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在战场浴血奋战,随时都有可能战死疆场,君王却时时刻刻的提防着自己,什么样的手段都用上了,这样怎能不让人心寒?怎能不让人无奈?
左良玉与左梦庚父子二人对视了一眼,心里很清楚,自己做的一切问心无愧,经得起任何的考验,完全是为了朝廷,无惧于那些太监和锦衣卫的调查和监视。
可是,问心无愧是一回事儿,被人暗中监视又是一回事儿。尽管行的光明正大,心中坦荡,但面临这种猜忌和不信任,换做是谁,胸襟再如何的大,那也不是味儿!
或许,这就是做臣子的悲哀和无奈!
立功无数,很有可能遭到君王的猜忌,功高震主一直都是亘古不变的铁则;碌碌无为,就会遭到朝廷的追责,轻则罢官除职,重则性命难保。
不愧是老江湖,仅仅是发泄了那么一小下,左良玉转瞬就已经恢复了正常,压下了心中的那股不快与不满,勉强的笑了笑,故作大度的说道:“谢文举和潞王这么做,虽然中伤了咱们,弱化了这些日子来所立的功劳。但是,反过来看,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左梦庚一愣,不解地问了一句:“父亲,这能是什么好事儿?王朴这么一来,很显然是来掣肘咱们,皇上不放心咱们。”
“梦庚,你说的不错,确实是实情。”左良玉的神情已经完全恢复了正常,似乎想通了什么,神秘地一笑,转而继续说道:“梦庚,你不要忘了,一直以来,不管是怀庆府,还是卫辉府,亦或是章德府,都有乱军肆虐。相对于河南这三地,咱们这点兵力就显得捉襟见肘,只能疲于奔命,到处救火。”
听到这里,左梦庚也反应了过来,似乎也想到了什么,适时地不确定问道:“父亲,你的意思是...?”
“梦庚,看来你已经猜到了。”左良玉露出满意之色,随即接续说道:“不错,有了王朴这京营六千人,咱们就能更加从容的应付周遭的反贼。不管总兵王朴和杨进朝、卢九德这两个阉人打得什么主意,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来到了河南,河南与山西交界的州府,不管愿不愿意,他们都不能对乱军视而不见。”
“父亲,我明白了,不管王朴这六千兵力驻扎城防,亦或是围剿乱军,咱们都能抽出身来,更加集中的围剿乱贼,不再像以前那般,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哪里危急,救援哪里?”
左梦庚忍不住的插话道,满脸的兴奋之色,那股不满与牢骚已经变淡了许多。
------------
第二百五十四章 早作谋划
.lā
相比于年轻的左梦庚,年长的左良玉更加的老谋深算,想得更远,目光不仅仅是局限在围剿乱军的形势之中,而是更加关注朝廷的动向,皇上的倾向。
在开元的最初两年,新皇帝还是野心勃勃,一心改革,大有一心想要大干一番的架势,远离内侍与奸佞之人,重用和提携忠臣名将。
可以说,在那段时间里,是每一个想要有一番作为之人的春天。
然而,事情转变的是那么突然,仅仅是一个鞑子的闯入关中,围攻京师,使得形势急转直下,使得原本雄心勃勃的皇上如遇迎面一盆冷水,那股热情瞬间被浇灭,变得焦躁不安起来,更加的急功近利,猜忌的心态愈发的明显。
左良玉的脑海里浮现这些念头,再想起皇上最近两年的表现,大量启用身边的太监,委任为监军一职,监督所有的武将。相比于文官的动辄丢官罢职、丢掉小命,武将的处境还算好一点。
当然,左良玉当然知道二者的差别为何那样大,武将很少被追责斩首。
原因很简单,如果朝廷的逼得过紧,斩杀将领,他的那些部将很有可能带兵造反,进行哗变,袁崇焕和毛文龙不就是一个个很明晃晃的例子吗?
还有祖大寿,别看是一个墙头草,三番两次的和后金暧昧,举棋不定,朝廷还不是不敢追究?不仅如此,每次还不是照样加官进爵!之所以如此,还不是因为人家祖大寿很是精明,将家族里的兄弟子侄全部安插在军中,牢牢的控制住麾下的部队。
即便是皇上,也不得不忌惮三分,不敢用强,只能进行安抚!
想到这里,左良玉的观念开始缓缓转变,暗暗做了一个决定,就在这个时候,却传来了左梦庚的声音。
“父亲,咱们还是要早做准备,防着谢文举那个阉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说不定那个小人给咱们再来这么一下子,阴咱们一把。”
“梦庚,你说的不错,咱们是该做一些什么了,不能再这么被动的防守。”左良玉轻轻点头,回应了这么几句之后,转而说道:“梦庚,你准备一下,返回一下老家,便卖一些田产,换一些银子,作为礼物送给谢文举。”
“父亲,你真的就这么向谢文举那个阉人低头了?”左梦庚一脸的难以相信之色,转而似乎想通了什么,点了点头,不置可否地又附和道:“父帅,如果这样做的话,确实不仅能够改善咱们与谢文举的关系,还能让其为咱们说好话。即便是日后吃了败仗,谢阉人也替咱们遮掩过去,化不利而有有利。”
一语落罢,两人相顾而视,默契的同时一点头,瞬间达成了共识,没有再说什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