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炉子趁着天冷才能卖出去,夏鸿升想到了一个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推广开煤炉子的办法来。
两辆板车一前一后,前面那辆拉着那个大号煤炉子和几个普通的煤炉子。后面那辆拉着几百块蜂窝煤来,后面还有一辆夏鸿升的马车,一行三辆离开了泾阳,往长安方向行进了过去。
用了整整一天的功夫。才从泾阳回到长安。东西放到屈突通送的宅子里面,夏鸿升早早就睡下了――第二天要上朝,三更天就得起床了!
第二天天还黑漆漆的一片的时候,夏鸿升就已经走在去往皇城的路上了,朱雀门外,赶着上朝的文武百官一个两个呲呲哈哈的又是搓手又是跺脚,终于等到点卯完毕,随着宫中禁卫在前。一同走到了太极宫中,然后进入太极殿内。站立两侧。
天实在是冷,夏鸿升连靠着柱子打盹儿的意思都没有了,冻的手脚发疼,不停的搓着手,却又不敢动作太大,难受的不行。
“夏大人?”站在夏鸿升右侧的那个官员看见了夏鸿升的样子来,笑着问道:“夏大人没有准备汤婆子?”
夏鸿升一愣,却见那个官员手中一翻,从袖子里面拿出来一个东西来,也就比拳头大上那么一些,是一个扁扁的圆壶,外面还包着一个布袋。
“下官的手早已经捂热了,便给夏大人暖暖手吧。”那个官员用很低的声音悄声说道,然后偷偷的在底下将那个扁扁的圆壶递给了夏鸿升。
“多谢大人!”夏鸿升脸上一喜,赶紧接了过来,顿时就感到一股暖意顺着手掌传递了开来。轻轻的晃了一晃,里面似乎是水,于是心下了然,原来这汤婆子就是古代的暖水袋啊!
不过,做成金属壶也是醉了,就不能弄个牛皮袋子么?方便携带拿着也舒服啊!
好不容易,总算是挨到了退朝,众人都匆匆的往殿外走的时候,夏鸿升就赶紧朝前追了几步,追上了王德来,说道:“王内侍请留步!还请王内侍通报一声,就说夏鸿升有东西献于陛下!”
“大人稍等,咱家这就去禀报大家。”王德向夏鸿升施了一礼,夏鸿升也回了一礼,然后就站在殿外等待着了。
没有等多久,王德就喊了夏鸿升进去,夏鸿升随王德到了太极殿的后殿,李世民的御座旁边放着一个炭盆子,里面也是充斥着一股的炭酸气。
“微臣夏鸿升,拜见陛下!”夏鸿升躬身行礼。
李老二抬起了头来,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神情看着夏鸿升,问道:“怎么,又要拿什么东西来糊弄朕?”
“呃,微臣冤枉啊!”夏鸿升向李老二说道:“天气寒冷,微臣是心忧陛下,陛下的宫殿这么大,里面该多冷啊!炭盆子不暖和不说,味道还难闻,烧的时间长了还有中炭毒的危险。故而微臣绞尽脑汁,这段时间以来日夜思索,经过微臣的精细设计,多方试验……”
“再废话就给朕滚出去!”李老二一脸黑线的瞪着夏鸿升。
“哦,微臣给陛下做了几个煤炉子,特意献于陛下,就在朱雀门外,还请陛下派禁卫给带进来,微臣给陛下安上!”夏鸿升赶紧收住了吹嘘的话头,老老实实的说道。
李老二一听:“煤炉子?”
略微想了下,李老二转头对王德说道:“王德,去叫上几个禁卫,把东西带进来。”
“大家,这……”王德迟疑了一下。
“无妨,去吧。”李老二摆了摆手:“朕倒是好奇的紧呐。”
小样儿,还担心哥往宫里送什么不好的东西么?果然是老阉人,就是心眼儿多!
夏鸿升一边腹诽着,一边给李老二大致的讲解了一下煤炉子,没等多久,就见一群禁卫抬着那几个煤炉子,到了门外通报,李老二让他们进来,看到那些东西,不由的愣了一愣。
夏鸿升开始组装起煤炉子来,李老二让那几个禁卫帮忙,左右找找,总算是找到了一处合适的位置,这边安装着铁皮管,那边夏鸿升用钳子夹了蜂窝煤来放到了炭盆子里面引燃起来。
花费了半晌,总算是将煤炉子都给安装好了,蜂窝煤也都引燃了起来,放入了煤炉子当中。
夏鸿升一边操作着,一边给王德讲解煤炉子的用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交代的清清楚楚十分细致,甚至还写在了纸上面交给了王德。毕竟是给皇帝用的东西,可是容不得半点儿差池的。
“上面就这么空着也不好,可以用水壶放在上面,就能一直有热水用,也不用再临时烧水等待了。”夏鸿升对王德说道:“还有,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虽说这东西的气味比木炭少了许多,但若是被人吸入多了,还是会中炭毒的,所以一定要注意通风,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绝不能门窗全都紧闭!”
“多谢夏大人,老奴都记住了。”王德向夏鸿升施了一礼,夏鸿升也回礼连称不敢。
几个煤炉子一架起来,屋子里面的温度立刻升高了,李世民惊讶的绕着煤炉子转转看看,却听夏鸿升又说道:“陛下,您可以让人在台面上周围铺一圈厚布,然后坐在旁边,把这个当作案几,批阅奏疏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冷了。”
李世民伸手摸摸台面上面的温度,绕着转了几圈,很是满意的笑着点了点头:“不错,不错。朕现下只是站在这煤炉子旁边了一会儿,身体就已然温起来了,比那炭盆子好得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