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可望在用刑时十分残忍,充分表现了他作为流寇的本性。十八先生墓区里有
“忠泉”一方。据传,当时天色突变,风雨交作,天榜山麓忽有泉水涌出,百姓说是天公流泪,因此,将此泉名为
“忠泉”。在学者们看来,历史是公平的。把持南明政权的大军阀孙可望最终还是投降了满清,而十八先生最终千古流芳,为人们所铭记。
十八先生之狱是南明桂王政府内部激烈的秦晋党争白热化的结果,究其根本是明朝腐败官僚体制的产物。
南明沿袭了北京朝廷的腐朽气息和文官集团无休无止的党争,加速了风雨飘摇的永历朝廷的覆灭。
兴朝通宝
“兴朝通宝”是孙可望入滇以后,于公元1649年(永历三年、顺治六年)称东平王时的铸币。
“兴朝通宝”是农民起义军的铸币。铸行量大,铸行时间长,开创了一派自己的风格——
“滇派”,其影响十分深远。
“滇派”钱币与众不同,钱文多出自匠人之手,因此字体古拙朴素;内郭、外郭都较其他钱币为宽,钱好打磨不甚精整;用材单一,多为铜币;铸工较粗糙,但钱体分量十足。
这种风格对后世吴三桂的
“利用”、
“昭武”及其孙吴世璠的
“洪化”诸钱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直到清朝咸丰、同治朝,滇贵两省所铸大钱亦隐约可见其踪影。
死因争议公元1660年(永历十四年、顺治十七年)十一月孙可望突然死去。
对于死因,清朝官修史书《清史列传》及徐鼒《小腆纪年附考》说他是病死。
但自清初以来有些野史就对此表示了怀疑,如戴笠的《行在阳秋》和吴伟业的《鹿樵纪闻》说他随从出猎时,被人用箭射死。
林时对《荷牐丛谈》更是说孙可望被赐毒酒而死的。孙可望究竟是怎样死的,已难以确定,但孙可望非正常死亡的消息在当时流传很广。
公元1669年(康熙八年),清廷派人招抚台湾的郑经,郑经还以孙可望的结局为例来驳斥清政府的种种许诺。
郑经在回信中不无讽刺地说:“贵朝宽仁无比,远的不说,拿我见到的来说,像方国安、孙可望等人,哪一个不是竭诚降顺贵朝,现在都怎样了?往事可鉴,足以令人寒心。”无论孙可望死于自己的郁积,还是死于别人的妒害,或清廷的有意安排,都逃脱不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可怜下场。
孙可望死后,清廷赐谥恪顺,由其子孙征淇袭封义王。几个月后孙征淇病死,弟征淳承袭。
公元1661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吴三桂在昆明缢杀永历。
公元1662年(永历十六年、顺治十九年)李定国病故,孙可望家族已经没有多少利用价值了,清廷的
“恩典”也就逐步降格,先后降封为义公、一等轻车都尉。公元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规定停止承袭,从此,孙可望家族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史书记载《南明史·第二十七章 ·第五节》顾诚著《粤滇纪略》卷二《孙可望陷重庆》九峰居士编辑《钦定国史贰臣表传·贰臣传乙,卷七十九》影视形象2005年《长河东流》卢勇饰孙敏宗(孙可望)1984年电影《双雄会》马树超饰张可旺(孙可望)
第220章
刘泽清,曹县人。
起初因为他是一个将才,朝廷任用他为辽东的宁远、前卫防备,又升为山东都司佥书,然后加官为参将。
崇祯三年(1630),大清部队攻打铁厂,想占据这里来切断丰润城的粮道。
援守三屯的总兵杨肇基派泽清前来援助,在离铁厂还有十五里的地方遇上大清部队,展开一场激战,从清早打到中午,不分胜负。
后来得到增援,一起转战到遵化,然后夹击大清部队,就进入了城中。
后来评定战功,被提升两级当了副总兵。
五年,因为克扣军粮被人弹劾,朝廷诏令他到战略要地上立功补过。
六年,升为总兵。
这年冬天试任左都督,在恢复登州的战役中他立了战功。
八年,朝廷命令他统率山东的部队保护漕运。
九年,京师戒严,他统兵前往保卫京师,庄烈帝让他驻兵新城作为南北的交通枢纽,后来又命令他留守通州,加封他为左都督、太子太师。
十三年(1640年)五月,山东发生严重的饥荒,各地灾民相聚为盗,曹州、濮州尤其如此。
庄烈帝命令泽清联合总兵杨御藩的部队前往剿捕他们。
八月,泽清被降职为右都督,镇守山东的海防。
他用自己在山东长大,长久在这里镇守不合适为理由,请求辞退这个任命。
庄烈帝命令他立即整顿兵力渡过黄河,联合各路军队星夜奔赴山东援剿。
十六年(1643)二月,贼寇把开封围困很久了,泽清奉命赴援。
因为朱家寨离开封城只有八里,他便领兵五千渡过黄河,沿河边在那里扎下营寨,又开挖沟渠引黄河水环绕在军营四周,想依次扎下八个兵营直抵大堤,然后修建一条两侧垒砌墙壁的通道,向城里运送粮食。
墙壁尚未砌好,贼寇过来争夺,双方相持了三天,各有伤亡。
泽清就命令自己的队伍拔营离开,一时间官军仓皇奔逃,士兵们为了争船,很多人掉在水里淹死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