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贞观帝师_石肆【完结】(1187)

  李世民思索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郑重的对夏鸿升说道:“好,贤婿所言,朕知晓了。朕会好生思量此事。”

  夏鸿升也知道,李世民估计不会立刻就答应插手波斯的事情。盖因所距太远,难以插足。就算是谋取,亦难以往后把控。所以原本的历史上,波斯向大唐求助了两次,都大唐的帝王拒绝了其借兵的请求,只是将其王子好生安置,又设立波斯都护府续其名嗣。

  其实,李世民的担心也不无道理。按说以大唐如今的武器技术和实力,若真是想要打一个国家,那必然是不在话下的。只是,打胜几场战争容易,可战争之前的准备,战争之后的治理,却都是很大的问题。尤其是战争之后的治理。这时代信息闭塞,路远难抵,疆域过大,就无法有效的进行实质上的把控和治理。后世里蒙古的骑兵打下那么广博的疆域,却没法将朝政的手也伸出那么长去,维持所占据的地方。

  这是受制于时代和技术的问题,夏鸿升也没办法解决。除非,他能在这个时代里造出无线电,造出卫星,铺满铁轨做出火车飞机。可夏鸿升现在连一台最原始的蒸汽机都干不出来呢。

  但是,技术是会进步的,夏鸿升从后世而来,清楚的明白这一点。而大唐的技术,会进步的更快。

  从长远来看,占据,并将西亚这一区域实质性的纳入到大唐朝廷的有效管理之内,意义绝对重大。

  “陛下,诸位皇子及公主殿下到了。”外面传来了内侍的声音。

  李世民从沉思中惊醒过来,抬起了头,对夏鸿升说道:“此事,朕越想,越觉得重要。一定要好生思量一番!眼下,还是好生吃一顿回门宴罢。”

  说完,让通传的内侍开门,叫外面的众人进来。

  第884章 分专业的设想

  归宁之后,夏鸿升的婚事就算是全部礼毕了。

  日子重新步入正规,终于闲了下来。因为李世民要夏鸿升编纂商法和税法的初本,所以其他的事情一概不须夏鸿升去负责了。只要隔三差五的去军校及军机坊转一圈看看,也就是了。

  鬼千秋得皇帝暗授金鱼袋,然后佩戴着金鱼袋去见了鬼朝宗,二人抱头痛哭,当即便要回琼州去认祖归宗,重返家门。

  在鬼千秋的劝说之下,鬼朝宗亦在泾阳书院留居多日,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答应了率领家门重新出世之事,然后留下了鬼厚诚,自己带着鬼千秋回琼州去了。

  鬼厚诚同计润泽留了下来,尚在泾阳书院之中。

  夏鸿升暂时也并未给他们安排甚子课程,只因还有一件事情,该是做的时候了。

  分科。

  泾阳书院到如今已经四年,这四年时间里,课程许多,排得也很满,盖因这些没有基础的学子,须在四年时间里面,完成相当于后世从初等教育到初步的高等教育的学习过程,即在现下的泾阳书院进学四年之后,出来的人略高于后世里的高中毕业阶段,却又不足于专、本科阶段。

  而到如今,四年已满,第一批进入泾阳书院的学子,该到了他们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了。

  分科的打算,在当初建立泾阳书院的时候就有。确切来说,是分专业。更深层的含义,是社会分工。

  一个社会的进步,需要更行各业各个方面的人才共同的努力。而如今大唐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却极度单一。人人都想做“士”,地位极高,占据了极大部分的社会资源。而其他的行业则被看低,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甚至于无人问津。然而须知,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所以,分专业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结果。

  终有一日,随着普及教育的推开,泾阳书院中的一大部分本属于初等教育阶段的知识,会下放到普及教育的阶段中进行学习,而使得泾阳书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机构,即后世里面的大学,从而实现在进入泾阳书院的时候,及可以直接划分专业。

  可眼下,也就只能将其混入其中了。

  “山长划分专业之举,老夫自然赞成。外面墙上那篇山长所作《师说》之中,有言道:术业有专攻。划分专业,可使学子专心于一道,方能得以精研。”颜相时对夏鸿升说道:“不过,照山上所划分之专业,恐怕会出现有些专业人满为患,而有些专业却无人问津之局面,山长可曾有过考量?”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自然。书院会出台一些举措,来鼓励和吸引学子投身那些遇冷之专业。比方说这医学,可给报名该专业之学子进行钱财上的补助,免去一切费用,同时承诺学子卒业之后,可由书院推荐其进入军校进行军训,然后进入大唐军伍之中,成为医兵。亦或推荐进入太医院……诸如此类。当然,也须我去同陛下协商,使朝廷对于这些遇冷之专业所出之学子提供便利。”

  众人思索了一会儿,盖文达点点头道:“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引导学子的法子。只是,书院,乃至于朝廷,该如何给出优厚之条件,吸引这些学子,却是值得考究的地方。另外,如何劝动陛下给予这些遇冷之专业学子有所便利,只怕也不会太容易。”

  “另外,山长所列之专业,老夫觉得还有待商榷。”于志宁也说道:“比方说这农、矿、医等等,老夫倒不是看不起这些学问,毕竟,山长常言‘世事洞明皆学问’,老夫在泾阳书院做教席四年,已然不会只以为儒学为先。只是,不拘是老夫,还是诸位夫子,可曾有谁能教得下来这些学问?山长若是在书院之中开设此科,从何处找来精通这些学识之人为教席,却又是个问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