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姐本以为就此北去,不知日后将会如何,却不想被告知送她回去,更不想在此看到自己每当夜深人静后遐想连连的可人儿。惊鄂、惊喜之余,没有留意王泽身上的正三品官服,脱口道:“王侍制——”
王泽听到这多年就以无人称呼的官衔,怔了一怔。这时一名卫士在一旁说道:“我家大人是翰林学士知制诰同签枢密院事……”还未说完王泽挥手止住。
林月姐稍稍愕然,忙说道:“内宫妃嫔怎敢受学士的望尘之礼。”
王泽摇了摇头,不以为意地说道:“下官请婉仪回城,先送到我府邸。”
他不知为何没有说将林月姐送回宫中,这话刚刚说出便觉得不太对劲,但收是收不回来,左右不是个味。想想后又道:“待稍事休息后,下官禀明太后,再送婉仪入宫。”
林月姐一双妙眸幽怨地望着王泽,轻声说道:“谢学士美意,一切全凭学士做主。”
“此地不宜久留,还是快快回城吧。”
在他们说话之际,王泽回首望向远方正在渡河的一望无际的金军人马。十余万人渡河又要防备宋军的偷袭,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但金军队列齐整,分工明确,各部各司其责毫无争先恐后的迹象,由于是女真部族的将吏更始秩序井然,衣甲鲜明,令人不能不惊叹其军容风貌的强悍。
“看来收服女真彻底平定关外,确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大功告成的!”王泽双眉紧锁,心中又泛起隐隐的焦躁。当他回首拍马前行时,这一路上,眼前晃动的都是金军肃整的队列,充满杀气军阵。
如今两河沦陷,汴京将直接暴露在金军的铁骑之下,对于经过一场风暴刚刚建立起的这个政权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只要金人不满意随时可以轻易的对汴京再次进行合围。想到这里,王泽背脊直冒冷汗,这样的问题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些日子里他也试探了几位重臣,探听他们是否有倾向于迁都暂避金军锋芒。
但今日观看金军浩大的阵容,他感觉这迁都的问题是议和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而且是一件紧迫的事情,绝不能发生第三次围城的景象。
与回城时沉重的心情相反的是,在城门口,他受到汴京居民的自发夹道欢迎,有些百姓甚至为王泽立了长生牌位,从中感到百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认可,令他感到深深地欣慰。
但他没有心情消受这份盛情,因为他知道,放弃百年之都会在士人之中造成很大的影响,其阻力绝不亚于割让两河,他的心思又变的沉重起来!
第十六章
“什么?迁都”秦桧瞪大了眼睛,吃惊的看着王泽。
今日由他在都堂掌印当值,王泽来此找他谈天说地,他原本人为王泽到此必有事情,却没有想到是这等大事,一时间没有心理准备,被王泽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要知道迁都是牵扯国本之大事,孙傅张叔业与在外的李纲等人定会极力反对。
在这瞬间秦桧心中闪过很多的念头,倒底自己该采取何种立场,支持还是反对?王泽既然来与自己说了此事,亦是表明对自己的拉拢,现今在汴梁城王泽可是握有重兵的实权人物,更重要的是他有一种阴阴的感觉,太后与王泽之间似乎有某些关系、某种默契,王泽在朝中得到内廷某种不为人知的支持。
当秦桧望向王泽时见王泽正在看着自己,目光中透出的尽是真诚。秦桧心中一动,但作为一个老到的官僚秦桧知道这个时候不是自己表态的时候,更不是投向王泽的时候。
‘难道王泽欲以迁都,效历代权臣之法。’想想前朝历代,手握兵权的权臣在取代君主之前,很多是采取了迁都脱离旧势力,将君主控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王泽的弟子,那个悍勇的封元担任殿前司金枪班都虞侯随侍皇帝……这么一想,秦桧倒是自己将自己吓出一身冷汗。
王泽见秦桧不语,似有心事,他也知明白迁都之事要面临多大的阻力,光是这都堂的四位执政就很难说服,还有外面手握实权的守臣,以自己所掌握的现况来看,金人是不会长久满足的,两次的南侵可以说是金人没有打算占据中原。但这时日已久,金人将两河稳定后,必然垂蜒中原的富饶。
因为金人不是一个纯粹的游牧民族,在它崛起的时刻就是一个半耕半牧的民族,土地同样也是女真人赖以生存的物资来源,他们并不是仅仅要财帛子女,土地对他们同样有吸引力。迁都是此时面对金人鼎盛时期惟一的战略选择,只要保持坚定的不间断地进取之心,迁都是扩展大宋的战略防御空间,为自己诸多政策的实施,构建一个安全的发展环境,两河的割让,汴梁已经失去了仅有的回旋余地。
秦桧也不是历史教科书上所描绘的卖国贼,王泽有自己对历史的见解,至少秦桧没有任何机会得到被后世成为卖国贼的机会。不仅如此,秦桧的确有治世才华,是一位难得的内政能手,只是有些时下官僚的通病而已。
王泽坚定地相信自己能得到秦桧的理解与支持,毕竟从秦桧身上看不到太多的迂腐,所以,他第一个对秦桧表明自己的想法,决定先争取秦桧的支持。
“能否缓缓再议迁都之事?”秦桧毕竟不想对王泽回的太绝,以免平白得罪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