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驸马传_短头发【完结】(462)

  苏轼登时色变,霍然站起身来:“快走,快去看看!”

  李二随了苏轼火急火燎的出来,也不用轿,跨上马疾行。

  此时天色已是渐晚,暮色昏沉倦鸟来归,正是酉时不到的光景。干冽的风中隐隐带了朔气,卷起须发衣袍,竟然遍体生寒,真个是有了许多秋风秋意的肃杀之气!

  甚是高大的徐州城墙之上站满了人手,一个个神色紧张的如临大敌一般,见苏轼到来自发的让出一条道路。

  城外飞扬了腾起的沙尘,愈发的昏沉暗淡。但见几十万的饥民如同海潮一般汹涌澎湃,望之叫人肝胆生寒!

  这些个灾民抱了土石砖瓦等物,一言不发的往护城河中丢弃,便是垂垂朽迈的黄发老者,更蹒跚走路的学步小儿,亦是捡了石子丢弃在护城河中……

  徐州城向以墙高池深而著称于世,然此间几十万的灾民,便是每人一捧土,只要时间足够也能把护城河填平。

  耳闻护城河水“扑通扑通”的水花溅落之声响的连了,城上人等更不敢怠慢,将烧沸腾的热水倾力泼出,希望灾民能够知难而退。

  沸水与沸油不同,能够烫的人肌肤却不会伤了灾民的性命,一锅接一锅的沸水都头浇灌而下,却不闻下面灾民吃痛之后的呻吟之声!

  灾民便如精卫填海一般将无数的沙石土木尽数丢弃在护城河中,疯狂的寻找一切可以看到的填充物,几十万灾民万众一心,誓要进入这个能够提供吃食保的性命的金汤城池----徐州!

  几十万人齐齐的动作,却不闻丝毫的嘈杂之声,只是摸摸的搬运土石,然后填充河水……

  护城河已经吃架不住这般个填法,河水不住上涨,海海满满的外溢出来,只闻得无数双大脚踩踏稀烂的泥土那“扑哧扑哧”糁人的声响。

  若照这么下去,最多只要用半夜的功夫,徐州的护城河将为万千的灾民填平,到时候饥民冲击城门,后果不堪设想……

  苏轼站立于垛口之上:“淮南的灾民听真,我徐州坚如磐石固若金汤,尔等百攻不破。本官命尔等速速退开,若不依号令,本官便是要放箭的了……”

  五百弓箭手齐齐整整的站成一排,援弓搭箭严阵以待,闪耀点点寒光的箭簇正对准了下面的灾民。

  奈何灾民脑海心灵之中只有一个念头:进城活命!根本就无视苏轼的威胁,依旧是默不做声的往来其间,继续以土石填河。

  护城河水依旧是“扑通扑通”的响个不停,河水依旧是不住的溢出……

  苏轼高高举起的右手却不肯落下,不肯下那放箭的命令,依旧高声的叫喊:“若再不退开,本官可是要放箭的了……”

  李二晓得苏轼不过是在恐吓吓阻,却不会真的放箭。

  那些灾民好似看穿了苏轼的内心,依旧是毫不理会,依旧是莫不作声的往来,依旧是默不做声的填河……

  苏轼直直的视了城下如蚁群一般的灾民,眼睛渐渐的眯起,右手猛然落下:“放箭……”

  第282章-射于不射是个难题←

  一声令下,箭矢齐发,带了破空之声撕开昏沉弥漫的沙尘电射而下,弓弦之声响尤在耳边回荡,城下已倒下一片……

  凄厉惨叫终于打破了沉闷的叫人心悸的沉闷!

  一黑衫老妇正中!栽倒在护城河的边沿之处!

  箭矢从左胸斜剌剌的透体而穿,在后背上露出一截箭簇,鲜血已是浸染衣衫,却不得当即死去,挣扎了抬起上半截身子,嘴巴张了几张,也不晓得在说些个甚的言语。旁有了八九岁大小的孩童抢上前去,伏在那老妇身上哭喊,稚嫩的童音淹没在鼎沸的人声之中……

  李二看了城墙跟处栽倒的灾民,见得那殷红之色和伤者胡乱爬动的惨状,脑袋里便似翻江倒海一般,登时便是做声不得:苏轼真个是射杀了灾民……

  直愣愣的看了那老妇和伏在老妇身上哭泣的孩童,李二胸中便似塞进了一团乱麻般的憋屈,只是想着大吼一声方才畅快宣泄!

  但见那老妇上身已为血红之色,艰难的挪动几下,也不晓得对那哭泣的那孩童说了些甚么,便是脑袋低垂再不见动弹!

  便见那小小的红衣童子接过老妇手中之物,毫不犹豫的奋力投掷到护城河中!是一枚小小的石子!!

  老妇临死时候交在那童子之手的是一枚石子!

  苏轼苏大才子亦是亲眼所见城下的惨状,面色微微一黯旋即变的决绝果断,站立在垛口之上的身子挺的更直,衣衫须发当风,煞是威严的大吼:“引弓……”

  “放箭……”

  又是一轮箭矢射下,又是几十个灾民倒地!

  想是城上的弓箭手心中有所不忍,亦或是其射术不精,大部分的箭矢走空。直接地射在空出的地面上。白惨惨的箭尾雕翎钉入已经是稀烂如泥的土地,和了赤艳艳的鲜血,极是触目惊

  灾民为苏轼的雷霆手段所震慑,犹豫着不敢上前。

  “再敢上前者,休怪本官箭下无情!”苏轼右掌再次高举,城上弓箭手引弓以待,剑拔弩张之下。那些本就没有见过甚的阵仗地灾民不由得群情耸动,再也不敢无视苏轼的雷霆手段,挪动了脚步开始后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