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的人却把话题引伸,甚至对主持通商、发展工商的官员大加鞭笞,更有人对王泽进行歇斯底里的攻击。言王泽乃是承蔡京之后,又一唯利是图之臣,而蔡绛在杭州更是比王泽当年有过而无不及,专事盘剥海外夷人,就是宣慰司门前过了只兔子,因为要被拔下几两毛,简直是斯文扫地。
王咏翎对待报导方面,不知是出于何种目的,只要不涉及两府枢要,一律采纳,即便是对他的恩师王泽最刁钻的评论,只要不涉及人身攻击,一样刊发不误。
凤凰山书院受到影响,学风极为开放,评论时政得失,交换义利之己见,时不时的爆出引起不小轰动的新闻,持论者几乎可以一夜成名,为世人所谈论,这吸引了许多胸有报复的青年参加每年一度的书院入学考试,尽管入学考试极为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苛刻,但凤凰山书院的名声之广博、财力之雄厚、师资之豪华,足以令士子们趋之若渴,每年都要有一大半士子被刷下来,赢得了成为凤凰山书院学员门槛比中个同进士还高。
由于书院尤其是研究院与不少商家签订合约,出售学子研究的成果,商家得之大量制作交易的商品。使得书院财源滚滚,雄厚的经济实力,使书院在北院墙外再一出重金购买百余倾土地,扩大书院的规模,在凤凰山‘江右离孤’小学校之外,又建立了一所凤凰山小学校,其中意味颇为耐人寻思。
但无论怎么样,滚滚而来的财富,使学子们待遇非常丰厚,一旦进入书院,食宿仅仅是象征性地缴纳一点,连衣服也是同一式样的校服。在李清照等教习的提议下,王咏翎同意设立专款,资助那些品学兼优而又家境贫寒的学子,让他们能安心读书,王泽亲自为专款题名分为助学金、奖学金两种。助学金不仅在几乎是免费状态的校园生活中,每月资助贫寒学子几百文钱补贴家用,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不用为家中柴米油盐而操心,奖学金的设置只要成绩达到规定名次,也不论贫富学生,都能得到每年三百贯的奖学金。
三百贯这对于富家子弟固然不算太大的数字,不过是当时没有加节度使官阶的宰相一月俸禄而已。但对于那些贫寒士子,可是一份大大的诱惑,如果说每月二百文的助学金,能让他们的家里勉强温饱,那高出助学金数百倍的钱,足以让他们过上几年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也有不是富家子弟的学子对三百贯奖学金不屑一顾,因为他们不缺钱,这些人多数是格物院与研究院担负项目开发的的学子,每一款新技术的成功开发,都会给他们个人带来享用不尽的财物,他们要的是名誉,看中的是年度前十名学生的名誉。
前十名的学子名讳都要被记录在书院的春秋榜之上,尤其是前三名的名讳直接刻到书院中的文林墙上,这是绝对荣耀的事情,会受到士子们的崇敬的。
书院中的士人们纷纷笑谈凤凰山书院师生中最有钱的或许要数的上聂诺、唐秋彤、郭无为、化云人、高阚、邝力等人,他们都是主要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其研究成果多被商贾、工场主购买专利进行大批量的制式化生产,但他们即便是被买断了成果,也足以成为大宋一等一的富豪。
令人怪异的是他们却极少在乎钱财多少,专心于一个又一个研究,聂诺甚至不知道他倒底有多少钱,这在书院、乃至杭州及士林中传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双道钢轨路也是当今的新鲜事物,由于耗资巨大、不可能经年暴露在外而有效防锈,最重要的铁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大范围建造的方案终究是胎死腹中,只有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钢轨的巨大潜力,仍在奔走呼吁。但水军沿海营寨内却在世人视线之外,筑起一条条不长的钢轨运输道,直通海船码头。同样,商船港口也开始铺设了钢轨,只不过应用比较小罢了。
凡是在侍卫水军散帆之上的大型海船上服过役的将吏们都知道,水军这些大型车轮海船上,从储存物资的舱室到甲板上远程射击器械之间,赫然由一条主轨,贯穿甲板,又分成条条小轨道,用小车推拉重物,对钢轨的运用,深得海商与水军将吏的欣赏,毕竟省了他们很多力气和时间,糜费一点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王泽被士人褒奖的有些飘飘然,可也被骂的无可奈何,时不时地私下与李长秋笑谈:“平常心、平常心……”
第五章
“哈哈……亦凡来了,快快——且看这位名家言论。”枢府都承旨公厅内,李长秋笑着点了点手中报纸,正在吃吃发笑,王崇仙拿着一封经过整理后的公文步入公厅,被他连招带笑地招呼过来。
王崇仙将公文放在桌案上,接过报纸,边看边笑道:“有什么事情,让尚卿兄如此开怀?”
李长秋看了眼桌案上由蓝色漆条封口的公文,知道并非非常重要的公文,接着笑道:“看看名士评论版,一位老夫子评价蔡文锦的段子,相当精辟、相当精辟啊!”
“哦——那倒是要好好拜读一番。”王崇仙含笑看着报纸,脸色突然一沉,又忽然无奈地笑了起来,道:“这不是凤凰山书院的尹先生的大论吗?咦——还有几位老夫子,怎么把矛头都对准了蔡世叔了。给夷人以国人待遇,授夷人差遣,言利而不将教化,这都是什么事啊!简直就是食古不化,这样的人恩师和师兄竟然能够相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