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财如此轻易如流水滚滚而来,也养成王胡风挥金如土的生活习态,整日沉醉于富贵温柔乡,生活极度奢靡浪费。
王胡风在京城长安西市买下了一栋大宅院,俨然象个国王,居住在京城遥控指挥着他在全国的店铺,保证他的商业王国高速运转。
百姓称王胡风的宅府为“王家富窟”,极为奢华,据说他家的房子以金银叠为屋壁,宅中的礼贤室以沉檀为轩槛,以碔砆甃地面,以锦文石为柱础,并把铜钱当地板砖,铺在后花园的小径上,称这样可以防滑。他的床前有用檀香木雕的两个童子,手捧七宝博山炉,自暝便焚香至晓。王胡风家中的器皿宝物,比王公大臣的还要好得多,四方之士尽仰慕之,以结识他为荣,他也非常好客,经常接待四方宾客,最大程度满足客人的喜好需求,客人莫不所至如归。
“这个绊脚石还真不小!”李陶听罢,笑了笑道:“不过在我看来,王胡风只是一只纸老虎!”
董少卿目光一闪:“蓝田王此话怎讲?”
“其一,大唐向来有抑商政策,王胡风作为商人却不知低调,就算我们不出手,他也长不了。”
董少卿点头。
“其二,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王胡风如此炫富已经忘记当初创业的艰难了,一个习惯享受的人,你还指望他能有多少斗志?”
董少卿望向李陶的眼神已经不一样了。
“其三,自古便有官商勾结一说,商人要想立足必须与官员合作,王胡风倒是没忘记这一点。可你看看他结交的这些人,无论是韦皇后、安乐公主还是太平公主,哪一个是能成大气候的?这不是自掘坟墓是什么?再说了,就算他现在风光无限,可他不想想,韦皇后、安乐公主与太平公主早已势如水火,王胡风在这三人之间游走,自以为各方面关系都不错,殊不知真正到了大难来临之际,这几人都不会出手帮他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四章 分工
董少卿听罢起身道:“蓝田王一席话让在下茅塞顿开,这么看来,这王胡风不真是一只纸老虎!”
“官场中那些麻烦我来替你摆来,到于生意场上的较量,那就要靠你董掌柜了!”
“蓝田王,有你这句话,我就心里有数了!”董少卿胸有成竹道。
“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董掌柜已经向王胡风出手了吧?”李陶笑着询问道。
“蓝田王是如何知道的?”董少卿惊诧道。
“我去太常寺钦天监问过了,今年的气候异常,明年恐怕会有大旱。王胡风的产业有许多是米粮行,董掌柜此时出手收购粮食,若不是针对王胡风,谁人肯信?”
董少卿不由感慨道:“我自认为做的隐秘,却没想到竟然被蓝田王一眼识破了,惭愧呀惭愧!”
“这段时间,董掌柜收购了不少粮食,我们的仓库马上就装不下了,但每天仍然有外地客商往这里运送粮食,据说王胡风已经放出话来,等明年新粮食下来后,就是你董掌柜的死期。说说吧,你是怎么想的!”
董少卿直言道:“蓝田王,民以食为天,在所有的储存货物中,粮食是最安全的!”
李陶反问道:“我们很多钱财都用在收购粮食上了,你难道就不担心这些钱会付之东流吗?”
董少卿侃侃面谈:“蓝田王,世间万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商品物价也有涨跌。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对于农业来说,它的规律一般是六年一丰收,六年一干旱,十二年就要有一次大饥荒。长安与周边地方已经丰收了五年,我觉得不能等到大旱或者大饥荒时才幡然醒悟,故而未雨绸缪早点收购宝贵的粮食。”
李陶笑道:“果然如此,与我预料的差不多。收购粮食一事你做的对,但有一点你却没做对!”
董少卿愕然,虚心求教道:“蓝田王。您说,董某洗耳恭听!”
李陶目光炯炯盯着董少卿:“董掌柜是聪明人,我讲一个故事,你就会明白了。”
“请讲!”
“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告诉他天晚了,路黑,让他打个灯笼回家吧!那个盲人火冒三丈,亲戚明明知道自己是瞎子,还让自己打个灯笼照路,这不是嘲笑自己吗?亲戚见盲人不悦,便告诉他。他在路上走的同时还有许多人也在路上走,让盲人打着灯笼。是为了让别人可以看到他,就不会把他撞到了。盲人听罢,这才释然!”
董少卿听罢似有所悟:“蓝田王,您的意思是大掌柜他们……”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像搬倒王胡风这样的大手笔,仅靠一个人是不行的,要靠大家共同努力。董掌柜的思虑深远,但如此行事,不仅会让其他人产生误会,认为你不信任他们,而且会影响到最终的计划,得不偿失呀!”
董少卿汗颜道:“蓝田王提醒的是,是我做事欠妥了!”
李陶扭头对门外道:“你们也进来吧!”
话音刚落,雅间的门开了,两个人走了进来,正是范长风和程国玉。
范长风一进门便对董少卿道:“董掌柜,是我不好,你为了范氏商号殚精竭力,而我却猜疑于你,实在是对不住你!”
董少卿也是一脸惭色:“大掌柜,是我做的不对,我应该提早告诉你这个计划的,让你为难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权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