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数千人的寨子,竟然被二百名宋军步军与千余马军来往如无人之境,一夜之间全寨炸营,死伤将吏千余人,被俘千余人。当李仁忠前来救援时,宋军已经凯旋而归,他气的破口大骂,眼看着静宁寨而无法攻取,当真是又急又气,当即吐了口血,栽倒在马下。
李良辅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收缩兵力,集中于云涧城周边,以防止各寨相隔太远,被宋军突然而来的袭击击溃,幸亏夏军人多势众,战局几处防守的有力地形后,的确能够有效遏制宋军的夜袭。这样一来,夏军虽然还能形成对云涧城主关城的巨大压力,但云涧城周边个堡寨相互间可以有很大的自由活动,使宋军从外围形成对夏军机动的优势,各寨得到了开战以来最通畅的兵员、粮械补给。
而事实上李良辅已经开始为撤出云涧城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夏军辎重向西面后撤,十余万马步军,在前方只留下不到六万人,其他全部撤回两国边境,尤其是马军,大半已经撤回国境之内,准备随时奉诏支援各地抗击宋军入侵,以便能够随时支援国内抵抗宋军的进攻。
但宋军三路大军还是没有动静,这倒不是曲端为闹别扭勒军不进,他的胆量再大还没有到公然违抗朝廷都堂檄文和大内开战圣谕的程度,反而是唐格坚决不许各路大军进攻西李,曲端几次要求大军开拔不果,心下愤愤不平,每每和旁人私下谈论兵贵入神,一旦夏军在云涧城下兵马归国,对这次西征将产生巨大阻力,但面对唐格的坚持,他却又无可奈何,毕竟看站的权力在代表朝廷的川陕西面宣慰处置司宣慰处置唐格手中,没有哪位侍卫大军都指挥使会在没有节令虎符的情况下,遵照他的帅令擅自出兵。
正在陕西的几个最高衙门上下纷争不已之际,张严却在云涧城整出了一件足以震惊朝野的大事。
原来步曲侍卫大军依托云涧城各堡寨抗击夏军二十万大军已经数月之久,关城之内亦是困难重重。云涧城前后关城虽然专门为与夏军作战而修建,城防极为坚固,并拥有地下式粮仓与军械库,再坚持一段时间是没有问题的。但守城宋军却连续数月频繁轮战,已经疲惫不堪,张严认为守军是粮草充足,但将吏精力上已经绷到极限,再这样下去很可能发生不能预料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守军内部果然暴露出他所预料的问题,不少军卒精神开始恍惚,有些人甚至经常语无伦次,夜半时分呼啸而起,平素里和别人一点矛盾都在此刻爆发,引起整营将吏的骚动,且发生几次夜间的冲突。幸亏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军法官们的弹压,而且营啸规模不大,没有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但张严仍旧焦虑万分,各路大军迟迟不进,云涧城已经支撑到极限,再这样下去,不用夏军强攻,宋军内部便有可能崩溃,他认为如果要坚持下去,必须用别的部队来接防才行,但全陕西的部队都在调动,哪里有几万大军的空闲。正在无计可施之际,夏军却重新部署,大批步军后撤,而且骑兵都流动部署在外围,关城之前仅有几万夏军,这或许是一次大好的机会。只要在城外大破夏军一次,很可能会缓解军卒们的情绪,多日来困守孤城造成的惶恐会一扫而光。这个想法得到侍卫大军都虞侯吴琪的赞同,他部下中有很多都是或经过讲武堂培训、或出身军法官学堂,新军制中军法官培养教程,有专门的己方将吏心理,这也是当初王泽坚持要在教程中加入的内容之一,理由是不能培养镇压型的军法官,而要防微杜渐,从源头杜绝军中违反军法的现象。
吴琪自己也深受这些军法官的影响,并在几次成功的试验后因为圣典,每每与军法官们私下议论当年魏源之事,非常蔑视魏源的做法,称其为不通人心、只知法杖威逼,不然或许不会有郦琼挟裹整军将吏降金的丑闻。
在吴琪等军法官的支持下,步曲侍卫大军都参军司亦是无话可说,现实毕竟摆在眼前,出城一战,规模不一定大,但求一胜,让军卒心生期望便可,哪还有什么可以阻拦的。
张严立即在步曲第一军中精选将吏五千人,由于守城需要大量兵力,所以从步曲第五军选调第八镇秘密进入关城,另外还有数千乡军,所以能够调动五千兵马出战。
趁夏军不备而战,当然占了很大的先机,李良辅万万没有想到城内宋军竟然感开关出战,夏军全军将吏亦是无人相信,所以夏军重点是防备宋军可能的小规模骚扰战,一下子有五千宋军冷不防地杀了出来,着实令夏军为之阵脚大乱。
开始的时候宋军进展极为顺利,连续攻破夏军两个寨子,所遇夏军将吏无不惊慌后退,张严大为振奋,立即传令全军继续进攻。但第一军副指挥使成轩坚决反对继续进兵,认为已经攻破夏军两寨,目的已经达到,何况已经将近一个时辰,夏军必然已经镇定下来来,如再不退兵,恐怕会吃大亏。侍卫大军都参军使亦是同意成轩的建议,但张严见属下将吏多是兴奋不已,争先恐后地向下一个寨子杀去,他被士气所渲染,认为夏军一时半会还不能组织有效地反击,再拿下一寨回城不迟,不听二人劝谏再次擂鼓进攻。
岂料李良辅亦不是平庸之辈,起初虽然惊慌一阵,当得知宋军仍然没有退兵,而是直奔后寨,不禁大喜过望,狂笑张严不知好歹,得了便宜卖乖,当真是自寻死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