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副农家乐的构图,一个老农正在家宅不远处的水塘旁边的柳树下摇着芭蕉扇坐在藤椅上乘凉,旁边是一穿着肚兜的小娃在地上玩着石子。老农仰天而握,其乐无穷,小娃俯身抓子,妙趣横生。天上云彩朵朵,水塘里面清澈见底,几条小青鱼正在欢快的游着。
如此生动的一副画,顿时让武植灵光乍现,当然,武植这种水平,就算脑袋再闪灵光,也只是想到别人的名句而已。
武植想到了后世学过的一首诗!
“那些陈旧之词实在太过无病"shen yin"了,今日与周先生会面对武某来说意义非凡,不如我现作一首诗,如何?”武植有些傲然道。
“哦?”周寿心中一惊,“武大官人要现作一首诗来?”
诗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作出来的,其中格律要求很严格,就算唐朝那些大诗人成诗后,也是反复修改才得意流芳百世。不然,三国时期曹植七步成诗就不会被人那样称颂了。
“武大官人,如果没什么佳句就不用作诗了,写写之前的名词就好……”
作诗说难也简单,不求惊‘艳’的话,任何一个读书人都能作出诗来,周寿估‘摸’着武植之前只是词写的好,没有什么名诗流传,现作作诗,也最多是一般水平,得一废新诗,自然没有得旧名词的真迹有价值,所以他才委婉的劝武植。
“你且看好了!”
武植大手一摆,大步跨向了书桌。
一步、两步、三步!
走到书桌前,武植一手扶袖,一手执笔蘸墨,在白纸上肆意挥毫了起来。
那边周寿再也不淡定,连忙凑近武植,伸长了脖子将武植写在纸上的字一个个的念了出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画有感》武植题作!”武植写下最后这几个字才放下笔,站直了腰,满意的观摩了一番这借来的小诗。
“周先生,我这小诗如何?”
再一转头看周寿,武植不禁吓了一跳,只见周寿瞪大了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那诗,脸上涨的通红,似乎受了多大刺‘激’一样。 79!--84318+dd856+23116025
------------
第380章 说服周寿
“周先生,你怎么了?”
见周寿一脸震惊,武植收敛得意,很自然的问道。。 。
“《观画有感》……好诗好诗!”
周寿这才缓过神来,只见他一边拍手叫好,一边时而望着桌面上的诗,时而抬头看看墙壁上的画,嘴里还不停的唏嘘着。
“好一个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这副吴道子的画,自我父亲传下来,已经在我身边十几年了,今天遇到武大官人你,才算是不辱此画啊!古有曹植七步成诗,今有武大官人你三步挥毫,同样都是以‘植’为名,武大官人你文采更胜一筹啊!”
“哪里哪里,周先生谬赞了,我这也是即兴而为罢了……”武植厚着脸皮谦虚道。
确实,即便是武植谦虚,也算很不要脸了…这首诗,乃是南宋理学名家朱熹所原创,名为《观书有感》,后世中学课本里面就有,而朱熹乃是周寿父亲周敦颐的徒子徒孙,武植拿人家徒孙的大作来这里唬人家,脸皮确实忒厚了些。
“大官人不必谦虚,正是因为即兴,所以才显得大官人才学无双!”周寿说着走到那画面前,继续对武植道:“这画在我身边乃是‘蒙’尘,是时候易主了!还请大官人不要推辞!”
说着,周寿居然踮着个脚,去摘那画了。
武植眉‘毛’一挑,没想到周寿如此有名士风骨,这可是画圣吴道子的真迹啊!居然说送人就送人……
“周先生万万不可!”武植连忙上去制止周寿,“这画既然是令尊周圣人留与你的遗物,说什么也不能轻易送人的,在下也不会要!”
武植说的斩钉截铁,他肚子里面没啥高雅的艺术修养,又不缺钱,这字画对他来说还不如‘春’宫图更吸引人……
“这……”
一番推脱客气后,周寿才听从了武植,不过他是不敢再在武植面前以先生自居了,在他的要求下,武植称他为周兄,而他也直接叫武植的名字,去掉敬称,两人关系又拉近了不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待周寿郑重的将武植的题诗暂时放在了那幅画面前,武植又有些回味的念了一遍“自己作”的诗,“周兄啊,这次我来,就是给你带来了一渠活水啊!”
见武植即将说正事,周寿也含蓄一笑,先行与武植坐定了下来。
“短短四行小诗,却蕴含着天地哲理,正所谓死水一谭,必生邪祟。活水长清,才显灵物!这学问也是一样,只有源源不断的吸收各家所长,才能源远流长!”坐下后,周寿像老学究那样满足的点着头,“武植你可是要说百家复兴?”周寿问道。
“不错,我正是要与周兄详细介绍一番这般。”武植道。
“如今儒家兴盛,其余百家既已没落,乃是天道‘潮’流所致,前朝历代都未尝复兴,为何武植你今日却提出要复兴百家?”周寿问道,对于新学说新思想首先就要从质疑开始,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