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心情甚好,不知有何喜事,可否说给臣弟听听?”济尔哈朗问道。
“喜事倒没有,不过刚刚听到一个消息,甚为可笑。”说到这里,黄台吉又哈哈笑了几声。
“四贝勒,”范文程主动解释道,“西边有消息传来,说是那蒙人插汉部的首领林丹,居然移驻那什么...”
“达林台部,小四,你听说过没有,那林丹居然跑去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部落,当真可笑。”黄台吉抢着把话说了。
范文程把林丹汗称为插汉部的首领,令他十分满意,虽然黄台吉现在不太喜欢听人叫他大汗,但更不喜欢有人将林丹汗这个蒙古共主称为大汗。
“移驻达林台部?”济尔哈朗皱皱眉,这名字他还真没听过,“他跑去那里作甚,有何企图?”
“还能有何企图,左右不过是想让这个部落归附插汉罢了。”范文程失笑道,“只是这回找的这个部落,实在太也掉价。”
“这个林丹,嘿,原先我还有些忌惮他,没想到...”说到这里,黄台吉摇摇头,显然已经不把林丹汗放在眼里了,“此人就像那谁?对,袁绍,志大才疏,多谋少断,实在难成大器。”
有关三国的故事,在后金权贵中流传得很广,他们总是不自觉地拿其中人物与当世之人做对比。
三人说说笑笑,没人对这条消息上心,更别提引起重视了。
他们如此轻忽,其实也与林丹汗不太成器有关系,林丹曾经以蒙古大汗的身份,写信斥责过努尔哈赤,但老奴不鸟他,他也没办法。
出过那么一两次兵对付后金,都被打得屁滚尿流的,最后更是为了避后金锋芒,以为祖辈报仇的名义,西迁归化。
其后以蒙古大汗的身份,不时光临一些中小部落,说服他们并入插汉部,以增强插汉部的实力。
只是此人欠缺手腕,插汉部他本就掌控不力,整个插汉部长期处于内耗之中拉些部落进来,人数增加了,实力却未增长。
这回更是自降身价,跑去什么达林台,真是让人笑掉大牙,这个从未听说过的部落能有几百人就不错了,就算拉进插汉,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移驻?无非就是想让人感恩戴德地并入插汉而已,达到目的之后,肯定还要回归化,没人相信身娇肉贵的林丹汗,能在外长期呆得住。
几人说说笑笑,丝毫没有将达林台部放在心上,更看低了林丹汗。
第523章 西巡科尔沁
三人说笑一阵之后,黄台吉正色道,“好了,小四,今趟叫你来,是有正事儿。”
“请陛下吩咐!”济尔哈朗躬身答道。
“等会儿出宫之后,你去镶黄旗,领一千精兵,我已经打过招呼了,会有人帮你的。”黄台吉是正黄、镶黄两旗的旗主,动用自己的力量,规模又不算大,自是不用在崇政殿上打招呼。
“陛下是想...?”济尔哈朗问道。
说起来济尔哈朗在后金一众权贵中,身份挺尴尬的,他虽是四小贝勒之一,有参政议政的权力,偏偏自身实力有些弱小,手中只有几十个牛录,不像其他七个大小贝勒,最少也是八旗中的一个旗主,这就使得他在八个贝勒中,话语权最小。
黄台吉安排济尔哈朗做事,向来都是用自己的人马,既是觉得济尔哈朗实力不足,同时也更为放心。
“刚才在崇政殿,我不是说过了么,今岁要向南朝用兵,屯粮是重中之重,范家的商队不日就要抵达,你此番领兵西去,迎一迎他们。”黄台吉道。
济尔哈朗没有说话,静静地等着黄台吉的下文,他知道让自己领一千精兵,绝不会就只是迎个商队这么简单的。
果然,黄台吉稍稍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商队进入我大金的第一站,乃是阿敏镶蓝旗的地盘,以往他仗着自己二贝勒的身份,还有近水楼台的便利,总是要在商队身上占些便宜,他镶蓝旗这两年日子困顿,我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的算了。”
“不过,既然要对外用兵,汉人说得好,攘外必先安内,却是不能再容他继续恣意妄为了。”
黄台吉说到这里,济尔哈朗已是心下了然,眼前这位大金的可汗,或者说是皇帝陛下,终于定了要收拾阿敏的念头。
在那场廷议之中,阿敏虽然得以脱罪,还保有大贝勒的身份,但是损失也不小,在平地的种田牛录全部被夺,没了田地的粮食进项和丁口,镶蓝旗实力大损。
不唯如此,黄台吉还没收了阿敏在盛京及其附近的宅院,将他远远打发到西边与蒙古接壤的那些放牧渔猎的牛录中去,美其名曰为大金做屏障,实际上就是将阿敏给流放了。
以后金目前与左翼蒙古的关系,哪里用得着派个大贝勒去御边,给蒙人几个胆子,他们也是不敢造次的。
是以刚才的崇政殿中,阿敏并不在,黄台吉说的挺好,遇有重大国事,自会召回阿敏,但这两年却是从未相召,阿敏议政大贝勒的这个位置,已是名存实亡。
缺衣少粮的镶蓝旗,自然少不得动些歪脑筋,利用地利之便,每次范氏商队经过,总能占些便宜。
黄台吉的目的是打压阿敏,而不是要消灭镶蓝旗,也就管得不严,反正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强抢强买,这便宜占得实在有限,对改善镶蓝旗的处境,作用并不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