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成功夺取天下的队伍,均是既敢于作战,又珍惜将士生命。过于保存实力者,不敢轻易上战场,则是练不出一只强劲的军队。而不珍惜将士性命,每次作战付出大量代价,经验丰富的老兵消耗过多,也不利于军队的成长。
一只成功的军队,尽可能发动有限的战争。将战争控制在一定程度,战争中培养、发掘人才的数量,要高于战争中牺牲合格军事人才数量,才算是一次成功的战役。
而肖图白的皇家新军成立一次,顺序渐进的参与规模升级的战斗。而每次虽然牺牲不少的将士,但是却从未伤筋动骨。
所以,每次战争之后,便会产生更多合格的军官,再次招募士兵填充军队后,军队的实力会比战前有所增强。
后世的“共和**队”,最初也是非常弱小,但是这支队伍却是非常有理想,也非常勇敢。在被国内政敌党派军队绞杀的元气大伤后,却是毅然北上抗日。北上抗日的结果是,发动了成千上万次小型战斗,积小胜为大胜的基础上,培养出了大量的合格军官。拥有了这些合格军官后,稍微招募一些新兵,缴获一些武器补给,军事力量就会滚雪球一般坚挺的增长。最终,共和**队,统一了全国。
肖图白不怕打仗,只怕一场仗打下来,死伤的军官数量高于挖掘出来的军官数量。
郑芝豹闻言,肃容道;“国师爷仁慈,属下替将士们先谢过了!”
肖图白淡然一笑,并不解释。
慈不掌兵,除非是肖图白亲临战场,目睹官兵的死伤。否则,士兵伤亡,仅仅是数据,肖图白考虑的仅是一场战争的“盈亏”问题。军队合格的骨干老兵,其价值并不仅仅节省几十发、甚至百发炮弹来衡量的。事实上,每一场战斗中,发挥出价值的军队骨干,皆是无价之宝。一个人的价值,不但超过一门炮,甚至超过一艘船的价值。
天津海防水师短期内的练兵战略已经定下了基调——实战练兵,将利用舰炮炮轰清军渤海岛屿上的据点,作为常规的训练手段。
这种训练,既训练了航海技术,又训练了炮兵的技术,更是操练了舰队联合作战的能力。当然了,唯一的问题是——军费消耗会非常恐怖!
须知道,皇家新军的1。2万多陆军,一年预计的军费开支是300万两,新军的武器不过是火铳和小型火炮为主。
而水师的舰炮,小型火炮一炮下去,两三两银子。12磅的主舰炮,一炮的成本是20两银子。这12磅炮,一炮的成本,就足以让哪些军阀部队支付三四名士兵的一年的军饷了。
明朝普通的军队,哪怕有火炮,一年也才用实弹训练几次。训练多了,军费消耗不起。而皇家新军和天津海防水师,作战和训练时,均是不计成本的!
第二百一十九章 整风
老实说,肖图白对于儒家社会,是非常不欣赏的。比如,经典的儒家社会,存在着数百万名不事生产,专门苦读圣贤人。
这批人中,一生的奋斗目标,仅在于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而每一轮科举考试,仅仅有数百人能够通过考取功名,其余人一生也就废了。整体而言,儒家社会的职业读书人,一生下来就是社会的负担,被父母、家庭、妻儿供养读书,严重损害了社会的生产力、拖累大明帝国的整体生产效率。
事实上,几百万读圣贤书的儒家子弟,与十多万阉割做太监的人,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为了做官才会做出如此选择,也都是社会的沉重包袱。
其中,几百万读书人中,能够做官的不足万分之一。十多万名阉割的太监中,能够手掌大权的太监,其实也就几百人。
读书是为了当官,做太监也是为了当官。而读书能够当官的概率,比之阉割做太监掌握权力的概率还要低。
这就是儒家社会,读书人的可怜可悲之处。
更可悲的是,整个社会陷入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氛围。当然,所谓的读书,仅是儒家的书籍,能够让人考取功名的儒家圣贤书籍。其余的科技书籍、经商管理籍、医,皆被认为歪门邪道。
儒家社会,不会像欧洲宗教裁判所那样烧死科学家,烧死异端。但是。名士大儒仅轻蔑说一句“奇巧淫技”,便足以令这些研究科技的学者们,自卑的低下头颅,感觉自身的轻贱。
其中,甲午战争爆发后,科举考试被取消,是四书五经在政治领域全面失败的标志。
而儒家理论失去政坛统治地位后。官本位思想,并未退出中国文化的舞台。哪怕旧科举考试取消的百年后,官本位思想依然深入整个国家的骨髓。
儒家社会是官本位思想的最巅峰时期,对于儒家子弟而言——只有能当官,才是出路!当然,少数贫寒的读书人,或许会为生活所迫,重新投入生产活动中,成为掌柜、账房、幕僚、医生、教书先生之类的生产职业。但是。这些人被认为是“失败者”,之后承认了失败无能。才退出科举考试这个竞技场,选择那些不入流的工作。
这种腐朽、反动到极点的思想,渗透在整个社会。肖图白哪怕在天津特区,也感觉到这种腐朽之极的文化,不断向特区渗透、侵蚀。
“几百万专业的读书人,不事生产,专门为了竞争几百个进士名额!为了万中选一这么低的概率,去让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被浪费掉了!这种畸形。丑陋的现象,是什么造成的?是官本位思想造成的!读书人,真是仅仅是为了做官而读书的?如果都抱着这种不开窍的思想,不但是读书人家庭的悲哀,更是整个国家的悲哀!”肖图白在特区政府工作会议中吹风道,“自从特区的公务员考试出现了,每年一届公务员考试。招募几十名公务员。特区也开始出现了大量不事生产,整天研究特区公务员考试的读书人!这是悲哀,特区的悲哀!如果,将来特区的官场上。皆是一些专业研究考试,从未有过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职业读书人,获得了职位。他们上任后,根本不知道去如何做事,反倒需要聘请会做事的幕僚,帮助他们去处理本该是官员自己去处理是事物。那么,特区的实干精神,将会全部丧失!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同志们,国家尚未中兴,我辈任需努力!不能在我们事业未成功之前,沾染上旧式官僚们一堆的歪风邪气!甚至,让我们的群体,堕落为只懂得空谈,不会做事的旧官僚……为此,我特区的政府、国企单位,展开整风运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