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愿中不愧为精研河洛之学的高士。”王泽笑着打趣道:“那就算算在下能否回到书院?”
李侗亦是志趣之人,平日里于王泽等人相处久了,逐渐现露出其风趣的一面。与王泽开起玩笑,他接着便道:“此山几乎为德涵所断,他日致仕你又能上何处?还不是在此讲学,到时这凤凰山书院将是执天下学问之牛耳。”
几年来,凤凰山书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首先是王泽以王家宗族的巨大的财力与卓著的声誉将书院的规模与师资筹办的旁人根本无法相比,何况研究院与格物院出了不少便民之器,引的颇有眼光的商人竞相购买专利,为书院积累了相当雄厚的资金。研究院与格物院取得的成就,不仅使得书院获得了稳定的收入,而且还为国家创收了税赋。
书院占地之扩,房舍之华丽庄重,教习们生活待遇之高,便就是已经恢复生气的太学也无法与之相比,有如此的优越条件,当然的能聘请更多的名士前来讲学。便就是以王泽、叶梦得、李清照、尹焞、李侗、王次翁、喻樗、刘勉之、刘子翠、熊蕃、江贽的学识名望,就足以令天下书院顿时黯然失色。
研究院与温州王家合作制成了座钟,上个月制成第一批数百个大小不一的座钟,上万贯与数百贯之间不等价钱实在是令人咂舌。前来订购座钟的人络绎不绝,其订单已经到了数年之后。当然,市面上必然有投机者仿制,但研究院精巧的设计,还有无法炼制的精钢,都让仿制座钟被人一眼识破。更有一些奇巧的发明不断问世,且这些发明创作,已经使这些名宿大儒们习以为常,慢慢的接受了研究院与格物院的师生们创作。
叶梦得捻须笑道:“愿中是常有些失心疯,但这句‘凤凰山书院将是执天下学问之牛耳’,却是说的恰当好处,德涵三年之内有这番成就,实属难得。今岁赴行在应试的弟子有数百人,或许书院要出不少进士了。”
李侗讥笑道:“中个进士又有何能耐,在下要教的是真正研究学问的人。”
“道不同不相为谋。”叶梦得淡淡地笑了笑,不再与李侗说道,李侗能言善辩,所教授的弟子都是书院中出了名的辩才,自己可不是他的对手。
“好了、好了,莫要再玩笑了,王相公就要回行在述职,你们还再此调笑,当真是几个老顽童,若是让书院学子看到,敢情明日又上凤凰山日报的案头。”李清照笑着道:“既然相公要赴天下大任,这书院倒底如何运行,谁来执掌都应当拿个主意。”
“易安居士说的可是正理,德涵此番回京定然是朝廷另有大用,这书院山长何人可以担当……,这些事情,还得德涵拿个主意才是。”尹焞一脸严肃神色,扫了一眼坐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王咏翎。
王泽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尹焞,慢悠悠地道:“言之有理,在下回京不能躬理院务,理应有一位得力的接任者,不过,山长之任干系书院前程,断不可寥寥数人草率定夺,尚须细细参详。”
李清照亦是深以为然地颔首道:“相公说的有理,那以相公之见,何人可为山长候选?”
王泽不经意地看了眼王咏翎,道:“不如在书院设立由各院院长和由各院选出的德高望重的教习组成院务会议,定期讨论书院内外事务,形成典章制度,如决定山长、副山长、及重要教习的聘用,决定书院度支、外事诸般事宜。院务会议执掌人数不要超过十人,地位超然,决断院中事务,不受现任山长干涉。”
众人都是当今世上杰出人物,当然的立即明白王泽设立院务会议的用意,李侗呵呵笑道:“这就是德涵所倡民本。”
王泽淡淡地笑道:“正是,在下就是要在书院中,看看这种群议制能否行的通。”
王咏翎嘴角轻轻一颤,他立即明白王泽所指何意,这是在试行他所提倡的民主制度,以学院为试行,在读书人中间培植民主思想。许多年来,他渐渐明白王泽为何要收养这么多的孤儿,原来是将这些孤儿培养成能够传承他思想的读书人,这正是他为何以前看不惯王泽专断的原因。随着政事的平稳,王泽所持的政论不断地实施,他从抵触到不自然地配合,逐渐理解了王泽的思路,尽管他还是不能全然接受,但毕竟这是他毅然放弃大好前程投身书院的主要缘由。而王泽这些日子对他曾有过不少地暗示,下一任山长的接任将非他莫属,想到这里,他感到阵阵莫名其妙的紧张。
李清照颔首道:“这倒是个好法子。”
王泽正色道:“只要设立院务会议,把握书院事务,凭谁也无法专事,书院便可正常运转。不过,唯有研究院较为特殊,其已经有朝廷派驻官员吏士,书院对研究院中一些事务不好过多干涉,但书院应当在学术上加以指导影响。”
王咏翎点了点头,凤凰山研究院虽然还是书院的一部分,但随着不断推出适用于军用的邦国利器,朝廷早已经下旨派驻殿前司禁军数百人,军器监官吏数十人入驻护卫研究院安全,书院对研究院仅限于日常的管理及学术上的指导,而且一应教习出入研究院重要地域,必须要配发专用节符才行。
“当务之急应选出院务会议的代表。”王泽语气有些忧虑急促地道:“或许朝廷近期又要多事,在下要在蔡文锦到任后立即回京,此间事就要烦劳各位。”说到这里,王泽忽地想起了什么,又道:“在下即将离任之前,能否做一个决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