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驸马传_短头发【完结】(64)

  一听经书里还说到了龙脉,关系到大宋的气数,神宗皇帝也不由得往前探了探身子,听这古怪的和尚解释佛经里关于龙脉的内容。

  李二一时嘴快,把子虚乌有的宝藏龙脉和《四十二章经》挂了钩,再想收回方才所说已是不能,只好继续胡扯:“大师所阅的《四十二章经》和我说的《四十二章经》非是一部。”

  “《四十二章经》还有几部不成?”惠恩熟读《四十二章经》这本小经书,从来就以为《四十二章经》是薄薄的佛教故事集,根本没有想过这样的经书还会有多少不同的版本。

  “我阅的那《四十二章经》共分八部。”

  “八部?不是只有一部的么?”

  “非也,真正的《四十二章经》分黄、白、蓝、红、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八部……”

  不仅是惠恩语结,便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听过这样的《四十二章经》。

  第五十一章-当头棒喝←

  八部合并的《四十二章经》是听也未曾听过,看李二言之凿凿的模样,所有人都不知道是真是假,虽然神宗皇帝极其的想知道关于宝藏龙脉的事情,也不得不看惠恩继续发问。

  “如你所言的《四十二章经》老衲真是闻所未闻,也不好细究。”惠恩很精明的回避所有关于《四十二章经》的问题:“你我阪依三宝,且为何来?”

  佛教三宝:佛、僧、经,方才惠恩问过了佛、经这两个方面,按照惯例要考校关于僧的问题,就是问你为什么出家做了和尚。

  李二本就不是僧人,自然不会知如何回答,若说“我是为了逃避长平公主那母大虫,被你们错当成僧人”,只怕立即就要再次沦入那母大虫的魔爪。既然自己不知道答案,李二当即抖个小聪明:“大师亦为僧人,所为何来?”

  既然你也是和尚,就先别问我,说说你是为什么做的和尚?

  大宋国师自然有大宋国师的风范,对于李二的反问亦不为怪,合什诵声佛号:“侍奉我佛自是有莫大妙处,大可渡化芸芸众生,小可登西天极乐世界,获永生之仙法,于仁慈清净座前得具神大通。”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而来,佛经中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清净的意思,僧人为了避免提到释迦牟尼的名号,总是以仁慈清净来代指佛祖。

  这些本是僧人最基本的常识,问题是李二根本就不是僧人,当然也就不知道这些。

  偏偏李二摆出博学多知的模样:“仁慈清净不过的境界罢了,哪里有什么神通?”

  此语一出,可就不光是惊诧了,众僧立刻骇然,把大日如来佛祖说的没有丝毫神通,只有“仁慈清净”的境界,那岂不是和那些“竹林七贤”一般,连孔孟亦是不如。

  便是辽国的那些僧人也纷纷起身喝斥李二大逆不道,饶是惠恩大师修养深厚,也是声色俱厉的斥责李二:“你……你枉为我佛弟子,真真的是罪过,罪过。此等污蔑我佛,当以杖诛之。死后必堕入地狱,永受轮回之苦,万世不得超生……”

  李二吓了一跳,才明白自己是无意中说了佛祖的坏话,眼看着几个护法的僧人上来要捉拿自己,知道跑是跑不脱的,索性将心一横:“且慢动手,容我一言。”

  “你诋毁我佛,已入魔道,罪大恶极,还有何话说?”

  李二大声道:“佛既云普渡众生,又言视其善恶而结缘,人间何故有修桥补路绝后代,强盗儿孙个个在的情景?敢问我佛,这是为何?看今朝恶者强善者弱,人间多少不平之事、冤枉之事?这是何故?既然我佛有具大神通,为何视而不见?”

  惠恩须发皆张:“我佛早云,此乃前世今生之因果,前世有无量功德,抵消今生罪孽。今生做下恶事,来世必然受苦。”

  李二毫不犹豫的说道:“看世间大小庙宇之内,进门先收钱财,处处以功德箱敛财;功德碑上名次排列以金钱数记,佛之高徒无钱不开口,但凡沾佛名分之物,身价便百十倍增。佛之形象已为铜臭所渲染,天下万千贫者无论心之善恶佛缘之深浅皆无力结缘,这是为何?难道我佛也是爱财之佛?若说错不在佛,那必定是天下僧人之错,天下的僧人便不怕入地狱?便不怕堕轮回?大师敢说没有收过功德钱么?”

  周遭的百姓每多捐献钱财于寺庙,以为可以得到佛的庇护,往往是事与愿违。这些人心中也有和李二同样的想法,只是碍于世俗和对佛的敬畏不敢说出罢了。如今有了李二这么个胆大的“狂徒”挑明了这个问题,众人都眼巴巴的瞪着惠恩回答。

  惠恩当即无语,额头上已有细密的汗珠,良久方道:“天下庙宇确是天下人布施而来,施主必然受我佛眷顾……”

  李二根本就不等他说完,大喝道:“昔日马良独造金山寺,功德何其大也,却是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最后落个横尸荒野的结局,我佛便是如此眷顾世人的么?”

  惠恩面上汗水淋漓而下,一字也回答不出,身躯微微的颤抖,便似风雨之中的孤灯一般,哪里还有半分大宋国师的从容?哪里还有半分得道高僧的气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