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驸马传_短头发【完结】(65)

  李二转头对那些围拢的密密麻麻的百姓高呼:“古往今来佛事耗费了多少人间血汗?享受了多少民脂民膏?葬送了多少苍生?可曾显过半分灵验?哪一位见过佛陀显灵的站出来!”

  众百姓布施捐献的钱财米粮不少,却都没有见过菩萨显灵,思想一片混乱,木纳的想要说“菩萨骗人”却不敢开口。

  辽国国师佛普也是当世的绝代高僧,知道李二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忤逆的大逆不道之言,奈何他所言都是实情,也反驳不得,虚汗也是不止,知道今天的问题已经牵扯极大,闹不好佛教就要从此消亡,当即盘膝而坐,思索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大宋国师身后的众僧人无法反驳李二,纷纷泼皮无赖一般的跳着脚大骂李二妖言惑众。惠恩已经支撑不住,盘膝而坐,面上汗如雨出,面色几度变化,象是在思考什么极其重要的问题。

  “僧以佛为理由享尽人间富贵,却耗尽天下钱财,于苍生何益?”李二声调再次提高,大叫着国师的名号:“惠恩,你是何等僧人?你信的是真佛还是假佛?”

  李二的言论已经彻底颠覆了两名国师的思想体系,他二人都在极力的思索,脑海之中沸腾汹涌,而大宋国师惠恩的情形更加的严重,已经面如死灰堪堪欲倒,这便是信仰的危机了!

  李二趁热打铁,声嘶力竭的高叫:“惠恩,还不快悟!”

  每当门人弟子不能参悟佛理之时,师傅便在他耳边大喝一声,甚至以大棒直击其头,以帮助弟子顿悟,这便是佛家的“当头棒喝”之法。

  惠恩听李二一喝,身躯猛地一颤,紧闭的双眼睁开。

  第五十二章-眼熟←

  “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惠恩面上汗水未干,满是迷茫的问李二:“可为佛否?”

  “牟尼不为佛,”李二答惠恩老和尚。

  惠恩双手合什:“法师教我。”

  众人大哗,堂堂的大宋国师居然要请教别人,而且请教的问题还是“什么才是佛”,未免有些骇人听闻。

  唯独那辽国国师佛普不动声色的等待着李二的回答,因为惠恩的问题也正是他要问的。

  惠恩和尚全然无视众人的目光,丝毫不以请教后生晚辈为耻,方才诚恳的等待李二的答案。

  光是这份视声名如粪土的精神就叫李二敬佩:“世间本无佛,佛即善心,善心即佛。心属我,我心善、即佛心,佛即是我。我是人,我同人人,人人心善,人人是佛。佛是人人。”.

  惠恩法师还在仔细品味李二“,世间无佛,人人是佛”的观点,辽国佛普法师却走上前来说道:“世人信佛拜佛无非是想求个平安发达富贵荣华,若说世间无佛,此等人必然发现所拜佛门为空门,我佛家一道当如何自处?”

  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当时的佛教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神仙圣佛,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最讲究的便是言教,所以才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说法。

  而当时的僧人却盲目的迷信佛本身有移山填海斗转星移的莫大神通,专拣的忽略了佛家的真谛,把好端端的言传佛教搞成了崇拜佛教,所谓的高僧之不过是对佛本身的痴迷崇拜者罢了。完全没有了以批判态度审视佛教的学者眼光,这也是佛教走下坡路的一个很大原因。

  而佛教的宣扬和传播对于朝廷有莫大的好处,帮助朝廷约束黎民,而到了宋时,这种约束已经发展成为对人的扭曲,严重的阻碍了佛教的正常发展。

  李二当然明白朝廷不会允许世间无佛的论调,遂道:“佛即是善,即是慈悲。慈心是德之用,是现在心,非指过去,或未来,指现在一念心,至诚是心之本体。慈之德用是十善业,修学十善业,十善之体就是慈,佛门慈悲为本。”

  “佛重因果,如何与前世未来融会贯通?”惠恩问道。

  这个问题是极其复杂的宗教难题,李二那半吊子的水平是无论如何回答不出的,遂避重就轻的笑道:“慈这个字上面是兹,下面是心,就是现在一念之心决定前生后世……”

  “善哉,善哉,一切无涅盘,无有涅盘佛。无有佛涅盘,远离觉所觉。”惠恩法师高唱佛语。

  其实李二解释了半天远没有惠恩的这句佛语说的明白,佛普听罢顿时感觉眼前景色焕然一新,进入一全新的境界。后来这两位佛学大师领悟了佛之真谛,逐渐转变为研究佛学的学者,为中国特色佛教的诞生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惠恩对佛普道:“佛普法师坐下有此等弟子,何愁我教不兴旺发达……”

  佛普笑道:“老衲亦不知道他是不是我的门人。”遂问李二:“你不是觉字辈的吧,是空字辈的么?你的法号是……”

  李二哪里来的法号,正支吾着不知如何回答,小丫头耶律娇说前扒这她师傅的耳朵嘀咕几句,想来是把李二的真实身份言明了。

  佛普上下打量李二,“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真是天缘巧合,善哉,善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