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有动作,朝廷当然也不甘寂寞,只不过,朝廷看问题的观点与角度肯定与军方会有很大的不同。
高宗皇帝收到了一个消息,说汴梁城里有一首打油诗在最近广为流传,据说这首打油诗还是女真人特意传播的。
这首诗的内容是:“不用尔签军。不要尔免行钱,不要尔五厘钱,为尔敲杀貌事人,请尔旧主人来此坐,教尔懑快活。”
不用你们服徭役,不用你们缴纳税赋。免费为你们维持治安,还把你们的旧主人请回来管治你们,让你们好生快活。
这就是女真人在解释废除刘豫的原因,也是对沦陷区汉人百姓的承诺。
莫非女真人是活雷锋不成?
答案当然是否定。
而高宗皇帝从这简单的几句打油诗里面,既收到女真人想要和谈的真实意图。也闻到了诗句里面隐藏着的一丝威胁的味道。
“请尔旧主人来此坐”
旧主人姓什么?姓赵。
也就是说,女真人想把这片广阔的土地给腾空出来。让姓赵的管理。
按照这种说法,高宗皇帝也姓赵,自然是候选人之一。
同样的道理,还被扣押在金国本土的钦宗皇帝也是金国的人选之一,甚至是钦宗那些在金国长大的儿子们也都有资格。
一想到这里,高宗皇帝就毛骨悚然,如坐针毡。
考虑了很久,高宗皇帝又找来了赵鼎和秦桧前来商量。而三人商量的结果,就是派遣特使王伦以探望眷属的名义,到金国去探听金国的口风。
金国和伪齐的情况越来越明朗,而战场上的形势对南宋也越来越有利了。
于是乎,岳飞向朝廷提出奏报:“宜乘废立之际,捣其不备,长驱以取中原”。
事实确实如此,伪齐政权被废除,整个政府管理机构陷入瘫痪之中,河北、河南等地人心惶惶,如果能抓紧这一时机北上讨伐,克服中原,指日可待。
然而,高宗皇帝给岳飞的回复却是:“上流地域太过辽阔,可减地不可添兵。”
高宗皇帝的说法是:你所防守的上游地区的确辽阔,但我宁愿把防区缩小,也不能给你添加兵马。
为什么高宗皇帝会这样说?
《左传?昭公十一年》中有云:“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这句话的意思是:树梢过大,树一定会折断;尾巴过大,就摇动不起来。
如今南宋诸位将领的军队,已经难以分合。虽然形势还不算严重,但与其去增添大将们的实力,倒不如再另外增添多几支部队,以便分合。
以上,估计就是高宗皇帝和他的宰相们的想法。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本着这个想法,岳飞又给高宗皇帝上了一份奏折,解释道:“若失今日机会,他日劳师费财,决无补于事功!”
高宗皇帝给岳飞的回信相当敷衍:
“览卿来奏,备见忠诚,深用嘉叹。恢复之事,朕未尝一日敢忘于心,正赖卿等乘机料敌,以图大功。如卿一军士马精锐,纪律修明,鼓而用之,可保全胜,卿其免之,副朕注意。”
收到高宗皇帝的回复,岳飞沉静了几个月。可是,眼看着大好形势白白浪费。耿直的岳飞最终还是忍无可忍,对皇帝使出了他最后的一招---辞职不干了。
岳飞再次给高宗皇帝提出:“今岁若不举兵。当纳节请闲。”
如果今年不能北伐,宁愿向朝廷上缴回两镇节度使的旌节,解甲归田,绝对不愿意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对于这个蛮牛一般的司令官,高宗皇帝无语了。
到底我是皇帝还是你是皇帝,几次三番要撂挑子辞职不干,并以此威胁于朕。你到底是什么居心?
但是,对于岳飞这个南宋朝廷的保护神,高宗并不想过分相逼,于是装聋扮哑,对岳飞的奏章不予作答。
至少在表面上看起来,南宋朝廷失去了一次收复中原的好机会伴随着南宋秦桧时代的即将到来,大金国国内的混却越发的激烈。完颜粘罕的死亡和伪齐刘豫的被废除。标志着金国鸽派的力量暂时占到了上风。
金国鸽派的领头人物主要有两位:一位是上一任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的儿子---完颜宗盘;另一位就是秦桧的上司兼金主---完颜昌。
完颜昌的棋下得很大:
他要秘密联系身在南宋的秦桧,交结高宗,并将被金人所占据的河南、河北、陕西等地方交割给南宋;如此一来,高宗皇帝势必对他感恩戴德,有此他将得到南宋的支持,甚至控制整个南宋。
另一方面。由于他既可以使金国百姓免遭兵戈之苦,又能够从南宋得到大量岁贡收入,在金国的影响力也必将大增。
接下去,他完颜昌就能够同时操控南宋和金国,拥有无上的权利。
要说明一点。以上的说法,纯属个人猜测。并无实据。
问题是,只有套用上述的说法,才能够解释得了完颜昌接下来的种种举动。
完颜昌秘密地会见了南宋的特使王伦,在没有得到朝廷的授权和金熙宗同意的情况下,擅自答应将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割让给南宋。
正如完颜昌所想象的那样,王伦被完颜昌所提出的条件给惊呆了。
这已经不是天下掉馅饼那么简单了,分明是单身了几十年的老光混在半路上突然被一群林志玲和李嘉欣们强行XXOO,欲仙欲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