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他提了不少问题,如目前插旗大约有多少山茶树,之前见到的山茶树是不是几乎每年都会挂果,而挂果的程度如何,还有如大家印象中山茶树成活率高不高,大概要多少年才会开花结果。
还有如要砍伐树林,清理出土地栽种山茶难度大不大,以及印象中山茶树的寿命如何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其实这些情况可以通过农业局的专业人员去了解,农业局不懂,也可以找林业局协调,或是找专业人士问问也就清楚了。
但他现在等不了,迫切需要了解情况,骨子有那么点雷厉风行,偷懒的时候就好好玩,工作的事情就认真干。
而且照本宣科是不行的,具体情况如何,还是要看当地的环境,所以从村民口中了解到的信息也非常重要。
总结起来主要在几个方面,成活率、产量、寿命、出油量,挂果年份、栽种成本,最后一点就是山茶油的口味了,这一点等会就可以试,不光他试在场所有也都试一试。
还有一点,这时他张口问道:“陈书记,要是砍伐大片的树林栽种茶树,政策上问题大不大?”
“只要能让大家赚钱,就没有问题,插旗这个地方情况特殊,如果我不愿意干这个书记,其他人来了也干不了。”陈兵回答得很是硬派,本就是军人出生,官场的风气没那么浓。
“呵呵,有了这话,我就放心了。”方大军露出了笑容,这一点也是最根本的,如果不能砍树清理土地,那无论想栽种什么经济作物都是白搭。
砍树他是没压力的,砍了其余的树木,这不是还会接着栽种茶树吗,不会影响绿化和环境,反而会形成更美丽的风景线,说不准等以后经济发达了,还能搞旅游,那就是后话,多年后,他在干什么都还不知道呢。
第三百二十九章 万亩山茶
人多力量大,而且叫了很多老人来,一辈子生活在这里,怎么都会注意山茶树,并且之前也不是没人榨过油,以前困难时期凡是能吃的都会利用起来。
成活率不是问题,野生都能存活,何况是精心栽种;挂果年份大概在五年左右,产量是根据树枝来的,山茶树最高能长到五六米,枝叶茂盛,挂果自然就多,至于如何修剪枝条这一点,大家就不懂了,不过也没关系,这点可以找专业人员搞定。
培育苗子方面,可以用种子,也可以插枝条,不过因为不懂技术,插枝条的成功率不高,这一点也暂时不用担心。
寿命方面,上百年都没问题,因为这山上有些茶树在这些老人童年时就已经有了。
另外关于有多棵现有的茶树这点,给出了一千这个数字,并且决定明天就分工清点插旗范围内所有的山茶树,以及仔细寻找是不是还有遗漏的金丝楠木。
栽种成本,这个几乎没有成本,全公社的人就是劳动力,不需要用机器,肥料也可以节省,大家打算多养些牛,用牛粪来代替肥料。
最后就是具体的产量和出油量了,这一点也很关键。
王启年给出了一个10:1的数字,也就是十斤果子能出一斤纯正的毛油,但依旧不精确。因为就刚才那点果子太少了,也没经过暴晒。还有,阳光不充足时结出的果子,出油量本来就要低一些。
方大军给出了一个笨办法。明天就去摘果子,然后每棵果子大约算一下面积。以及茶树的高度,记录摘到多少果子。
这还真是笨办法了,只能得出一个粗略的数据,他要想的是,一亩的果子产量是多少,果子和油的比例,这样就能算出一亩总共产油多少斤,算出这个。自然就能知道栽种一亩山茶能赚到多少钱了。
已经商量了很久,等到厨房叫喊必须得开饭了,众人这才移步,首先要尝的自然是山茶油的味道,给炒的白菜,除了盐,其余就没放任何调料了。
方大军试了下。味道真的不错,金池也觉得好吃,这和菜油炒出来的味道不同,多了一股特别的清香味,但是咀嚼到最后,还是有一点苦涩味。这是因为这是毛油,并没有深加工,也就是香味彻底释放了,苦味也压不住了。
有些人觉得苦瓜好吃,带点苦味的菜也觉得好。但有些人一点苦味都觉得难吃,所以现场也有那么几个人觉得这油不行。还在这个比例之占了非常小一部分。
而且这油在后世主要的消费群体是老年人,老人们重健康多过口味,这也掩盖住了山茶油带点苦涩的缺点,老人们根本就不在乎这点,只要能养生防疾病就可以了。
方大军给出的评价就是,烹饪素菜这油相当不错,但如果烹饪肉菜,还是要属菜籽油更好一点,会更香。但想一想,老人们本来就不能大鱼大肉的猛吃,这油还真有争夺老年市场的优点。
“贫富差距渐渐就要拉大了啊。”他感叹了一句,改革开放后,会造就很多富人,这种高档油不愁卖不出去。
要干就干一票大的吧,争取栽种上万亩的山茶,他估计着一亩怎么也得产个十几二十斤油吧,哪怕现在当成菜油卖,一亩也能有七八元钱的收入,这可不是小数目了。一户人家有个十亩茶地,一年多出七八十元,若是有一百亩,一年七八百元,这在1983年是什么概念,等于乡镇书记全年的工资了。
好比北斗的区书记杨梅才工作一年,还顶不上别人栽种一百亩的山茶,当官不如种茶,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