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药师任职同知燕山府期间,自恃徽宗恩宠有加,为所欲为,飞扬跋扈。
而知府王安中
“不能制,第曲意奉之”。[12]凡是郭药师所要的兵械甲杖马匹,朝廷都尽量供给。
他派部下到宋境内的各州做生意,赚取钱财。又召集天祚帝的工匠制造各种珍奇之物结交权贵。
这时常胜军已有5万之众,而乡兵号称30万。但郭药师及其部下都不改
“左衽”,即仍穿辽服,而不着宋装。当时人将其与安禄山相比。郭药师虽然难以羁致,但也为宋立下了一些战功。
燕京被金兵攻破后,萧干自号大奚国神圣皇帝,改元天阜。宋宣和五年(1123)六月,萧干因缺粮率兵出卢龙岭,攻破景州。
又败常胜军张令徽、刘舜仁部于石门镇,攻陷蓟州。当时形势十分危急,童贯从京师移文严厉斥责王安中和郭药师。
七月,郭药师与萧干战于腰铺,大败萧干,乘胜追击过卢龙岭,杀伤过半。
萧干为其部下白得歌所杀,首级被献于宋。八月,郭药师又败萧干部下夔离不于峰山,生擒阿鲁太师,得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尊号宝检及涂金印,解除了辽残余势力对宋的威胁。
宋金的
“海上之盟”只是基于夹攻辽的短暂同盟,一旦辽亡,宋金直接交界,战争也就不可避免。
金天会三年(1125,宋宣和七年)十一月,金兵分东西两路攻宋,东路军以宗望(斡离不)为南京路都统,自南京入燕山,连陷檀、蓟州。
郭药师率常胜军在白河与金军相遇。
“药师之兵戈甲鲜明,步伍整肃,金人初见亦惧。斡离不乃东向望日而拜,号令诸部而进。药师鏖战三十余里,金人已北,张令徽等先自遁,金人力追之”。
[13]张令徽等的逃跑,导致常胜军的全面溃败,而燕京也就守不住了。
郭药师与宋知燕山府蔡靖商议投降,蔡靖不愿,于是郭药师扣押了蔡靖及转运使吕颐浩等,向宗望投降。
金兵入燕京。消息传到宋廷之后,
“帝犹密其事,议封为燕王割地与之,使世守,而已无及”。[14]在当时纷乱的局势中,郭药师不顾宋对他的浩荡之恩,而又一次选择了变,由宋之
“厉阶”而成为金之
“功臣”。金之功臣郭药师降金后,
“太宗以药师为燕京留守,给以金牌,赐姓完颜氏。从宗望伐宋,凡宋事虚实,药师尽知之”。
[14]由于郭药师对宋情况的了解,因此宗望由燕京南下攻宋,令郭药师率1000骑兵为先锋。
药师辞以兵少,金人又给其1000骑兵,并且命令他所过州县不得擅自诛杀。
后徽宗禅位于钦宗的消息传到了宗望营中,宗望惟恐宋朝有所准备而想退师。
“郭药师曰南朝未必有备,言汴京富庶及宫禁中事非燕山之比,令太子郎君兵行神速,可乘此破竹之势,急趋大河,将士必破胜,可不战而还。苟闻有备,耀兵河北,虎视南朝,以示国威,归之未晚”。
[15]这样,宗望听从了他的建议,而长驱直下。金天会四年正月七日,宗望所部到达汴京,由郭药师引导,驻于城西北的牟驼岗。
此前,郭药师曾在牟驼岗打过球,知道宋的天驷监在此有马二万匹,饲料山积,于是引导宗望尽取之。
金兵攻汴京不能下,与宋议和,金
“诘索宫省与邀取宝器服玩,皆药师导之也”。[16]这样,郭药师为金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金退兵后,宗望却找借口夺取了郭药师的常胜军。其后郭药师的经历,《宋史》、《金史》本传都未记载,在《大金国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中可找到蛛丝马迹。
金天会十年(1132)秋,时为平州守的郭药师不知因何原因下元帅府狱,不久获释,但其家产尽为左副元帅完颜宗翰所得。
对此,《大金国志》作者有一段评论十分恰当:“大金虽以权宜用之,其心岂不疑之哉?始夺其常胜军并器甲鞍马散之,继夺其家财没入之,药师得不死幸矣。”[17]从此,郭药师就不见载于史籍了。
《金史》称:郭药师,渤海铁州人也。辽国募辽东人为兵,使报怨于女直,号曰
“怨军”,药师为其渠帅。斡鲁古攻显州,败药师于城下。辽帝亡保天德,耶律捏里自立,改
“怨军”为
“常胜军”,擢药师诸卫上将军。捏里死,其妻萧妃称制,药师以涿、易二州归于宋。
药师以宋兵六千人奄至燕京,甄五臣以五千人夺迎春门,皆入城。萧妃令闭城门与宋兵巷战。
药师大败,失马步走,逾城以免。宋人犹厚赏之。金史太祖割燕山六州与宋人,宋使药师副王安中守燕山。
及安中不能庇张觉而杀之,函其首以与宗望,药师深尤宋人,而无自固之志矣。
宗望军至三河,药师等拒战于白河。兵败,药师乃降。宗望遂取燕山。
太宗以药师为燕京留守,给以金牌,赐姓完颜氏。从宗望伐宋,凡宋事虚实,药师尽知之。
宗望能以悬军深入,驻兵汴城下,约质纳币,割地全胜以归者,药师能测宋人之情,中其肯綮故也。
及两镇不受约束,命诸将讨之,药师破顺安军营,杀三千余人。海陵即位,诏赐诸姓者皆复本姓,故药师子安国仍姓郭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