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_与子偕行【完结】(246)

  破坏很容易,恢复难,发展更难!

  王泽是有割地退让的想法,但他还是硬生生的忍住了,这可是要留下千古骂名的。在他手中已经割了两河,要是再割地退让的话,对自己的声誉与前途都将是致命的。

  可是如今,在他看来只要金军全力南下,尤其是在东线,宋军是很难挡住的,当看完书信后,他乱了方寸,足足呆了小半个时辰不知所以然。

  “看来只能等待几位宰执来后,大家一起商议了。”

  王泽沉默半响,又道:“现在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力避免战争,实在不行要确保淮河防线不能被金军突破,这是我们的底线,陕西只能尽力而为之。”

  “底线?”朱影疑惑地看着王泽。

  “对,万不得已,陕西六路可以丢,但是江东绝不能被金人蹂躏。”王泽冷然看了朱影一眼,继续道:“一旦金人过了淮河长江,东南富庶之地将是一片残破,没有二三十年绝难恢复,那我们可就白来一场了!”

  朱影明白了王泽的意思,也能真切的感受到王泽心中的无奈,不是情非得已谁又愿意做出这样的选择,她还没有见过王泽消沉如此,却无言以对,只能安慰他道:“想想会有办法的、会有办法的!”

  第九章

  这时候,李素荷小心翼翼地进门,低垂着眼敛,轻声道:“太后,五位相公在外侯见。”

  “宣——”朱影极力稳住自己的情绪,恢复了往日的威仪,道:“素荷,你不必出去了。”

  “是。”李素荷走到朱影面前,将玉帘拉了下来,转身出门宣旨去了。

  “金人又将入侵!”当众人进来后,朱影让王泽说出了今日召他们来的意思,当王泽把金军即将发动再次南下军情说完,大家都是吃了一惊,孙傅禁不住失声。

  李纲当时在震惊之余的第一反应就是开口问道:“王大人,此消息来源可靠否?”

  王泽不曾想到李纲会有此一问,愕然后旋即道:“李大人,下官的消息绝对可靠……”他见李纲仍面带疑虑,其他人随之而来飘忽的目光,知众人之意。当下想了想,才道:“李大人,为耳目安全及日后获取军情,恕下官不能相告,不过此消息乃千真万确,源自都元帅府内,绝无半点可疑虑之处。”

  李纲注视着王泽,慢悠悠地道:“王大人好能耐,这等消息乃是金军最高层的军事大策,竟然主使耳目探得……”

  “事出偶然,下官亦没有想到能打入金军高层。”王泽并不理会李纲的质疑,淡淡地道:“如今金强我弱,实在是有必要成立统一的对外用间衙门,以便能早做对策,不过现今当务之急还是设法应对这次入侵。”

  张叔夜若有所思地道:“以王大人所言,金军是未选定倒底是陕西六路、还是江淮,以时间算起,这会必然有了结果,我们却不知道,数千里防线,这当从何处御敌?”

  这是说到了点子上,尽管知道金军即将大举南下,却对其主要战略方向无法判断。

  王泽也十分头痛,尽管他心中已经有了几种方案,而且从完颜宗弼密信上判断,金军进攻重点,但还是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在场宰执关心金军进攻重点的话题,事关朝廷军国重事,这可不是谁能随随便便能说的事情。

  “孙大人乃宰相,应当主持大局。”王泽恼怒孙傅等人阻挠他为巩固陕西防御而做的努力,趁机不温不火的将挑子撩到了孙傅面前。

  孙傅一介文人,听到金军即将南征,早就没有主意,王泽这般说话,岂不是看他的笑话。他转望着唐格与李纲,希望他们能拿出个注意来。

  李纲沉声道:“可惜不知金人方向详情,不知王大人以为金军会从何处而来?”

  王泽这会在心中计较,无论如何都要搏一搏,好歹自己多少知道金军南下的分兵套路。他稍稍调整思绪,沉声道:“既然李大人问,下官也有些计较,料金人此番之所以南下,其目的或可有三:其一为自金军两度南下,曾遣使催西李共同举兵,而西李久畏大宋天威,更兼有岁赐之礼,故而态度暧昧,然西李的态度对金人来说不可谓不重,只能再度南征迫使西李表明态度。其二为契丹耶律大石残部盘踞西北,交通西李,无时不欲东进复国,此乃金人心腹大患,只有臣服西李、稳定两河,金人才有可能安心向西用兵,剿灭耶律大石。其三……”他稍作停顿、双目环顾众人,接着道:“在于我朝北方一些边地守臣或暗或明的支援两河义军抗金,诚然——做为大宋臣民,对山河沦陷反抗是应该的,只是有些时候,没有得到朝廷授意的忠义之举却会干扰朝廷的政略,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两河、燕山迟早要收复,而帝必须要迎回,但现今不是时候,大宋断然无力与金军进行决战,沿边守臣要做的不是扰乱他人,而是操练兵马,修缮城防,恢复生产。试问各位大人,如将倒置而论,各位大人能否容忍金人边臣,公然支持境内民众频频起事?”

  理虽然是歪理,却也有几分道理,众人默默无语,各自计较心事。

  良久,李刚方才叹道:“王大人言之有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