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殿中,也有袁术一席之地,不过略显格格不入,对于这个有“前科”的袁氏嫡子,旁人并不敢太过亲近。
“皇叔!”袁尚风度翩翩地靠近,对袁术一礼:“尚,敬皇叔一杯!”
袁绍称帝建国,袁术臣服于其脚下,对这个与自己争袁氏主导权,争了几十年的兄弟,袁绍表现出了自己的“大度”。封爵汝南王,甚至有意委任其为宗正,连有人那袁术之前的“逆举”说事,也不顾忌。
袁术看了袁尚一眼,看他满脸的亲切之意,淡淡一笑:“显甫,请!”
袁术自然明白袁尚的心思,他袁术再落魄,在袁氏宗族中依旧有着影响力,袁尚这是来拉拢自己了。悄悄地望着一眼高高在上,兴致盎然的袁绍,又见其三子,有种看戏的心态。
......
袁绍终于踏出篡汉的最后一步,再次于天下掀起一阵波澜。不过这么些年下来,称帝、称王者接连不断,此次的反应倒不剧烈。袁绍的河北境内,稍有不稳,不过都是少数心念汉室之辈,小股的动乱,被袁赵反手可灭。帝国初立,地方上的官吏可期待着以此建功以讨好大赵天子。
能关注这些的,也只有肉食者们,普通的百姓,都还在重建家园,准备春耕中。去岁大战带来的创伤太重了,也就官府派人宣示才知,帝国换了,天子换了。不过,与他们何干,继续缴赋税,服徭役,如是罢了。
乌桓、高句丽加上辽东的公孙度都遣使祝贺,免不了的,就是曹操与刘表“激烈”的反应,不过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声讨。
比较有趣的是,袁绍代汉,益州的刘范、荆湘的刘表,都自承为大汉正统,为此还隔空喊话互怼了许久。不过蜀汉、与楚汉,也确实是华夏唯二的刘姓血脉势力。
睢阳城外,曹操设坛,率魏国文武,拜汉。曹操的情绪看起来很低落,转眼之间,“大汉”就没了,虽然早有预料,但对曹操来说,心里受到的冲击仍旧不小。
跪地北拜,曹操如丧考妣,泫然泪下。
“世子,主公这样容易伤了身体,请劝一劝!”诸臣苦劝而不得,许褚看向跪在旁边的曹昂,低声道。
典韦面目冷硬似铁,杵在那儿,只要不危及曹操安全,他是不会乱动的。
曹操回都后,便以曹昂剿刘珩之功,立其为世子。这几乎就没有人反对,从任何方面来讲,他都是如今魏国不二的继承人选。
“父亲,事已至此,还请节哀,当保重身体啊!江山还需您去匡扶,天下还需您去拯救!”曹昂膝步到曹操,几番张口,也只说出这么一句。
差不多的劝慰之语,由曹昂讲出来,曹操就有反应。
重重地叹了口气:“四百年大汉江山,就这么完了,臣等无能啊!”
“君上!”这个时候,中军大将夏侯惇靠近曹操沉声道:“如今刘渊、袁绍、刘范彼辈都为帝,刘表为王,孙策为公。而君上仅为一侯,此名不符实。请君上登基称帝,以抗诸国!”
“闭嘴!”曹操当即恶狠狠地呵斥一声:“孤世代为汉忠良,岂能如袁绍那般行此违逆之事!”
在旁的其余魏臣,原本闻夏侯惇之语,都欲开口劝进的,但见曹操反应,都微愣。不过这,既有心,是挡不住诸人接连不断的劝进之言。
曹操拂袖而去。
望着曹操的背影,荀彧眼中闪过极为复杂的色彩,他是大汉忠良,这是毋庸置疑。但如今,君已亡,国已灭,接下他是汉臣?是魏臣?
“进位之事,势在必行?”程昱站到荀彧身边,低声问道:“文若,可知君上之意?”
“既知大势所趋,我等为人臣,又何必着急!”荀彧淡淡道。
没过多久,在睢阳,在众臣拥戴下,曹操称魏王,延用建宁年号。他终究没有跨出最后一步,称帝。
中原有魏王,扬州的孙策亦趁势进位吴王。
胡夏、袁赵、曹魏、蜀汉、楚汉、孙吴,并立华夏,属于诸国的时代,彻底宣告来临。
------------
第383章 陈王回来了
突破丹水楚军最后的封锁,刘珩带着仅存的三百余残骑,沿着丹水向西北,靠近武关。漫漫丹水道,路长且狭,不过对这数百夏军来说,已经看到了生的希望。
六千精骑东寇,到如今只剩下这数百人,马瘦人乏,还有不少人丢失了马匹,靠着双腿跟着撤军至此。
在荆州,是有一段好日子的,东袭西寇,楚国上下不能挡。其后西归,一时不察,三渡淯水,就在第三渡,被徐庶谋划,在新野被淹了一次,半渡而击。也就是水位不高,水流不急,否则刘珩也难幸免。
刘备心愿达成,真从刘珩手中缴获了数百匹战马,虽然看起来营养不良的,但养养,在荆楚,足以凭之打造一支铁骑。
事后刘珩回味,只觉自己干了蠢事,想太多,多此一举。直接渡河,没那么多事。从淯水西进,玩命突破刘备大军的围剿,在这天下复归宁静之时,方才摆脱。
“楚军,还跟着吗?”刘珩声音干涩,闻刘瑰道。
“回殿下,楚军已经跟不上了,刘备已经收兵了。还穷追不舍的,是张允那厮,估计是想捡便宜!”刘瑰不屑道,在荆襄待了这么久,对楚军将校也有所了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