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们的父亲都不是曹操的对手,就更不要说他们几个面和心不和的兄弟了。
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袁谭所在的青州,首先被曹操攻破,袁谭只得逃到冀州。
另一边,赵畅也是乘势拿下了并州,并州刺史高干逃去了幽州,和袁熙一起。
因为要和赵畅抢时间,曹操也没有休息,并未选择退兵,让袁谭袁尚自相残杀,在收了青州后,马不停蹄的转向冀州。
赵畅同样带着大军杀进幽州,袁熙被袁绍放在幽州,本身就不被重视。
而且袁绍留下的文臣武将,大多都是选择袁谭或者袁尚,并没有人选择袁熙,三兄弟中,袁熙的力量最为弱小。
而且袁熙这人,也没有什么野心,在赵畅兵临城下,假模假样的抵挡了一下后,马上就向赵畅投降了。
失去了袁绍,赵畅攻取并州幽州,几乎没花什么力气。
而曹操在冀州,还是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袁绍虽然死了,但是他当初招募的人才都还在。
特别是颜良文丑未死,这两猛将,现在都跟着袁尚。
加上沮授许攸等人,曹操并优势。
在得知赵畅已经拿下幽州后,曹操暂时放弃了,选择退兵。
袁绍已经死了,曹操现在要面对将是比袁绍更加强大,更加难缠的赵畅。
袁谭和袁尚合并,曹操觉得是个比较难啃的骨头,曹操不想在两人这里消耗太多的力量。
所以曹操撤兵,袁谭袁尚不和,曹操撤兵后,兄弟两人没有了外在威胁,肯定是要内讧的,到时候曹操在出手将两人一锅端了,更加轻松省力。
只是曹操没有想过,他撤兵了,赵畅的大军可还是在幽州。
或许曹操想到了,只是曹操认为赵畅也不会选择这个时候去攻打袁尚袁谭。
亦或者曹操就是要看赵畅和袁氏兄弟拼个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曹操从冀州撤兵后,赵畅马上就带着大军直接从幽州南下,从北面攻打袁尚袁谭。
袁氏兄弟两手,帐下也是人才济济,确实不好攻打。
但是赵畅原来就在袁绍帐下做过事情,而且当初可是送出去很多人情,袁绍帐下的那些文臣武将,几乎每个人都和赵畅有关联,收过赵畅的好处。
赵畅大军压境,作为如今第一诸侯,赵畅给袁谭袁尚以及其他人的压力,更胜于曹操。
赵畅每天只是佯攻,并未真正的攻打邺城。
另外,私底下每天都有暗影和城内的人联系。
袁谭袁尚内部被赵畅轻松瓦解,很多人已经有意投降赵畅,有的甚至已经跟着暗影悄悄出了城,来到赵畅的军营中。
城内,颜良的府邸。
“又是你,你这次来又有何事?”
站在颜良身前的,是前次提醒颜良要小心关羽的暗影六号。
“主公希望能够和将军一起建功立业。”暗影六号道:“这是主公亲笔书信。”
颜良伸手拿过信纸,当着暗影的面拆开看了起来。脸色阴晴不定。
赵畅在信上写的委婉,但就是一个内容,希望颜良能够投奔自己。
有着之前的关系,颜良对于投奔赵畅,心中并无抵触,只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身为河北第一猛将,就这样抛下袁绍的儿子,转身投奔赵畅,颜良下不了决心。
袁绍之前对他不薄,他不想落井下石,袁绍才死,就转身来对付袁绍的儿子。
“你回去告诉你家主公,我三天后给他答复。”颜良道。
暗影六号离开,颜良马上就去找文丑商议了,在这袁绍帐下,颜良和文丑实力最是接近,两人关系也是最好的。
颜良并未隐瞒,告诉文丑赵畅要招募自己。
兄弟两人商议了一番,就有了决断。
2/6 0:00:54|50099829
第383章 半壁江山
邺城,袁尚袁谭看着空荡荡的大厅,心灰意冷。
短短半月时间,原本济济一堂的人,现在在所剩无几。
将近一半的人,此刻都已经跑到城外,赵畅的大营中。
不是剩下的人有多么的忠诚,而是因为他们多犹豫了几天,袁尚袁谭有了反应,将他们的家眷给看管起来,他们想走也走不了,除非他们能够狠心抛弃家人。
除了袁尚袁谭兄弟二人的声音外,其他人都默不作声,很多人都想投降赵畅,但是这个时间点,明显袁家兄弟很愤怒,即使投降是最明智的选择,第一个开口的人,难免会被袁家兄弟杀了泄愤。
“这群不忠不义之徒,昔日父亲对他们不薄,父亲尸骨未寒,他们就投敌了,明天是不是就要把长枪刺进我的心脏?”袁谭很是愤怒。
之前跟着他的郭图辛毗都已经弃他而去,被赵畅收买了。
现在邺城的人心已经完全散了,之前还是两方人互相夺权,现在如果不是袁谭袁尚手中还有兵马,谁还会鸟他们。
“大公子,三公子,二公子送来书信。”
袁谭袁尚几乎同时喊道:“把信给我。”
张主簿愣在那里,不知道该将书信递给谁。
袁绍已经死了,但是他对袁谭袁尚的称呼却没有改变。
“给我。”两人还是同时喊道,眼神看向对方,毫不退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