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听完部下的禀报后,沉吟半响,说道:“不知对面是何人领兵,如果是平南侯本人,也算旧识,待我去会会他。”大敌当前,吴三桂自然不会傻到硬冲,而且琼海军的战斗力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两家在山东也算有交情,加上后来的战马换火器的交易,彼此合作的还算愉快,如果能够摸清对方的打算并且顺利通过香河,是最好的结果。
为表示诚意,吴三桂没有带太多人,只是带了十几个心腹家丁来到琼海军阵中,大军留在原地待命。对方似乎也有默契,并没有表现出敌意,而是放他直接来到中军位置。
可是这支军队的主将并不是吴三桂的熟人,而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将领,让他准备好的一肚子说辞不知从何说起。
苏粗腿挤出了一丝笑容:“琼海军第三军主将苏初图,见过平西伯。”虽然更习惯粗俗的本名,但在正式场合,苏粗腿还是使用将军赐的名字,尽管他自己叫起来也有些别扭。
吴三桂心中一凛,密旨中允诺给他加封右都督、平西伯,可是这事暂时没有公布,朝廷还在走流程,知道的人很少,这琼海军远在广东,又是如何知晓?
不过眼下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吴三桂问:“不知贵部挡在香河,有何用意?这第三军又是什么章程
12/13 23:47:38|47000731
第六百九十一章 破城(一)
听了吴三桂的话,诸将很不甘心:“难道就这样被琼海军牵着鼻子走?咱们是来勤王的,可不是来看热闹的!”
吴三桂铁青着脸,没有再回答,只是死死盯着对面。他又何尝不想杀进京城去,击溃李自成,独取勤王保驾的滔天功劳,犹如当年杀入鞑子阵中救出父亲一样,再次上演“勇冠三军”的好戏?只是琼海军实力犹在自己之上,而且不惜冒着撕破脸的危险抢功劳,脸面都不要了,能奈其何?
苏粗腿才不管这位平西伯心中爽不爽,“劝退”对方后,他下令全军扎营,挡住关宁军西去的方向,反正京城方面不传来消息,他是不会撤兵的。
关宁军这边看到之后更不爽了,纷纷喊道:“将军,琼海军这是要扎营,和咱们耗上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跟他们打一场吧!”
吴三桂忍不住吼了一句:“打?谁说要打,就派你去做先锋,不冲破敌阵,提头来见!”
面对火器犀利无比的琼海军,做先锋的下场可想而知,听到这话,喊打喊杀的声音慢慢稀疏了。
有人建议:“如果不打,不如乘夜绕过琼海军阵营。他们以步兵为主,咱们大多是骑兵,只要绕过去了,他们想追都追不上。”
吴三桂板着脸说:“双方都是几万大军,要想彻底绕过对方,通州是去不了了,必须走武清或者平谷。但是不管是往西南走武清县,还是往西北走平谷县,都要多绕一两百里路,而且不如香河到通州的官道宽敞好走,白白耗费马力,到时候这伙人追上来,和流寇来个腹背夹击,又如何是好?”
“和流寇夹击咱们?”诸将倒吸了一口冷气,“不就是抢功劳吗,总不至于与流寇沆瀣一气吧?”
“谁知道呢?”吴三桂望着对面忙碌扎营的人群,冷冷说,“他们连皇城都敢围困,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京城外,李自成正带着诸人巡视西直门,为接下来的大举攻城做准备,他并不知道,“盟友”很给力,悄无声息地在几十里之外的香河县替他挡住了堪称劲敌的关宁军,让他可以安安心心对付崇祯。
李自成骑着自己的座驾乌龙驹,从德胜门一路来到西直门,驻马西望,但见夕阳街山,西山一带山势重叠,郁郁苍苍,心中暗想:“占了北京,江山就算定了!”
随即勒住马缰,停止前进。他一停止,他身后的队伍全停止了,而在前边的扈从亲军也立刻由随行的义子李双喜传令停止了。
刘宗敏、宋献策和郝摇旗等人见李自成停下,立即将丝缰一提,赶到他旁边,听候吩咐。
李自成面带踌躇满志的微笑,说道:“一年前,我们此时正在陕北,想方设法在洪承畴手下逃脱,那时还没料到如今能够来到北京!”
宋献策回答说:“可见顺王今日夺取明朝天下既是顺天应人,亦是水到渠成。”
李自成又说:“宗敏,这一路巡视过来,城墙之上守军稀稀落落,诺大的京城无人肯替崇祯守城,众心已散,破城后应行诸事,你可准备好了?如何先破外城,再破内城,进城后各营分驻何处,都得事先决定,免得临时纷扰。还有,如何逮捕明朝六品以上官员,严厉追赃,你也得准备好啊!”
刘宗敏拍着胸脯大声说道:“请顺王放心。额已经与宋军师准备好啦,明日先破外城,后日再破内城。几个月前我军已有许多细作进入外城,扮做各色江湖中人,小商小贩,小手艺的,钉盘子钉碗的,骨路锅的(注1),他们同城内的穷苦百姓多有暗中接头,同住在广宁门内的回回也有串连,原来已经说就,只等大军围城,住在广宁门内的穷人们就打开城门,放我们大军入城。先破外城,内城人人胆寒,守城的太监们也会献出城门。至于抓官追赃,这事交给额便是,请顺王放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