚才的带着孩子换馒头的妇女。都是工人家属。水泥厂、楼板、服装、煤炭等,这些饭票都是通用的,能在水泥厂这边食堂消费,也在能新场那边消费。
所以服装厂的工人,如果饭票没用完,休假时就带回来给家人,这边家人空了,或是趁赶集日,就跑来水泥厂换东西,能换吃食,如馒头等,也能当场在这里吃饭,或是在小卖部换取所需,这一点相当人性化。
并且夜班人员获得的饭票补贴更多,基本多出一餐,只要不浪费,工人自己根本就消耗不完。
“万组长,这里的伙食真不错啊,吃饭还能看上电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