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还真让刘豫给猜中了。
在南宋朝廷波澜起伏,激流暗涌的时候,北面大金皇朝的政局也正好在发生地震,其程度之剧烈,让旁人为之侧目。
完颜亶之所以能够接替吴乞买而成为金国第三任皇帝,原因就是他父亲早死,年纪又小。容易受到控制。在金国几个大佬都都不能劝服对方的时候,完颜亶的劣势反而成了优势。让他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在完颜宗辅的安排下,完颜亶让完颜粘罕当上了国相。
虽然貌似升官了,但完颜粘罕也为此而放弃了兵权。在金国这个以武立国的国度里,没有兵权就意味着影响力的下降。
作为报复,完颜粘罕暗中刺杀了完颜宗辅,但也因此同时与完颜兀术和完颜昌等另外几个大佬交恶。
于是乎,一个反粘罕的大联盟在金国暗中成立了。
反粘罕联盟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把完颜粘罕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心腹成员统统调入中央。以便直接控制。
比如把燕京枢密院事韩企先调升为尚书右丞相、把西京留守高庆裔调升为尚书左丞相、把平阳尹萧庆调升为中书右丞,等等。
这些行动,极大地削弱了完颜粘罕的势力。
天会十五年,也就是绍兴七年的年初,在吴乞买第二个儿子浦鲁虎的周密操作下,小皇帝完颜亶以贪污的罪名将高庆裔入狱,并借此案扩大牵连。将完颜粘罕派系的势力连根拔起。
高庆裔在刑场上对前来送行的完颜粘罕哭道:“我公早听我言,事岂至于今日?我死后,我公要善自保重。”
看来,高庆裔对于反粘罕联盟的行为,已经早有警觉,可惜粘罕不信。
后面事情的发展证实了高庆裔的先见之明。
天会十五年七月。小皇帝完颜亶将完颜粘罕入狱,并发了一道《下粘罕诏》:“持吾重权,阴怀异议。国人皆曰可杀,朕躬匪敢私循。
结果是,身陷囹圄的完颜粘罕很快就忧郁而死了。
完颜粘罕死后。金国的内部重新形成了两派势力。
一派是以左副元帅完颜昌、太师浦鲁虎为首,倾向于与南宋讲和的“鸽”派;而另一派则是以右副元帅完颜兀术、领三省事斡本为核心的。主张彻底平定南宋朝廷的“鹰”派。
虽然这“鸽”、“鹰”两派各有各的主张,但是在短时间内,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他就是伪齐的刘豫。
完颜昌对刘豫的厌恶是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事情。
刘豫原本是完颜昌手下的降将。当初完颜粘罕横插一脚,要接管伪齐的业务,而刘豫见完颜粘罕势大,便顺势投入到粘罕处,所有钱粮财物的进贡全部都经由粘罕上缴金国,没有留给完颜昌半点油水。
如今完颜昌翻身过来,自然要对刘豫踩上几脚。
问题是,作为主战派的完颜兀术,常年与刘豫的伪齐军一起,在西北和江淮地区与宋军作战,多少都有些香火情谊,为什么会赞同完颜昌去废除刘豫?
《鄂王行实编年》中记载了一件岳飞的小事,而这件岳飞即兴而发的作品,恰好就是上述问题的答案。
根据以往几年的惯例,到了每年秋凉之时候,金国都会派出大军到南宋朝的边境来骚扰一番,看看有没有机会。
在绍兴七年的十月,完颜兀术的大军进驻了一个叫清河的地方,这处地方离两国的边境线已经很近了。
就在这个时候,岳家军偶然擒获了一名金人的斥候,将其五花大绑,押送到了岳飞的中军帐里。
在岳家军营这种地方,汇聚最多的当然是对女真人的仇恨。那名女真斥候也自知必死无疑,唯有不吭一声,但求死个痛快。
岳飞原本在帐中与诸位将军议事,见到女真人被押进来,满脸的愕然,失声叫唤道:“汝非张斌耶?本吾军中人也。”
众将见此情形,于是上前帮忙把女真人斥候身上的绳索解开。
斥候迷糊了,这到底是什么回事?
岳飞走上前去,把斥候扶起,带到了后帐的密室中问道:“吾乡者遣汝以蜡书至齐,约诱致四太子,而共杀之。汝往,不复来。吾继遣人问,齐帝已许我,今年冬以会合寇江为名,致四太子于清河矣。然汝所持书竟不至,何背我耶?”
哇塞,原来岳飞与刘豫居然有密约。要共同谋杀四太子完颜兀术。
能够当斥候的,脑筋肯定非常灵活。
那名斥候断定岳飞认错人了。就顺着杆儿爬,答道:“信已经送到,完颜兀术也已经被骗到了清河,大功很快就要告成了。只是我回来时迷路了,阴差阳错,被兄弟们误会了。”
岳飞转怒为喜,说道:“八月交锋,我穷力相击。彼已不疑,江上之约其遂矣。事济,宋与齐为兄弟国。”
说完,岳飞又亲手做了一丸蜡书,交给斥候,喝道:““汝罪万死,吾今贷汝。复遣至齐,问举兵期,宜以死报。”
斥候当然是唯唯诺诺,不断点头哈腰,表示要尽力完成任务。
随后的发展,和三国时期蒋干偷了周瑜的密函后的进程大同小异。
这个故事的结尾部分。在《鄂王行实编年》中的记载是:“刲股纳书,厚币丁宁,戒勿泄,谍唯唯,拜谢而出。复召之还。益以币,重谕之。乃遣,至于再三。谍径抵兀术所,出书示之。兀术大惊,驰白其主,于是清河之警不复闻。豫以故得罪,遂见废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