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巢的大火,还是在夜间,就是在百里外也能看到。
随着乌巢和张郃高览的残兵返回,将消息带给袁绍,袁绍直接倒下了。
五十万石的粮草就这样没了,还带上自己麾下三个猛将,让袁绍心如锥刺。
袁绍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马上撤兵,一个是在三天之内打败曹操。
乌巢的粮草被烧了,但是官渡现在的粮草还足够他的百万大军支撑三天。
撤退最是稳定,但是袁绍不甘心。
他率领百万大军,现在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特别是想到被关进大牢的田丰。
对于是撤退,还是殊死一搏,袁绍却是迟迟无法下定决心。
一方面是不甘心,一方面又害怕失败,此刻,他身上的缺点被无限放大。
如果他不是主公,他不是发号命令的人,袁绍绝对会马上建议他的主公,趁着还有三天的粮草,和曹操殊死一搏,就像当初他建议何进诛杀宦官一样。
但是此刻他是主公,他的下属,颜良文丑,许攸荀谌沮授审配,有的建议他马上撤退,返回邺城,有的建议他和曹操拼了。
袁绍心乱如麻,头昏脑涨,完全下不了决定。
时间一拖,就过去了一天。
虽然军中的粮草还能够支撑两天,但是昨天乌巢粮仓被烧的消息,已经传遍三军。
袁绍的军心已经彻底乱了,下面的士兵就怕没有饭吃,每一餐都要问是不是他们的最后一餐了,问什么时候可以撤退,问为什么还不撤退。
等袁绍了解到大军士气后,终于有了决定,但这个时间点,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
袁绍决定趁着晚上在撤退。
曹操这边,时刻关注袁绍的动静,心中奇怪,袁绍粮草被烧,为什么还没有动作。
同时还有一件事情,让曹操很是心烦。
关羽和于禁归来后,关羽马上向曹操提出了辞呈,要去寻找刘备。
曹操虽然可以强行留下关羽,但是他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
杀关羽?曹操更不忍,见关羽坚持,只好同意。
关羽先是回到许都,接上刘备的妻子,将曹操此前赏赐给他的东西,全都留下,带着刘备的女人直接前往荆州。
而曹操在等了两天,不见袁绍有动作,第二天夜晚,就在袁绍准备撤退的时候,带着大军向袁绍的军营发起了进攻。
袁绍大军军心混乱,而且每个人都在想着回去,曹操突袭之下,完全没有反抗之力。
各个将领,也是各自为战,士兵乱臣一团,连主公袁绍在哪里都不知道,只是像北方撤退。
……
身在扶风的赵畅,在战斗结束后的第十天,就收到了暗影写的战报。
他知道,袁绍完了。
虽然袁绍现在还是坐拥四州之地,手中还有五十万兵马。
但是袁绍自身不行了,他没有曹操刘备那样坚强的意志。
2/5 2:48:13|50056679
第382章 袁家完了
郭嘉贾诩向赵畅分析现在的天下大势,袁绍败在曹操手中,如今能够作为赵畅的敌手的,也就只有曹操了。
赵畅选择坐看曹操袁绍拼个两败俱伤,但是现在袁绍战败,曹操到了收获的时节,赵畅肯定也要出来分一杯羹的。
袁绍四州之地,赵畅不求全部纳入囊中,但是拿下并州幽州应该没有问题。
现在赵畅就等袁绍病死了。
没错,回到邺城的袁绍,已经卧床不起了。
袁绍不是没打过败仗,之前和公孙瓒交战的时候,也被公孙瓒打败几次,但是那些袁绍都可以承受。
可这一次,百万大军,被他看不上眼的曹操所败,加上之前帐下诸多谋士反对,袁绍无法承受这样打击。
现在袁绍名下的四州,分别在三个儿子,以及外甥高干手中。
病重的袁绍,并未吸取上一次教训,他还是优柔寡断,没能下决心,把自己的位子传给谁。
主要就是传给大儿子袁谭还是小儿子袁尚,袁绍一直下不了决心。
而且他帐下的文臣武将,也是各有各的选择。
如果袁绍这个时候,拿出自己的魄力,不管是选择袁尚,还是选择袁谭,只要选一个,然后将另外一支的力量收回来,他这几年的基业,绝不至于因为几个儿子的内乱,被曹操夺取了自己的基业。
但很是可惜,袁绍一直摇摆不定,直到死亡。
审配逢纪马上拥立一直被袁绍待带在身边的袁尚,继承了袁绍的基业,袁绍留下的大多兵马全都归为袁尚统治。
但是被袁绍封为青州刺史的袁谭,得知后哪里肯甘心,直接自封为车骑将军,要和袁尚对着干。
袁绍一死,曹操马上就挥师北上了,要谋夺袁绍留下的地盘。
赵畅同样亲自统帅大军出发,直指并州高干。
袁绍留下的四州之地,并州现在袁绍的外甥高干掌控,冀州为袁尚拥有,青州是长子袁谭,幽州是次子袁熙。
袁绍当初如此选择,就已经为今天的结果埋下了种子。
三个儿子,一个外甥,都是袁绍的至亲,如果袁绍在,四人不会有问题,但是袁绍一死,而且不是把基业交到长子袁谭手中,马上就上演了一番兄弟相残的戏码。
不过在面对曹操这个大敌,袁氏兄弟虽然恨不得对方去死,但还是暂时联手抵挡曹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