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落成将是延边最大的一座屯兵城池,无异于宋军在中线扎下一个进攻兴庆的据点。一旦有事,宋军主力可沿长城道路迅速西进,直扑省嵬城,威逼兴庆。如果说几年来的冲突不过是边地的小打小闹,争夺边境的徒弟与人口,这一次宋军修建云涧城,其规模之大、地理位置之前,完全是进攻性的军事堡垒,可以理解为为下一步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做准备,这是夏国在战略上所不能容忍的。
李乾顺有感于近年来感到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他不能容忍宋朝在横山修建一座军事大城,随着宋朝国力的日渐恢复与发展,他感到由王泽主政的宋朝已经有了不同于前的气象。虽然宋朝对夏保持一种克制内敛的国策,甚至大量输入茶叶、瓷器、丝绸换取不能等值的马匹,但陕西六路却在实实在在地部署边地城寨,看是平常的防御,其实是为西进扩展后勤据点。他要在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要拔出这些锲在夏国要冲边上的钉子,绝不能让宋朝从容布防。
而在这一点上,几乎夏国朝野上下普遍支持,出人意料的事,金国朝廷也暗中支持夏国对陕西用兵,尽管宋金达成议和,但完颜宗弼仍然扬言组成十万大军由北京路南下河阳,取名为‘会猎河朔’,兵锋直抵大河,牵制宋北侍军主力。
就在宋朝野为女史案闹的纷纷扬扬之际,李乾顺在得到了金国保证之后集结二十余万大军,由降臣灵州防御使任敬得为前导,李良辅为主帅向云涧城扑来,一场大战即将在延鄜路西北边地打响了。
已经被任命为西侍军副都指挥使主管西侍军都指挥司事的曲端得到军情,立即与新任陕西六路宣抚司宣抚使王庶商议,调遣兵马驰援云涧城,由宣抚司向朝廷发去金子牌塘报。
而正值陕西战云密布之际,金军在河东、河朔亦是频繁调动,大批精锐集结,引的沿河一线气氛再次紧张,沿河四路宣抚司与北侍军都指挥司所属各支侍卫大军纷纷进入战备状态,南北官道上来往使臣络绎不绝。
随着边境的再次紧张,行在再次受到震动,传言金人败盟再次南下,尽管朝野已经没有数年前闻边汛的紧张气氛,但人们仍对金军的甲骑具装心有余悸,何况这次又有西李的二十万大军进犯陕西六路。此时正陷入内部纷争白热化的朝廷,徒然遭到两国的打击,有人大呼不妙,有人却暗中叫好,更有人彷徨无策。
完颜宗弼做的更绝妙,他宣称奉金国皇帝诏旨率四十万大军护送赵佶的梓宫如西京洛阳安葬,实际上他集结马步军十五万南下。护送上皇梓宫这个口号,令沿河四路宣抚司无所适从,虽然各支侍卫大军纷纷布防,但要是金军真的护送上皇灵柩入境,他们倒底是打还是不打,总之是打与不打都名不正言不顺、唐重、王渊、张所等人万分为难。朝廷同样感到为难,塘报到日,一夕之内,朝野上下简直闹翻了天,人们的视野转向倒底是迎战金军还是坚壁清野,由金军过河赴洛阳。
李长秋在闻讯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躲在无人的地方偷笑一番,他禁不住暗赞李乾顺耐不住性子进攻横山未尝不是一件快意之事,金军南下有时候竟然会是好事!
赵谌急忙召开都事堂、枢密院宰执与六部大臣会议,宰相孙傅与参知政事王泽、秦桧、宇文虚中,枢密院正副使李纲、谭世绩、朱胜非,签书院事许翰并六部尚书在崇政殿会商。
会议上,面对女真、党项的联合进攻,大臣们各怀心事,纷说不已。
赵谌亦是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应对两面同时开战,只能听凭大臣们的争辩,无法做出明晰的决断。
此时,王泽却一言不发,冷眼旁观,仿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女真鞑虏诚不可信,议和条款墨迹未干,又再兴大军南下,是可忍孰不可忍,请陛下下旨发兵征讨女真、西李。”赵鼎有些不满地看了眼王泽,当时王泽签订议和条款时,曾言保证两国长久的稳定,但议和条款笔迹未干,金军又再次南下。尽管这次能看出来,完颜宗弼意在利用李乾顺进攻陕西,宋朝无力两面作战之际而进行讹诈,做为坚决主战的他,还是对王泽与女真的妥协极为不满。
王泽不经意地瞟了他一眼,嘴角闪出一抹古怪地微笑,却不言不语地站在自己的班位上。
第五章
李纲蹙了蹙眉头,心中暗骂赵鼎孟浪,究其事理连事后诸葛亮也算不上。发兵征讨女真、西李——以目前朝廷实力来看,能挡住两下的攻势亦是勉强,谈何征讨,当下不满地道:“赵大人此言差矣!”
赵鼎眉头微挑,目光挑衅地瞟着李纲,口气不悦地道:“不知李大人何意?”
“试问赵大人,朝廷在沿河、陕西与女真、党项同时开战胜算几何?”此言一出则不言而喻,李纲直白地点明赵鼎不识兵,引的众人侧目,他接着毫不客气地道: “陕西在横山修筑云涧城,一旦落成,将是进可攻退可守之大城,他日亦是挥兵河曲的要地,西李自然不能坐视无睹,兴兵来犯势在必行。只是完颜宗弼率兵南下,打着还上皇梓宫的旗号,这明摆是牵制沿河,使朝廷不能驰援陕西。”
女真趁火打劫,缘同前辽一般,朝廷中凡是稍有见识的大臣无不明白,如今两国势均力敌,很少有人相信南北会再度爆发全面激战,女真此行不过是趁着夏军进攻横山,借归还上皇梓宫,陈重兵于河上,想趁机火中取粟,捞点好处罢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