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_与子偕行【完结】(734)

  “对,江宁秀女书院……”朱影的目光闪烁出浓郁的兴奋色彩,口气也调高了几分。

  李清照细品其中滋味,颇为玩味三分,望着朱影的目光中尽是些别样的神色。她或许是试探,又或许是神往地道:“有凤凰山书院再有江宁秀女书院,太后与王相公为后世学子树立楷模,真令士人为之叹怀!”

  朱影愕然看了看李清照,心底深处泛起了异样的滋味,自己有一年多没有见到王泽了!

  奏折里、内侍奏言中,她清楚王泽的行踪,当时她读着王泽东行路途发来的奏折,一面用心去看,一面嘲笑他做公费旅游,还‘恬不知耻’地向她描述一些新奇事物。但令她极度郁闷的是,文细君竟然北上追随王泽,并且与王泽共同出入,简直就是双宿双飞,不由地暗自揣测王泽倒底是何心思?

  “太后,有句不当问的话,不知……”

  “居士但讲无妨,这里又没有外人,权当咱们姐妹闺中知心话。”朱影忙收敛心思,笑眯眯地道。

  李清照饶有意味地道:“娘娘,不知王相公要在汴梁待上多久,西北的战事还须多少时日?”

  朱影微微愕然,稍稍迟疑后还是道:“近期就要再次开战,王相公或许不就就要南归了!”

  “娘娘,既然王相公在汴梁已无事由,不如南归执掌政务,何必非得身处汴梁,惹人非议!”李清照显然听到一些传言,而且她亦是不满王泽为何久居在外,堂堂执政竟成节臣,还带着一位风尘女子招摇过市。

  朱影苦涩地一笑,她又何尝愿意王泽久留汴梁,就是一个文细君她也受不了。但有些事情并非李清照想的哪么简单,王泽不回汴梁用心良苦,她是心知肚明,看看王泽在汴梁做出的那些‘离经叛道’的事情,她晓得短期内王泽是乐不思蜀了,想让他回来还非得孙傅、李纲等人出面不可。

  “西北战事即将再起,王相公身在汴梁不仅要担负沿河重任,且干系西北前线与行在之间公务,但须王师进入灵夏,王相公方能南归。”

  李清照当然知道王泽北上是有避嫌之意,并同时担负朝廷与西北的纽带,但令他不能是坏的是,既然王泽担当了这种代朝廷监督西北、沿河的职责,那就应当给他一个明确的职事名目,而不是现在这个说不明道不白的官职,她决定说上一说,深深吸了口气,道:“既然王相公身处汴梁,朝廷就当给予节制陕西、沿河宣抚司权柄,而不是区区防秋之任,反任由王相公在汴梁汇集天下商贾,以执政行三司言利之事。”

  朱影浅浅笑道:“居士言之有理,然非王相公本意!朝廷中谁都能看的出来,西李叛羌已然是气数将近,朝廷收复灵夏指日可待,唯有担心女真当此关键时刻再次干扰,王相公不得已东巡各军州,仍然留守汴梁。”

  “原来如此,是臣妾浅薄了,望娘娘恕罪!”李清照虽不尽信,朱影说的却不全无道理,这也是时下最有力的解释了。

  “至于王相公在汴梁大会天下商贾,此亦是朝廷之意,东南历经十年休养生息,已然富甲天下,豪商大贾十有八九汇集于此,个个家资万贯,与其让他们存入钱庄,不如拿出来经营内地诸军州。王相公的意思,亦是不能白给他们好处,既然他们从朝廷的政策中赚取大批金钱,这会借着给予他们订单之际,让他们出出血捐赠穷苦百姓,也算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原来朝廷竟然暗中敲诈商贾,也亏了王相公想出这招,想来也弄了不少钱吧!”李清照以袖掩唇、噗嗤一笑,在她看来王泽借机敲诈一下那些商贾,亦无不可,毕竟这些人尤其是海商,平日里一掷千金、财大气粗的摸样,令她极为看不入眼。

  朱影亦是格格笑道:“是啊!为了矿山、工坊之利,他们这些人倒是慷慨解囊,朝廷一下子净入上百万贯。”

  “上百万贯?”李清照吃了一惊,失声道:“竟然这么多,这要朝廷给予他们多少好处?”

  “好处?本就是公平竞争,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朱影看了看李清照吃惊地脸色,笑眯眯地道:“朝廷自办不……

  用说,交予商贾、工场主去做,官府只须平日里监督、收税,货物自然有百姓顶多好坏,而官物亦是由朝廷把持验收,想想他们亦是不敢过于偷工减料。矿山开采是给了他们,但还是朝廷所有,而且是定下期限,想闹腾也闹腾不起来。”

  “好一个算计!”李清照淡淡地笑了。

  “对了——居士的金石录撰写的如何了?”朱影主动地把话题转到李清照身上。

  “已经完成初本,第一卷由凤凰山书院负责刊印成册……”

  “居士就是偏心,如今你是秀女堂山长,也应当仿照凤凰山书院创办学刊报纸,以宣扬女子德藻,如《金石录》还有媛媛的戎服创意,都应当大加宣扬才是,一应用度都有内务府中支取便是。”朱用影意味深长地目光看着李清照,她不需要多说什么,相信李清照天下才女,自然能理会她的用心。

  李清照淡淡一笑,与朱影目光交触,她心有灵犀地笑道:“娘娘一片苦心,真天下小女子之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