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队怕还要有十五六天才能到达灵宝。”吴三桂盘算了一下,便道:“三辅,如果建胬朝着我们过来了,他们多半是要从宣大那边破口。宣大的那些兵是靠不住的,他们堵不住建胬的。不过宣大距离这里还远,建胬要到这边过来,至少要二十多天。有这个时间,我们来得及确认消息转移军队。只是真到了那个时候,怕是别的都走得了,就是大炮走不了。嗯,三辅,你带上些人,找个隐秘的山谷,实在来不及了,我们就用油布把大炮裹起来,埋到那里面去。嗯,这事情一定要隐秘,不能……”
“二哥,小弟知道了。”吴三辅回答道。
……
几乎与此同时,笔架山那边的黄昭和施琅也接到了指令。
“世子让我们注意建胬是不是又想要入关了。”黄昭对施琅说,“世子的意思是,若是建胬真的又入关了,咱们那个计划就可以执行了。”
“真的?”施琅的眼睛立刻就亮了。
“这还能有假的?”黄昭道,“为了这个计划,你知道调动了多少人力物力?听说去年刚刚实验成功的水泥,几乎全都被运到济州岛,就是为了咱们的那个计划呢。要说还是亏得你,居然发现了这么一条水道。”
“只是运气好罢了。”施琅笑道,“要是这事情能成了,以后建功立业,就有指望了!不过,如今我们就要先预备起来,这水道的探测,这些时我们都做好了。嗯,我知道有一条大船如今正在济州岛,要是能把这条船借过来用用,就更方便了。”
“什么大船?”黄昭问道。
“就是我们海军缴获的那条战列舰呀!”施琅回答道。
第五百一十六章 北方的异动(4)
在辽河的河口处,原本有一座不大的城堡,叫做牛庄。这座堡垒一开始是我大清为了防止明朝水师沿着辽河袭扰而在辽河河口建造的。但是在和郑芝虎的“登州水师”的反复拉锯中,被焚毁。后来满清采取了迁走沿海村落做法之后,这座城堡也就没有再重建了。但是在模范军沿着辽河袭取了锦州之后,满清又感觉到了这座城堡的重要性,于是再次重建了这座城堡,而且将它的规模大大的扩大了。
原本的牛庄堡,其实只是一座木质的城寨,也就比一座烽火台稍微大一点,能驻扎的军队不过五十余骑而已。但如今,建胬却是认认真真的扩建了它。如今,这座城堡有着七米多高的,外面贴着城砖的城墙,城墙的周长差不多有两千步,城堡中至少驻扎了一千多的军队,城头上,还架上了满清自己铸造的一些用来封锁河面和海面的重型火炮。
后世的英国海军提督纳尔逊勋爵曾经说过:“一座有一门炮的炮台,就足以对抗一条有一百门炮的战舰。”这话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相对于战舰,炮台有着一个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无论如何,炮台都不会沉没。在双方的炮战中,战舰必须准确的命中炮台上的大炮,才能达成有效的杀伤,但是炮台只需要命中对手的军舰就够了。而且,因为炮台有着坚固的大地作为依托,所以它可以完全不考虑重量的增加防御,只要设计合理,炮台的抗打击能力轻松的就能超过舰炮的攻击力上限。
不过,这一切需要一些前提,首先,炮台必须设计合理。其次,炮台使用的火炮在性能上不能和舰炮有太大的差距。
这两点我大清其实都做不到。牛庄堡的城墙是近乎垂直的,这非常有利于对抗敌军的步兵,但在面对炮击的时候,这样的城墙很容易大片的坍塌,所以,这并不是一种好的设计。另外,我大清在火炮技术上,和模范军的差别还是非常大。所以他们铸造的那些重型火炮,虽然重量上是模范军的舰炮的很多倍,但是射程和威力却反而不如模范军的同等级的舰炮。
不过,即使如此,牛庄堡垒对于任何试图利用辽河来骚扰建胬的行动来说,依旧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如何干掉这座堡垒就成了模范军一直研究的事情。
依据侦察,牛庄堡垒大约装备有四十多门火炮,但其中大部分其实都是较小的弗朗机炮,较大的炮只有十一门。其中有七门是满清自己铸造的。这些炮虽然重达六千多斤,但发射的炮弹的重量,和射程,其实也不过和模范军的12磅炮相当。另有四门炮,则是从明军手中缴获的24磅炮,说起来这几门炮还是郑家的炮厂出产的。这些外贸版的火炮,没有采用包括多层炮管在内的技术,及性能而言远不及郑家自用的型号。但是因为采用了锻造钻孔炮管,(自从这一技术成熟后,郑家几乎就放弃了直接浇筑炮管的技术研究,所以即使是外贸的猴版大炮,使用的也是这样的炮管)这种炮相比其他的火炮,在技术上依旧是相当的先进的。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明显超过了北海养老院(模范军海军北方舰队的外号)的那些12磅炮。所以,依据施琅他们的计算,如果舰队上去对射,考虑到航道的限制,一次能投入的军舰的数量有非常有限,恐怕即使付出很大的代价,也不一定能压制住牛庄堡垒的火力。而如果不能压制住牛庄的火炮,登陆的陆战队也需要更长的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才可能攻克牛庄。再考虑到,一旦牛庄一直到锦州,都有烽火台。一旦牛庄遭到攻击,这些地方的清军很快就能赶来救援。所以北方舰队一直都没有找到对付牛庄要塞的什么好办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