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完颜兀术连夜撤兵了,清河的警报也消除了,而金国也开始着手了废除刘豫的行动。
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兵之上策。
在战场上,岳飞是无敌的。
可惜的是,岳飞并没有把这种心思和计谋用在朝廷的政治斗争中。
金国人做事从来都不拖泥带水。
首先,金国给刘豫下了一道命令,令刘豫立即解散投降过来的原南宋淮西军!理由是,这支淮西军是诈降。
刘豫懵了,这怎么可能?有谁会拖男带女全家老小一起前来诈降,又谁愿意把父母老婆孩子的性命全部交到敌人的手中?
这可是一支以西北大汉为主的老牌劲旅。
把这支南宋朝廷的主力部队保留下来,然后让他们去攻打南宋朝廷的防线,这是个多么划算的买卖,多么快意的事情。
单是想想都能够让人兴奋。
可是,在金人的命令之前,刘豫不敢想,不敢违抗,只能选择乖乖地执行。
可怜的郦琼、可怜的淮西大军,即便到了伪齐的地盘,还是免不了要被分兵或者遣散的命运。
淮西军被解散后,金主命令万户长萨巴为元帅府左都监,屯兵于太原,渤海万户长大托卜嘉为右都监,屯兵于河间;还命令齐国的兵权由金国的元帅府节制,然后分兵与陈州、蔡州、汝州、毫州、许州、颖州之间,为废刘豫做准备。
这时候,金国给远在南方的高宗皇帝和张浚上了一课,示范了什么叫接管。
绍兴七年的十一月,金国的左副元帅完颜昌和右副元帅完颜兀术带兵直抵东京汴梁城,以“入侵江南为名”,约主管军队的刘麟出城谋划具体事宜。
刘豫尚且不知大祸临头,便按照金人的意思,派儿子刘麟出城迎接。
刘麟还傻呼呼地带着两百骑兵出城拜见完颜昌和完颜兀术,岂料刚过护城河,便被金兵团团围住,刘麟也被打入囚车之内。
拿下了刘麟之后,金兵从东华门昂然而入,很快就在皇宫之中擒获了刘豫。
当天,完颜昌在宣德门外召集了伪齐的文武百官,大声宣读金主完颜亶的圣旨,宣布废除伪齐国号,把刘豫贬为蜀王。
就这样,伪齐在金人的扶持下成立了八年,又被金人所一手废除掉。
对于金国的这个安排,刘豫非常的不服气。
两天后,刘豫见到了完颜昌,便向他提出质问,为什么他们父子两人尽心竭力为金国服务,会落得如斯下场。
对于刘豫的质疑,完颜昌笑了,他的回答是:“刘蜀王,刘蜀王,尔犹自不知罪过。独不见赵氏少主出京日,万姓燃顶炼臂,香烟如云雾,号泣之声闻十余里。今废了尔后,京城内无一人为尔烦恼。做人犹自不知罪过。朝廷还尔奴婢、骨肉,各与尔父子钱物一库,煞好。”
话说到这份儿上,多么无耻的本质都该脸红了。
刘豫终于闭嘴,走上了一条作废走狗的标准归路。他的全家被女真人北迁,迁到比宋徽宗父子更偏的地方—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附近,病死异乡。
PS:谢谢0拈香一朵0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三百三十二章:双输的协定(一)
客观地说,刘豫对于完颜昌的抱怨是有道理的。
伪齐政权总共存在了八年时间之久。
在这段时间里,刘豫父子两人尽心尽力为金国服务,不但为金国上缴了大量的钱粮财物,还替女真人把伪齐政权管理得有板有眼,起码没有出乱子。
虽然它的赋税偏高,但那主要是为了满足女真人贪得无厌的胃口;虽然境内的各种抗金起义层出不穷,但绝大部分都会被刘豫给镇压下去;虽然有很多汉人对伪齐政权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但刘豫也聚拢起了为数不少的汉人精英,并以此来给南宋政权造成很大的压力。
刘豫对于金国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他为了表示对金国的忠贞,拒绝了高宗皇帝的多次示好,甚至到了下台的时候,还从未与南宋有过接触。
站在金国的角度,从总体上说,伪齐政权的统治还是成功的。
如今,伪齐政权突然被废除,让南宋朝廷成了唯一的受益者。
东京汴梁城的消息传来,南宋方面反应迅速,尤其是军方,岳、韩两大军区搞了很多的小动作,派人过江联络各方势力,尽一切可能趁局势动荡,招降伪齐军队,引渡伪齐百姓,等等。
民间方面,河南和淮北一带,有大量百姓渡江归附了南宋。
南宋初期,经过了多年的战乱,中国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如今大批百姓的南下归附,就意味着给南宋政权增添了士兵的来源和税赋收入的增加。也就等同于南宋政权国力的增强。
军队方面的收获更加让人惊喜: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有原伪齐的猛将李清的部队、临汝军知军崔虎的部队、蔡州知州刘永寿和提辖白安的部属、甚至金国镇汝军知军、马军统制胡清的部队、等等。相继前来投奔归宋。
此外,还有金国的统制官王镇,统领这崔庆和李觐、华旺、孟皋等一众将士,发动了两万多人的起义,南下投奔宋朝。
中国大地上的形势,突然来了一个大逆转,变得对南宋朝极之有利。
形势一片大好,岳飞和韩世忠这两名军区司令员派出更多的斥候。向更远的河南等地渗透,为下一步的进攻做准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