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_与子偕行【完结】(381)

  “太尉不要再多费口舌,小人并没有做此大案,不过是与几名家在博州的同乡,想暗中回乡探望,不想在路上遇到……遇到逻卒……”刘武仍不住开口,牵动创口一阵剧痛,眉头微微促动。

  魏源见他开口,强忍内心狂喜,面色肃然道:“实话告诉你,朝廷已经查明此案乃是郦琼挟私泄愤,纵就是你不开口也无法维护郦琼。”说到这里,他话声一转,抬高嗓音道:“尽管本帅佩服你宁死不卖旧主的义气,但你们的义只能是小义,而非可利国利民的大义。知道你们这一箭造成的后果吗?便就是将郦琼这厮千刀万剐亦不为过。方才你说自己没有做过此案,你以为这等狡辩之词能瞒得过都虞侯司吗?实话告诉你,就在你们射出那一箭的时候,卫尉寺就已然判定这支弓弩是禁军装备不久的钢臂弩,不到二十日,就已经断定是郦琼所为。他郦琼惊惧之下,弃卒保帅,你们这些充作刺客的中军卫卒当然的几条贱命,换回朝廷无法取证,他郦琼这一招虽不新鲜,却用的老道毒辣。”

  “此话怎讲?”刘武半睁开眼睛,斜着魏源,目光中隐隐透出一抹愕然地光芒。

  魏源淡淡地道:“你从军之前也是绿林好汉,对卸磨杀驴的事想必不用本帅多说,面对朝廷的不断进逼,郦琼却将你们几人送到北面金人占领区,留下你们的性命,这对于任何坐下此等大逆的将帅来说,都是将一把致命的刀子架在自己的脖子上,说不定那天就会要了自己的命。你也是聪明人,岂又能参解不透其中玄机……”

  还未说完,刘武突然冷笑道:“纵然是太尉说的天花乱转,只恐要白费心机了。”

  “哈哈……”魏源大笑道:“事已至此,不想壮士仍是执迷不悟,可悲、可怜啊!”

  刘武淡淡一笑,再次闭上了眼睛,但却留下一条缝。

  魏源止笑,沉声道:“为了救你,本帅损失了三名军法官,看看当日从你身上取下的箭镞。”说着,他从袖中取出那个沾有血污的箭镞,扔到了刘武的身上。

  “三菱青钩箭——”刘武本是半睁眼看看,却是禁不住‘霍’地一下坐了起来,一双眼睛睁的大大的,连剧烈的伤痛也顾不上了。

  第十章

  由于李纲奉旨赶赴行在接替吴敏除授枢密使,京东的局势变的有些复杂。虽李纲再三请辞,言及秋防在即,当布置防务等待刺杀案结案后再赴行在,朝廷却以军制必须要实行下去为由不准李纲所请。而且魏源亦是上奏,此案以即将告破,幕后主凶虽拥有重兵,但在京东重兵环绕之下只能是束手就缚。

  李纲无奈之下只好在新任沿河四路宣抚使、提举北侍军都指挥司事王庶到任后,千般嘱咐提防郦琼等人狗急跳墙,并交代入秋以来,河朔金军调动频繁,虽与往年并无大的变化,却也要勤修战备,王庶表示必严加监控河北金军的动向,但对于提防郦琼不置可否。

  王庶亦是得李纲赏识之士,此番能出任节镇,与李纲在朝廷征求其意向时关系不小。他以侍郎节制五路,正是义气奋发欲建功业之时,一心要在沿河好好地施展施展才华,其精力主要放在对金军的调动,而对于郦琼可能的发难说辞,嗤之以鼻。以他所见,郦琼所处郓州的东西两面是王彦与王德的两支侍卫大军,他想有什么动静,可是要顾忌这两支劲旅,退一步说,郦琼这近万人夹在两员猛将的数万大军之间,又能有什么作为。

  在李纲被诏回朝的当日,朝廷也发出了传诏王泽回朝述职的诏旨。同日里,蔡绛以徽猷阁直学士持节权南海诸国宣慰副使、江浙路都转运使、权知杭州军州事……

  “看来这几日里,相公就要走了。”李清照口吻中透出隐隐的失落。

  凤凰山书院研究院后一处幽静的山间小峡谷内,一条小溪贯穿山谷,两侧林木茂密,夏日里是是避暑的上佳去处。

  书院内的教授学者们平日闲暇都喜欢来此消遣,王泽以书院的名义出资在此构建石阶小道、亭台楼阁、当然还有一些必不可少的珍稀花木,并为讲习们以书院的奖励名义在此以个人的喜好建筑一些茅庐草舍,很是得到这些教习们的欢喜,有些人甚至搬到这里住下,清晨时分踏着流水溪暗的小道,耳闻一路的鸟语花香,前去不远处的书院授课,李清照执笔为此谷题名‘寒缡’。

  在传诏王泽回京的圣旨到后,王泽便来到书院‘悠然谷’中的‘观水亭’与书院几位主要执事商议自己走后书院的住持大计。

  “唉——”王泽淡然地笑道:“地方守臣三年一任,纵就是凤凰山这世外桃源,也无法久恋。有些时候在下真的是很羡慕诸位,能聚于山野纵情山水,辩论学问,凡尘一书生,终究躲不过俗务,不能与诸位大家相比。”

  “我等山野闲人岂能与德涵相提并论,德涵终究是朝廷的栋梁,大宋中兴复国不可或缺。”尹焞轻轻摇动手中的泥金扇,江浙的秋日依然是烈日当头,在外面令人汗如雨下,尽管山谷中清凉幽静,但他还是习惯的摇动扇子,此文人墨客的雅道使然。

  李侗笑道:“彦明兄说的是,德涵终究不是池中之物,终老书院岂不可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