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秋大笑道:“知我者文昊也!现在,我们就上演一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好戏!”
……
咄吉世得知结社率全军覆没,咄宓龟缩在营地里不敢出头的消息,忍不住勃然大怒。他还不知道咄宓已经彻底投靠了刘子秋,正准备做他的突厥可汗呢。当然,这个消息咄宓进行了严密封锁,他可不想首先引来咄吉世对他的打击。
不管怎么说,这个消息传递出来已经足够让咄吉世军心大乱,有几名阿史德族部落的首领试图领兵离去,被咄吉世发现,当场将这几个首领处死,把他们的部下交给其他人统率。即使这样,要想稳固住军心也已经很困难了。恼羞成怒的咄吉世也顾不得再去找咄宓和穆林算账,下了死命令,不消灭突入草原的这支隋军决不黑体。
于是,在广阔的漠北草原上,出现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追逐战。咄吉世的人马总是能找到隋军的一些蛛丝马迹,但又总是追不上这支隋军。偶尔有一支人马掉了队,很快就会被隋军消灭得干干净净,连渣都不会剩下。经过一个月的追逐战,他的十万人马已经只剩下六万多人,而他至今没有看到隋军的影子。损失掉的这些人马,有的是被隋军消灭的,有的则是自己脱离了队伍,咄吉世已经感到自己对部下的控制力越来越弱了。
兵力日益减少还不是咄吉世最恼火,更令他头疼的是被气疯了,而最令他头疼的是给养短缺。当初携带的牛羊早就吃光了,这段时间全靠沿途部落的接济。但是,当穆林、咄宓各自被大隋封为突厥可汗的消息渐渐在草原上传播开来,愿意接济他们的部落也就越来越少了,咄吉世的人马经常陷入饿肚子的境地。无奈之下,咄吉世也开始抢劫沿途碰上的突厥部落,甚至包括他手下人的部落。
刘子秋一样缺少给养,但他做的那种炒面总能在关键时候起到应急的作用。而且,他在抢劫那些突厥部落的时候不需要什么顾忌。只要被他们攻入的部落,他都会杀光所有的牛羊,让士兵们饱餐一顿,还会制作大批干肉。因此,同样的情况下,刘子秋的军队生活要好得多。当然,这种好也只是相对而言,他们已经在草原上连续奔波两个多月,就连新年都没有回到西海,同样是人困马乏,疲惫不堪。
基于这种状况,刘子秋和咄吉世都已经意识到,现在这种追逐战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而必须寻求一场决战!
第3章 凯旋
刘子秋做出和咄吉世进行最后一战的决定以后,立刻下令队伍转而向东,目标正是武威郡方向,摆出一番要撤离漠北草原的架势,但同时又放慢了行军的速度,一路上还留下了让咄吉世可以追踪的痕迹。
咄吉世始终找不到刘子秋的主力进行决战,正自焦急,此刻得到隋军西返的消息,不禁欣喜若狂,下令全速追击。但是一个多月来的疲于奔命,再加上屡遭隋军的伏击,导致仍然追随在他身边的近六万人马早已经军心涣散。咄吉世不得不作出承诺,这一仗无论胜与败,都会放大家各自回部落去。
这时候,刘子秋也在北海南岸做最后的动员:“将士们,这一仗之后,咱们就要返回自己的家乡!大家如果想活着回去和妻儿团聚,就把你们的战马喂饱,把你们的马刀擦亮,把你们的弩填上铁矢,等着让敌人见识死神的力量吧!”
北海就是后世的贝尔加湖,初春的湖水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湖畔全是积雪,积雪下面是坚硬的冻土。将士们把最后的草料都喂给了战马,甚至还掺入了珍贵的炒面。战马不仅是他们的坐骑,更是他们的伙伴。两个多月的征战,许多战马都掉了一层膘,一些战马的马蹄也磨损了。当初一人三到四匹马,现在连一人双马都不能保证。此刻,战马的生命比他们的生命还要宝贵,否则,即使战胜了咄吉世,他们也很难平安回到西海。
咄吉世同样碰到了这样的困难。尽管他们更熟悉这片漠北草原,但却很少在这样冰天雪地的季节跑到北海附近。没有草料,有一些老弱的战马已经倒毙在路途中。马肉充饥可以,但却不易消化,又没有柴禾,吃了半生不熟的马肉,许多士兵病倒了。其实突厥人身体向来强壮,困难时也会杀马充饥,很少会出现这种状况。只是这半个月来,他们就没有吃饱过一次,身体已经日渐虚弱,现在虽然还能纵马驰骋,实际上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正当咄吉世犹豫着要不要继续追击下去时,忽然有斥候来报:“大汗,隋军就是南边二十里处!”
听说隋军就在前面,咄吉世顿时精神大振,大声喝道:“冲过去,杀了他们!”
骑兵作战,让战马保持足够的冲击力非常重要。咄吉世常年生活在马背上,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提前发起冲击,就是为了把战马的速度提到最高,可惜他却算错了一件事。他们现在拥有的这些战马早已经疲惫不堪,根本不适合再做这么长距离的全力冲刺。当然了,突厥人骑术高明,他们会很好地控制着战马奔驰的速度,并没有一下子就让战马全力奔跑起来。这样做虽然节省了马力,却也掩盖了战马不堪重负的事实。
当咄吉世率众奔出十五里之后,天空又掠过几只大雕。紧接着,前方也传来了马蹄踏雪的声音。咄吉世挥舞弯刀,高声喝道:“儿郎们,并力向前!报仇的时候到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