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康生评传_仲侃【完结】(117)

  ×月,为潘天寿先生的个人画展题词:“艺苑班头,画坛师首。”

  一九六四年 六十六岁在钓鱼台继续主持写反修文章。

  年初,看了西安电影制片厂根据欧阳予倩改编的本子拍摄的电影《桃花扇》之后说:“电影《桃花扇》是为投降变节开脱的,可以送给台湾、赫鲁晓夫去看”。康还说:“北昆成立时,我是支持的,现在我主张把它解散”。

  后来,果然把北昆剧院给解散了。

  五月二十日左右,收到《光明日报》呈送的艾恒武、林青山两同志合写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一文清样。康生看后,武断地认为艾、林两同志是杨献珍同志的“代言人”,立即找“反修哲学写作小组”重要成员关锋研究对策。经研究决定:(一)让“反修哲学写作小组”赶紧写一篇反击艾、林的文章,(二)通知《光明日报》“凡是这类的稿子,一律扣起来不发”。

  与此同时,暗示中央党校要揪“合二而一”论的所谓后台。五月二十八日,为施展“钓大鱼”的阴谋诡计,康生指示《光明日报》第二天公开发表艾、林两同志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一文。

  五月二十九日,中央党校请示康可否对《光明日报》发表艾、林的文章表态?康回答说:“经过讨论,自然会有结论,党校不必急于表态”。并指令中央党校查一查杨献珍的讲稿讲没讲“合二而一”。

  同日,康生收到《合二而一不是辩证法》一文的清样。康生看后对作者说:文中提出的一个公式,“如无把握可以去掉。人家抓住辫子反而麻烦”。

  六月初,在康生的催促下,中央党校找到了杨献珍同志一九六四年四月三日在新疆班讲课的讲稿。其中讲到“合二而一”问题。

  六月四日,指示《光明日报》赶快发表《合二而一不是辩证法》一文。

  六月五日,出席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开幕式。席间,他将当日

  《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合二而一不是辩证法》一文和五月二十九日发表

  的艾、林的文章一并交江青,让她转送毛泽东同志。

  六月八日,毛泽东同志将文章一并退给康生。从此之后,康生就到处宣扬说:“主席讲啦,‘合二而一’是阶级调和论,是主张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合二而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合二而一’,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合二而一’。”

  六月九日至七月九日,加紧施展“引蛇出洞”的策略。在如何安排《光明日报》理论版版面上煞费苦心,竭力搞成学术讨论的样子,以骗人上钩。

  与此同时,康生又布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红旗》杂志等编辑部,把赞成“合二而一”的人—一登记下来报送“反修哲学写作小组”,然后由该组转送原单位进行批判。

  六月二十四日,同《人民日报》负责人谈话,说该报于四月八日发表的××的文章“有毛病”,但不要因此“把目标转移”了。关于“合二而一”

  的来源,“还是说从(中央)党校来的,从杨献珍来的。”

  六月二十七日,召集《光明日报》负责人谈话,说:关于“合二而一”

  问题,在《光明日报》上“还可再放四篇错误意见出来”,“每次两篇”。并诬说“杨献珍从五七年以来的八年多在五个关键问题上表现都不好”。

  七月一日,在人大会堂观看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会演。席间,对著名演

  员说:“我看了你的《尤三姐》电影,觉得这在国产的戏曲艺术片中是最好的一部。”

  七月上旬,以“中央理论组”(实际是中央文教小组的理论组)名义,

  责令《人民日报》以中央党校提供的材料为基础起草一篇公开点名批判杨

  献珍同志的文章。

  七月十二日,同《光明日报》负责人谈公开批判杨献珍同志的步骤:第一步,批杨在五九年的三个报告;第二步,揭杨同彭德怀湖南之行的关系;第三步,揭杨同魏文伯的侄子的谈话;第四步,揭杨于六二年在西北局的调查。

  七月十五日至十六日,邀集理论界十几位同志在钓鱼台八楼连续开会讨论修改公开点名批判杨献珍同志的稿子。

  七月十七日,由康生亲自导演炮制的《就“合二而一”问题和杨献珍同志商榷》一文,在《人民日报》上公开发表。

  七月二十四日,在钓鱼台召集理论界一些同志开会研究如何进一步批判“合二而一”问题。

  七月三十日,《光明日报》请示康:“一篇稿子中说最早提出‘合二而一’的是德波林,要不要删?”康回答说:不用删,有的文章中“就有‘修正主义的应声虫’,‘为帝国主义服务’的提法”,保留德波林是“合二而一”

  最早提出者的说法,“正好说明杨献珍是德波林的应声虫嘛!”

  八月初,同陈伯达一起。按照“‘合二而一论’是阶级调和论,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合二而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合二而一’,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合二而一’”的调子,拟定了准备在《红旗》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提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