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宅院曾是几十年前抗倭援朝之战中,负责在天津防御的将领宋应昌的住处。随着天津防倭结束后,宋应昌当年的住宅也告废弃。
于是,肖图白令人简单修缮之后,便住了进去。
原本,宅子中也没有什么摆设,只有简单的柜子、桌子、锅灶、床铺等等。柳馨予、赵柔娘的到来,带来了大量京城中购买的图书。当然了,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她们爱看的话本小说。
明朝是一个出版业空前发达的朝代。除了四书五经、宗教经典、医书、农书之类的书籍之外,更多的是小说类的出版。比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之一类的书籍,就是民间的出版商所出版的。
小说类的出版,是此时明朝出版商主要的利润来源。至于许多学术类书籍,或者是科举的参考书,其实并不是太赚钱。但是,书商需要以此吸引高端消费者,所以也会出版一些。
明朝时期虽然没有立法保护出版物的版权,但是出版业默认的行规——不许盗版其他出版社买下版权的出版物。如果不是版权能够得到保护,作家能够从中获利,并能够以此谋生,明朝也不会出现话本小说出版的大繁荣。
当然了,带来天津装点门户的图书,除了有两女爱看的话本小说之外。肖图白更是令人搜罗了大量的技术书籍。
其中就有,徐光启的《崇祯历书》,这部书虽然是天文历法方面的著作。不过,徐光启为了更好的编写历书,利用大明朝廷的力量,将大量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招募到麾下。
与其说是重新写新历,还不如说是,徐光启将他许多科学研究方面是私货拼命往里塞,这部历书中,系统的介绍平面、球面三角学、几何学等数学知识,众多天文仪器使用,中西度量单位换算表。
总为言之,天文历法的内容肖图白并不感兴趣,唯一感兴趣的是数学、几何等等方面的内容。有这些内容作为参考书,将来肖图白编写数学、几何学教材,也减轻了不少压力。
当然了,还有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这部书翻译的真坎坷,随着利玛窦和徐光启先后去世之后,明末时期这本书的翻译工作也就停止了。而整个清朝200多年,也没有人继续翻译,直到清朝末年时候,才有人接触西方科学后,想到把《几何原本》未翻译完的后半截给翻译出来。
肖图白看着《几何原本》的残本,心中想道,有机会一定请精通拉丁语和数学的高人,将这部数学巨著的后半段给翻译完本。
除了《崇祯历书》、《几何原本》之外,肖图白收集的自然科学书籍,还有包括宋应星的《论气·气声》、方以智的《物理小识》等等巨著。
还有明末的光学仪器专家孙云球编写的的《镜史》里面有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眼镜等等各种玻璃镜的制作原理、方法,现实出在光学研究光面,明朝更是已经不逊色任何国家。
而明朝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这份地图,集合是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于世界面貌人士的总和。基本上,比欧洲列国制作出来的世界地图,更为接近后世的世界地图。
当然了,还有在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以及代表世界最高农业水平的《农政全书》。
这些明朝的科技书籍,纷纷给予了肖图白极大的启发,也令肖图白由衷的感叹!
明朝的科技水平,领先此时的西方一大截的!
直到瓦特改进蒸汽机,牛顿提出力学三大定律。这两个超级逆天的神器出现后,西方国家的生产力和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度,才超过了中国。不过,西方文明超越中国是发生在清朝,而不是明朝。总体而言,都是万恶的鞑子惹的祸……
第十八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
天气越来越寒冷,甚至下了一场大雪。
对于缺衣少食的底层百姓,简直是一场灾难。天津城内无家可归的流民甚多,这些流民多是做短工,或者是行乞维生,更多人则是主动的卖身为奴,希望活命。
“老爷收下我吧,我能干活,不要工钱。”一名饿的两眼发黑的少年哀求道。
“民女死了丈夫,无依无靠。只要您收养民女的两孩子,让民女做什么都行……”还算清秀的女子,牵着一名男孩,怀中抱着一名婴孩,哭道。
“给口饭吃吧……”越来越多的流民围上来。
在天津,肖图白每天都看到街上有流民冻死、饿死在街上,对于这些没人管是死尸,官府雇人拉到城外乱葬岗草草掩埋了事。
对于这些惨象,肖图白既是心生不忍,便让总顾问衙门的人事司,招募流民提供自食其力的工作。
除了不忍之外,肖图白也知道,这些都是最廉价的劳动力。
无所谓残忍,无所谓剥削——
受到救助的流民,首先会签订一份协议,成为一名“契约奴”,总顾问衙门向这些自愿卖身为奴的流民提供食宿。总顾问衙门,不会故意杀死或者体罚“契约奴”,也不会无故侮辱、侵犯“契约奴”的身体。
而一名“契约奴”中十八岁至四十八岁之间的成年劳动力,需要在总顾问衙门的安排下进行生产劳动。如果一名“契约奴”不愿意进行合理的劳动,那么总顾问衙门则是有权解除契约,不再对其提供基本的食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