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威武!”不知谁大喊一声,群臣随之爆发出一阵山呼声,在“正阳殿”内久久回荡着。
皇帝刘彦钊坐回龙椅上,俯视着群臣的后背,大声说道:“众臣免礼,继续议事!”
本次朝会的第三个议题,便是丁式程辞去外太尉一事,由于“六公”们之前已有了共识,当然也没有引起什么争端,只是象征性地走了个流程,皇帝同意丁式程的辞官申请,并调他出任胡骑将军一职,同时“监督凉州、甘南、武狩、羌泉四郡军事”。
监督西陲四郡军事,这是封疆大吏才有的权力,胡骑将军早就是个不掌兵的虚职将军,赋予丁式程这么大的权柄,完全就是“提拔”,而不是仅仅是“外放”这么简单。听到丁式程的这个任命,群臣们一时议论纷纷;然而令中太尉杨坡顿觉心中紧绷的,是这个任命背后隐含的意味。
让胡骑将军监督西陲四郡军事,等于是削了安西将军的权柄,而如今的安西将军周绰是皇帝一手提拔上来的,皇帝若是对周绰另有重用,肯定就是因丁式程的离任而空缺出来的外太尉一职!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杨坡也顾不得臣子的礼仪,立即跳出来反对道:“丁大人转任胡骑将军一事,臣没有意见!然则‘监督四郡军事’事关重大,等于是将这四郡交给了一个外臣!臣窃以为陛下此举不妥!”
“中太尉所言极是,如此一来,外将权柄过大,恐滋生不臣之心!”一名白须皓首的老臣站出来附和道。
“不错,此事涉及天下安危、朝政稳固,断不可仓促施行!”左丞相崔正居然也出来反对。
“对,此事不可行!请陛下三思!”
……
一时间不仅“清流”一派抵制这个任命,“外戚”一派也纷纷站出来抵制。这一次两派倒没有互相拆台,而是皇帝的这个任命显得过于“任性”,完完全全就是“裂土封疆”之举!
然而刘彦钊却丝毫不在意这些人的激昂陈词,他只说了一句话,就让他们闭住了嘴巴:“监督西陲四郡之军事,原本就是外太尉之职责!朕调令丁卿为胡骑将军,便是要让他尽一尽在京中未尽之职责!众卿认为他不能胜任外太尉之职,不妨推荐一个能够胜任之人,节制地方军务,又岂能让大好江山分裂?”
上一回,秦骧说皇帝亲近女色~~~
(本章完)
第106章 两页旧档1
制御天下兵马,这是太尉府的职责。中太尉负责的是羽林卫、骁骑营、车骑营、骠骑营和胡骑营五大主力军队;外太尉负责的是边关守军,以及地方驻军。丁式程出任胡骑将军,又“监督西陲四郡军事”,权力固然大,但依然要受到外太尉的节制。
“朕要众卿为天下举荐一名外太尉人选,此人不仅要熟知边关和地方军事,还要在军中有资历、威望,足以统御兵马、外御戎狄!”皇帝刘彦钊宣布道。
众臣们面面相觑,很多人心里其实有底,但杨坡和崔正不发话,他们也不敢说出这个人的名字。窃窃私语了一阵,右丞相东郭棠眼珠一转,大步上前,开口道:
“臣举荐安西将军周绰担任外太尉一职!”
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有叫好的,但更多的是不满的,一时间群臣们纷纷站出来上书,反对者占了七、八成,与支持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周绰乃是废太子的支持者,如此任命无异于引狼入室!”一名文官模样的反对者说。
“胡说八道!君不见周将军在西陲谨守边关,胡马不过阳城关,朝廷的威信也在西域诸国之中播撒流传,壮我华夏之德!出任外太尉,乃是顺应人心之举!”一名身着武官朝服的支持者反驳道。
“周绰经营西陲四郡这么多年,手握重兵不尊朝廷,早有不臣之心!”反对者又道。
“周将军有不臣之心?你又是如何看出来的?我看到的却是他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支持者又反驳道。
……
朝堂之上,“清流”派奋力围剿,不惜往周绰身上泼上不存在的污名;“军功”派则拼命维护,奈何口才远远不如这些擅长口诛笔伐的文官,渐渐词穷起来。然而武将们有的是血性,说到激动之处,几名武将撸起袖子摆出一副“以力服人”的架势,两派之间俨然已经撕破脸皮。
而另一边,“外戚”一党们趁机从中挑拨离间,一会儿贬低周绰是“废太子旧臣”,一会儿又赞其“国士无双”,极尽所能挑唆“清流”和“军功”两派的关系,借此机会分化他们。
“诸位大人请听在下一言!”群臣中忽然一人大声喊道,他们循声看去,居然是下御史白德虞。
“诸位同僚!”白德虞朝群臣们作揖致礼道,“外太尉的任命事关重大,我等且先不要为周将军能否胜任各执一词。为今之计,是要集思广益,多举荐人选,为陛下提供参考!右丞相举荐了周绰将军,诸位也可以举荐其他人,让陛下有个对比,诸位说是也不是?”
白德虞的建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当即有个文官跳出来,说道:“臣举荐车骑将军赵讳如!”赵讳如是与张云远、李元疾、周绰同时代的老将,现在已经七十了,挂着车骑将军的名号只不过是养老的虚职。这位老将军虽然属于“军功”一派,但却是“清流”一派的盟友,当年“太子逆案”时,就是他执行太尉府的命令封堵叛军入京的要道,保卫了中畿的安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