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贞观帝师_石肆【完结】(1254)

  “不错!不错!”夏鸿升亲自往刘仁轨面前的杯中添满了茶水,又问道:“还有么?”

  “多谢侯爷!”刘仁轨道了声谢,然后又说道:“这第三该留意的,下官以为,若真的要征伐高句丽,陛下及朝廷事前必然深思熟虑,且以炀帝为前车之鉴,行事就更为的小心谨慎。下官担心,朝臣过于看重炀帝之前车之鉴,过于要避免炀帝曾经所犯之错,未免就会有些矫枉过正。高句丽锐不如大唐,可也算是大唐东边的头号强国,实力自然强劲,若是太过谨慎小心,只怕反而自束手脚,被高句丽占了便宜。另外,百济!百济其国,是最不能不留意的了。”

  夏鸿升心中一凛,终于说道百济了。当下却面不改色,问道:“百济?这与百济又有何干系?”

  “百济其国,表面上对大唐毕恭毕敬,看似顺从于大唐,其实不然。百济暗藏鬼胎,从它隔三差五的就与新罗起来纷争便能看得出来。百济并不是个老实的属国,其与高句丽关系甚密,若是不留心百济,很有可能在大唐征伐高句丽的时候,百济冷不丁的给大唐来一刀子。”刘仁轨沉声说道。

  “为何?”夏鸿升问道。

  “百济同大唐之间,有高句丽相隔。高句丽便相当于百济对大唐之屏障。百济有倾吞新罗之心,若是前面有高句丽替他挡着大唐,替他吸引大唐的视线,百济做起事情来就要方便许多。而若是高句丽一旦被灭,那么百济变成直接同大唐相接,但凡大唐有何动作,百济都将首当其冲。这绝不利于百济的目的。唇亡则齿寒,百济不会任由高句丽被大唐荡灭,必定会明里暗里的帮助高句丽对抗大唐。”刘仁轨解释道。

  夏鸿升抬眼看着刘仁轨,笑了一笑,又问道:“听刘县丞说了这么多,本侯深有所感。那若以刘县丞去征伐高句丽,该当如何做?”

  “下官?”刘仁轨一愣,看着夏鸿升。

  “只是假设,假设而已嘛。你我闲谈,当不得真,只是听听。”夏鸿升摆了摆手,说道。

  刘仁轨也笑了起来:“侯爷倒是吓了下官一跳。呵呵,若是下官去征伐高句丽,那必先打百济。百济势弱,比高句丽不知容易打了多少。且百济一灭,大唐可由水路自由过往,不拘是运兵还是运粮,都比陆路要便捷的多。而且,没有了百济,高句丽孤立无援,独木难支。被大唐两面夹击,灭掉高句丽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好家伙,不愧是出将入相的人物,果然是有真本事,真谋略的。

  夏鸿升心中感叹了一声。

  这些都是那晚的众臣和众将商议出来的东西,而刘仁轨却只是一个人,又没有辽东详细的情报,所想便跟众臣所商议的就已经没有什么大差别了。

  原本的历史上面,大唐也是吃了不小的亏,被百济坑害了一把,之后才想到先从百济入手的。

  可能,真的有些人到这个世上来,注定就要是做成什么事情的。

  即便是提前了十年,刘仁轨似乎仍旧还是要灭掉百济的。

  “今日能同刘县丞结识,更听得刘县丞此番精彩之谋略,实乃本侯之幸。”夏鸿升笑着对刘仁轨说道:“刘县丞如此大略之人,区区县丞之位,只怕是埋没人才了啊!”

  “县丞位阶虽低,也仍照拂一方百姓。百姓之事,又岂有高低之分?”刘仁轨笑道:“下官愚钝,实当不得侯爷谬赞。区区县丞,就已经使下官费劲心力了!”

  “哈哈哈哈……刘县丞所言极是,百姓无小事,脚踏实地为百姓做事之人,亦无高低之分,皆是为百姓故。”夏鸿升笑道:“本侯与刘县丞虽为初识,却深觉刘县丞是个值得以友相交之人。日后有暇,刘县丞还请多往泾阳走动才是。”

  第943章 收棉花

  刚准备打高句丽,在原本的历史上面征伐高句丽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刘仁轨就自己跑了出来,跑到了夏鸿升的眼前。

  这不禁让夏鸿升觉得,此乃天助大唐。

  既然遇到了这等人才,哪里还有放过的道理。

  所以夏鸿升入宫了。

  “贤婿来找朕何事?”李世民正在花园里面散步,得知夏鸿升求见,于是就让内侍将夏鸿升带了过来,待夏鸿升行礼拜见之后,笑问道。

  夏鸿升看看李世民的神情,知道他此刻心情正好,于是心道自己来的正是时候。

  “岳父大人,小婿是来向岳父大人举荐一个人才的。”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

  “举荐人才?”李世民笑道:“这倒是令朕好奇。贤婿看人的眼光,比朕也不差。所举荐过的人虽然不多,但却都是非同寻常之辈。这一回,却不知贤婿又给朕带来的一匹如何的千里马?”

  “回禀岳父大人,小婿今日要举荐的人,名叫刘仁轨,字正则,乃汴州尉氏人也。其人出自平民之家,虽生于隋末动荡,却仍不忘恭谨好学,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此人对辽东之势很有见解,小婿不如他。此人大才,同马周一样,也是个出将入相的人物。”

  “刘仁轨?出将入相?!”李世民有些意外的看看夏鸿升,说道:“朕对这个刘仁轨有印象,此人当真如此得贤婿看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