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陵残照记之四逐鹿陕川康_陈少校【完结】(43)

  立的,战争一触即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就是我们反攻复国的时候。我们身为高级

  将领,要时时刻刻告诉官兵,失地不复,军人之耻。上不能安慰先总理在天之灵,下无

  以对全国同胞。你回去要好好督饬部属,准备行动。你还有什么事没有?你近来同余总

  司令(指余汉谋)通过信没有?他现在在海南岛,你知道吗?”蒋的话讲罢,“召见”

  也就结束了。

  从蒋的这些话里面,可以看出两点:(一)归胡宗南指挥的主力,决定撤往西昌,

  顶不住时再撤向滇缅边境。(二)蒋估计第三次世界大战有爆发的可能,而他的“反攻

  复国”的希望就在于此。至于别的话,都不过是巫婆的符咒,尤其那套“古兵法”,对

  他自己就行不通:“强兵在将”,就他自己看,至少他这个“将”是很了不起的了,为

  什么他的部属又不“强”?他这个“将”如此之“强”又为何无补于崩溃?他口口声声

  “我不怕敌,敌即。怕我”,若是他不怕“敌”,他有“大无畏精神”,为什么常常还

  未到危险关头,他自己便身为百僚之先,逃之惟恐不速?

  李振回到“绥署”后,即把经过告诉了胡宗南和罗列,他们的反应是苦笑中带着喜

  悦,随即在地图上和蒋的指示对照了一番,并扼要地给李振介绍了当前的形势。胡宗南

  并拍李振的肩膀说:“裁宏(李振的号)兄,领袖很器重你,知道你性情刚直,为人忠

  诚。在党国危急存亡的时候,特别召见你,当面付托重任,希望你不要辜负领袖的培植

  和期望!”胡宗南也和蒋一样,拼命向李振灌迷汤。

  李振与胡宗南和罗列谈过之后,当天深夜乘车赶返绵阳。他在归途中,思前想后,

  心潮起伏,若是在一两年前,蒋介石“特别召见”,或者会使他受宠若惊;但此时此际

  却使他感到:蒋介石只剩下几个残缺不全的部队,且彼此尔虞我诈,离心离德,士无斗

  志,即使能逃到西昌和云南的死角去,又能有什么作为?而身为最高统帅的人,竟然还

  在故作姿态,徒托空言,妄想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反攻复国”,岂不是白日做梦?

  面对这种情势,到底怎么办呢?再跟着蒋介石走吗?那要走到何处去?若是不再跟他走,

  那又怎么办?这些问题,都在李振的脑海翻腾。

  而另外一些事情,也来到李振的脑海:记得是十月间,广州解放之后,叶剑英将军

  就向李振的一个老上司表示过,希望他考虑大局,及时起义。在这以后,就有他的旧人

  把消息带列汉中:及后还有人到过徽县、和他谈这个问题。当李振到达绵阳后,还有前

  三十六军政治部卞任广东同乡陈定,也到了绵阳,陈是被解放军俘虏后释放,又被胡宗

  南扣留了一段时期,然后逃出来的。十八兵团副参谋长王杰发现后,便把他带到了兵团

  部,经过李振的再三追问,陈定说:“一野”方面希望他回来之后,第一争取钟松(原

  三十六师师长,沙家店战役时逃出),第二争取李振。上述种种,和蒋介石、胡宗南伪

  情况交织在一起、使李振,以烦意乱,彻夜无眠。

  第二天一早,李振把参谋长何沧浪、副参谋长王杰找来,将蒋介石“召见”的经过

  和胡宗南的说法告诉他们后,彼此都沉默无言,若有所失。不言而喻,他们都感到前途

  渺茫。

  何、王两人走后,李振自己考虑了半天,又把陈定找来,共同研究。两人商量后,

  李振再找一八七师师长钟定天来谈,钟同意起义才有出路。以后李再找何沧浪来,问他:

  “你看现在的情势怎样?”何沧浪说:“闹成现在的局势,完全是战略上的失败、已经

  迟了二十多天,过去的英雄。现在变成了狗熊。完了!完了!”言下毫无办法。何沧浪

  所谓“迟了二十多天”是因为十一月九日胡宗南在双石铺召开高级干部会议时,本来决

  定第一军先行入川,第十八兵团则继第一军之后撒遏。后来由于第一军要去重庆为蒋介

  石“保驾”,长久占用了运送的车辆,似致“绥署”后勤物资一时抢运不完,就把李振

  兵团的行动拖迟了二十多天。在当时,胡宗南的“高见”认为:川东蒋军已经摆开,东

  面解放军不敢轻举妄动深入;而北面的解放军,因与马家军激战之后,损失不小,整顿

  补充,尚需时比是故他们可以“从容人川”蒋军将领往往料敌过低,胡宗南也是如此。

  岂知情况大出其所料,这时已经“从容”不得了。

  李振听了何沧浪的话之后说:“我的看法和你一样。你看有什么办法呢?”何说:

  “这有什么办法!”谈到起义的问题时,何对李说:“你过去罪恶太大,恐怕有危险,”

  李说:“为了大多数人,牺牲我,我也无所谓。”何说:“既然如此,由你决定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