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匈奴皇帝_芈黍离【完结】(385)

  刘渊亲至,又掀起了一阵波澜,皇甫嵩对刘渊的态度,长安人尽知。这夏王不念旧恶,前来凭吊,让不少人赞扬夏王之“仁厚”。一路入内,耳朵稍动,能听到窸窸窣窣对自己的“夸奖”,刘渊清楚,这是那些人故意说给自己听的。

  在皇甫兄弟的迎接下,入得灵堂,刘渊极其庄重对皇甫嵩灵位一拜。心中默念:“汝死得恰到好处,再过一段时间,孤只怕再难忍你之不臣!”

  ------------

  第303章 世家渐臣服

  “义真公之亡,实在令人叹惋,惜哉!”刘渊转头看向皇甫兄弟,和声道。

  两兄弟对视一眼,由皇甫郴出列对刘渊行礼道:“有夏王履足至此吊唁,阿翁九泉之下当无憾。”

  闻其言,若不是这样肃穆的场景,刘渊只怕要笑出来。皇甫嵩,只怕就是怀着满腔的恨意与遗憾而亡的。不过观皇甫郴的反应,看得出来,此人比起乃父,没那么顽固。

  “足下是皇甫郦?”刘渊问站在皇甫郴身旁的皇甫郦。

  三十岁左右的样子,看起来是个沉稳之人,不敢怠慢,拱手应道:“小人正是。”

  “皇甫氏果然出人才!”刘渊目光炯炯而视皇甫郦,道:“孤尝闻,当年你有建议义真公早谋董卓,惜皇甫将军不听,否则大汉不致于到如今的地步。将军,见识不凡啊!”

  “当年激切出言,夏王见笑了。”皇甫郦显得很谦虚。

  “孤急需阁下这般文武双全的良才,不知将军,可愿出仕于夏?”刘渊随口问一句。

  皇甫郦欲出声说些什么,但刘渊已然出灵堂而去。临了淡淡道:“就不多言了,以免惊扰已故之人。”

  “郦兄!”皇甫郴靠近皇甫郦唤一声。

  “如今是我们想要投效之,而不受人家不那么重视了!”皇甫郦喃喃道。

  除非举家徙往关东,否则在胡夏势力笼罩范围之内,想要安生,必须得忍着,适应之。且如今皇甫家在夏国可没有爵位与官职,属于他们的土地亦因战乱不在掌握。

  生存于雍凉的皇甫氏族人,多有来书求助者。可惜长安的皇甫氏人尚且不能自给,这段日子过得颇为艰难,刘渊不养闲人。想要在长安立足,可没有那么简单。

  皇甫嵩的丧葬之事,也几乎要耗尽府中资财了。未来的日子,皇甫兄弟,只怕也需要为生存而想法了。

  “哎!”皇甫郴也叹了口气:“阿翁至死犹深怨胡夏,可我皇甫氏,想要延续下去,少不得纳诚夏王啊!”

  肆无忌惮地在皇甫府中闲逛几圈,旁人根本管不了,至偏厅,不少客人正于其上,低声交谈,感怀逝者。

  “诸公俱在啊!”刘渊入上座,瞄了一圈。

  “见过大王!”一众人行礼。

  留下来的,大都是汉臣,如今空挂夏职,而无实权。论职权,哪怕如杨彪这位居三公者,而权威还不如刘渊任命的长安令郗虑。

  在杨彪、伏完、淳于嘉、钟繇等人身上转一圈,望向伏完:“伏大人,如今你我也算是亲家了。这么长时间以来,不曾见汝,主动入宫拜访拜访孤啊?”

  被刘渊头先点名,伏完身形一个动摇,又想到跟着刘珝去郿县的伏寿,心中各种感慨。努力使语气平稳,答刘渊道:“夏王国事繁忙,在下不敢冒然叨扰。”

  “说这话,大人可就见外了!”刘渊想要表现地慈眉善目的,可惜做不到。

  “后边可是大人公子?”

  伏完身后的伏德见状从其后步至堂中,低头惴惴道:“小人伏德,见过大王。”他可没有其父的城府与胆气,面对刘渊,头埋得很低。

  倒是一表人才,有出身豪门的贵气,表现也还中规中矩。刘渊盯了他许久,转头看向伏完:“孤身边缺少可用之人,孤观伏德有公之风范,欲召之为尚书郎,伴驾听命,望公同意。”

  刘渊一副商量的模样,但伴着不容置疑的语气,伏完见此,还能说什么,无奈答道:“大王能看上小儿,是他的福气。”

  “小臣谢大王!”伏德则毕恭毕敬地对刘渊行大礼。

  刘渊点了点头,如今的他,到哪里都有冷场效果。此时也一样,所有人都默默坐在那儿,听、闻刘渊发言。

  这样的场景,刘渊也经历过不止一次了,早习惯了。目光转向杨彪身后一人,从进入此间开始,刘渊便注意到了,此人若有若无地,一直往自己身上瞄。

  这种好奇而大胆的目光,刘渊是好久未有感受过了。刘渊细看其几眼,年纪轻轻,眉清目秀。坐在杨彪身后,心中有计较,问道:“这便是杨公公子吧!”

  “正是小儿杨修!”杨彪见杨修还瞅着刘渊看,朝后轻触了一下他,令其下意识地收回目光。

  “一并仕为尚书郎,随驾听用!”刘渊也不多问了,根本不容反对,直接决定了。杨修,不知在自己手下,未来是否还会有一个“杨修之死”的典故。

  ……

  “入得仕途,尤其在胡王身边做事,当谨言慎行,听命即可。这胡王,可不好伺候,一个不小心,惹其恼火,为父也救不了你!”出得皇甫府,上车驾,伏完悄声对伏德叮嘱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