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四人也都打了饭菜,就在大厅找了张桌子吃起饭来,而且还能看电视,虽然整体来说,环境依旧比较简陋,可这样的氛围当真很不错啊。
万松点了点头,也找机会跟食堂的人打听工人的工资待遇等问题,得到的结果让他惊讶,居然从来没拖欠过工资,不仅如此,每到月初基本就把工资全发完了,正式发工资的时间实际上是每月十五号,结果都提前大半个月,这证明什么,证明厂里不差钱啊。
能按时发工资的厂子,在仁义还真不找不出来,就连一些效益不好的单位,也时常拖欠工资,虽然最后都会发,可总会让人感觉不舒服。
还有这里的福利,又是发茶叶,又是发苹果的,水泥厂开办没多久吧,正式生产应该是在十一月下旬,这都发两回福利了。
甚至还有工作服,工作鞋,内部成本供应的棉絮等等,有完善的加班制度,工资制度,最重要的一点,厂里居然没有罚款这一点,无论犯了什么错,都不罚款,这简直是开了先河。
当然也得到一个消息,方厂长方大军同志是个大忙人,一个月在厂里的时间不会超过十天,忒忙。
但即便是这样,其在群众中的口碑却逆天了。
他们虽然掩饰得不错,但这样出现,还是引起了注意,没一会,杨中建就亲自出现了,他作为车间主任,总揽生产,到了现在基本很少有动手的时候,每天都披着新发的代表主任身份的大衣,端着茶盅在厂里巡视。
杨中建工资是给开的八十,当初方大军承诺的是一百,所以让煤炭厂给补了另外的二十,不仅如此,还给他批了很多周边福利,比如住宿不给水电费用,工作服更高档,劳保品更多,工人的福利,他都有三倍,其余还有工作烟,如果要回家探亲或是有事外出,他拥有调用车辆的资格,还有方大军私底下承诺的副厂长职位。
他儿子杨波又是技术员,虽然是外县人,但他家现在条件好啊,已经来了几个媒婆,完全不用担心小儿子的婚姻问题。
眼看是安顿下来了,杨中建正计划着明年把一家人都搬迁过来,这事暂时只跟金池提了一下,金池甚至没询问方大军,就直接答应可以帮助他们一家落户。
因为这样,杨中建现在也开始以北斗本地人自居了,也准备在水泥厂干到老,工作上也更加上心,水泥厂生产一个多月以来,从来没出个任何问题,当然小问题还是有的,但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没人会在意,这个需要时间来慢慢磨合。
总的来说,他感觉人生迎来了辉煌,这辈子没什么好求的了。
此时因为他毕竟是在井县国企工作过很多年,所以一听到消息,马上就猜测万松几人可能是上面派来的人,这才亲自赶了过来,这事金池不适合出面,金池的能力毋庸质疑,做事也让工人们信服,但毕竟经验不够,接待这些干部,还差了点火候。
方大军不在,他这个内定的未来厂长,当然应该承担起责任来。
“欢迎欢迎,我是水泥厂的车间主任杨中建,代表水泥厂欢迎大家的到来!”杨中建开口就冒出这么一句,一见面,他更加确定这几人有九成的可能是干部。
第三百十四章 意料之外
万松露出了微笑,也不怕被拆穿,因为这次下来并非调查水泥厂,只是顺便过来看看,所以就大方地承认道:“让杨主任见笑了,我们只是路过。”
杨中建一听这话,顿时了然,当即就邀请几人到水泥厂里面看看,当然,如果对方不表露出具体的身份,他也不好随意接待。
而事实也是如此,万松只说了是县里下来的,但下来干什么却没说明白。
杨中建琢磨了一会,见对方也有意参观水泥厂,便带着在厂里四处看了看,其余就没有表示了,比如送礼、请客什么的,免得好心办坏事。
至于水泥厂的生产工艺,这根本就不是秘密,基本很通透,谁想办水泥厂都可以,关键是看能不能玩得转,就好比杨中建本人,哪怕他对生产流程很熟悉,现在也是车间主任,但要让他自己拉出一个水泥厂来,却是不可能。
“万组长,我怎么觉得北斗这片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啊,就连这厂子也不一样。”一个青年干事小声说道。
“是不一样,这里的规矩比别的地方多,也更注重安全这些问题。”万松感慨着说道。
水泥厂有一股特别的朝气,这是其余地方所不能比拟的,包括很多制度也和别处不一样,集体不像集体,私有不像私有,也谈不上资本主义,其中有社会主义的影子,但又和其余地方有所区别,但就是这种有些四不像的制度。却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创造力,陋而不简啊!
万松又提出了想参观服装厂的意思。但却被委婉的拒绝了,因为服装和水泥不一样,水泥可以随便摸看,无论怎么整,都还是水泥,不影响质量,也不影响生产;但服装厂却不同,方大军走时也有交代。没他点头,任何干部都不得以任何形式,单独去参观服装厂。
万松等人只好无奈的回县里去了,继续调查也出不了结果,等着县领导去判断吧。
傍晚时,几人到了县里,把材料整理好就递交了上去。他也亲自去汇报了一番,其中当然重点提到了北斗的特殊情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