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敬畏的,有崇拜的,有堪称狂热的,也有满是刻骨铭心的仇恨的,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林森对这些人的目光是不甚在意的,反正也没有敢暴起伤人的,真个有,林森也不介意当中表现下自己的高超身手,让大家都知道知道他这功劳可不是捡来的,而是自己实打实的杀出来的。
作为一个为大唐开疆拓土的将领,要是没点仇人,不能让一些人又恨又怕,都说明他这个猛将做的不成功啊。真个能有止小儿夜啼的效果,才算是不辜负了他的几番杀戮不是。
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后,林森倒是没觉得怎么样,手下那帮子翊卫感觉就不一样,好像挺喜欢这种感觉的,凯旋之后,还颇有点恋恋不舍的样子。
了解了这点后,林森对于自己的打算就更有把握了,看来这帮子手下,天生就是适合吃这碗饭的,自己也算是找对人了。
听到林森给他们争取到了又一个更加露脸的机会,这帮子翊卫这不训练起来都变得更加卖力了,说是玩命都不为过啊。
尤其是等到林森把为他们准备的全套新行头都弄来以后,这帮子家伙对于这次的展示,可就更加憧憬了,都希望自己是最亮眼的那一个。
不过在此期间,林森一直也没敢懈怠了自身的防卫,因为之前和老朋友们喝酒时,马周给他透露了些消息,那意思世家中人好像还要出点幺蛾子,怕是来者不善啊。
而李世民那边在此期间,一直都有派人留意那些异族首领的动向,伺候在他们身边的,可以说大都是李世民弄过去的眼线。
当然顺带着也会从这些人那里赚点外快,装作被他们收买了的样子,殊不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了李世民的眼睛。
甚至其中大部分人的心思到底如何,同样瞒不过李世民这种揣摩人心的顶尖高手,对一些人背后的把戏,他也是颇有点不屑一顾的意思。
而当他听到有世家中人,在和其中某些家伙私底下接触时,更是忍不住给了一个冷笑。
“高昌吗?世家!哼!”李世民自言自语道,同时挥了挥手,示意他手下那个平凡的丢到人堆里捞都捞不出来的情报头子可以退下了。
“看来有些人还是不甘寂寞啊,希望木头小子别让朕失望吧!”李世民低声说了一句,带着一直笑眯眯的,好像没有存在感的张阿难大总管,就去了皇后的寝宫。
第三百一十六章 架火上烤
李世民精心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举行了一个堪称盛大的祭祀仪式,就为了祭告天地大唐打败了突厥,同时也是要将传国玉玺昭示天下。
这东西向来都是各位帝王最为看重的珍宝,普通人甚至是众多大臣们轻易都见不到,这次算是极其难得的让大家都能见到的机会,也是为了在所有人面前,为大唐,为他李世民正名的意思。
因为这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之前的大唐就因为没有传国玉玺在手,而显得比较尴尬,到了李世民上台以后,也令人精心刻了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算是聊以**吧,可毕竟缺了点这真正的传国玉玺背后所代表的“受命于天”的意思。
尤其是他弑兄杀弟,逼迫父亲退位,才得到这皇帝宝座,尽管他一直在努力的做一个好皇帝,表现出对外界的众多传言不甚在乎的样子,可其实怕是私心里还是有些心虚的。
而现在有了传国玉玺在手,他就算是彻底的名正言顺了,自然是格外的兴奋。
而且这下子他这“天可汗”的名头,也算是名副其实了吧,因此很是豪气干云的冲着所有人挥了挥手,示意大家一同去大校场,检阅此次凯旋而归的英雄队伍。
李世民意气风发的站在大校场的高台之上,身后是各国的国主还有异族首领们,另一边则站满了同样喜气洋洋的大唐文武百官,一同看着那些静静矗立在场中的唐军精锐。
能够有幸共同见证这一幕,让那些文武百官都颇有些志得意满的感觉,满是与有荣焉的自豪和骄傲,连带着望向那些异族首领的眼光,都带了些居高临下的意思。
就在李世民准备示意检阅正式开始时,一直就在离他不远处站着的高昌国王麴文泰上前一步,朗声提议了一句。
麴文泰此人其实是个地道的汉人,能在高昌那样的地方立足,而且可以说在周围的影响力举足轻重,自然有其独到之处。但是这个人有些刚愎自用不说,也是绝对的傲气十足。
隋朝时候他就曾经来到过中原,看到过杨广那时的奢遮场面,直觉得那时候的中原,才无愧于中央之国的美名,那才是真正的霸气无双。
再看如今的大唐,因为仍然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李世民又力主勤俭节约,所以无论是之前的祭祀仪式,还是如今这些受检阅的部队,这个场面上比之前隋都显得寒酸了许多,有点对不起天朝上国的名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