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之文豪崛起_王梓钧【完结】(521)

  念着念着,刘太太就变得惊讶起来,猛地抬头问:“阿英姐,你女儿跟周先生好上了?”

  “什么好上了,你可别乱说。”何阿英得意无比的笑道,“我女儿是个求上进的,她每天都要去周公馆,跟着周先生学说标准的国语。他们两个只是好朋友,周先生还帮阿阮介绍了其他朋友,比如张学良张大帅,比如杨虎杨处长。还有好多大人物,我都没听说过名字的。”

  “嘶!”

  其他三个女人听得倒吸凉气,顿时看向何阿英的眼神都变了。

  张太太巴结道:“我就说阿阮不是一般人,那脸蛋、那身段,怎么也要找个大学者才般配。阿英姐,你后半辈子就等着享福吧,周先生可是一年捐十多万的大富豪啊。”

  “何止是富豪。”刘太太说,“你不看周先生平时都跟什么人打交道?我听说啊,周先生还跟张大帅是拜把子兄弟,啧啧,整个北方都归张大帅管!”

  白太太笑道:“等阿阮跟周先生成了好事,恐怕阿英姐就看不上咱们姐妹了,也不会再来打5角钱的小麻将了。”

  刘太太附和道:“就是啊,阿英姐以后可别忘了咱们。那句话怎么说来者,什么富贵……”

  “是苟富贵,勿相忘!”白太太的国文功底还不错。

  “对对对,苟富贵,勿相忘。”刘太太道。

  何阿英顿时不乐意了:“还狗富贵,你们骂我呢?”

  “哈哈哈哈!”几个太太轰然大笑。

  当天下午,何阿英输了十多块钱,但心情却格外舒爽。她提着手袋慢悠悠回家,买了好些肉食,洗菜时发现自己戴的银镯子已经变色发灰,顿觉该换镯子了,这种低档首饰配不上她的身份。

  不多时,女儿阮玲玉回家,闻到红烧肉的香味说:“妈,今天做好吃的呢?”

  “是啊,给你补补身子,明天我再去买只鸡给你熬汤。”何阿英跟女儿说话时,完全是用讨好的语气。

  阮玲玉道:“明天我中午不回家吃饭。”

  “跟周先生一起吃饭也好,还是阿阮有福气。”何阿英问,“今天跟周先生都玩了些什么?”

  阮玲玉说:“也没什么,就是跟着他一起学说国语。他还夸我学得快,已经把拼音基础都学完了。”

  何阿英问:“就没做点其他什么?”

  “没有啊。”阮玲玉道。

  “唉,你得主动一些。”何阿英有些着急。

  阮玲玉顿时沉默,不知该如何回答。

  说实话,阮玲玉这些天过得很快乐,无忧无虑,什么糟心事都不用去想,她很喜欢这样的生活。而且她的名气也越来越大,隐隐有上海第一女星的势头,这让阮玲玉有些飘飘然。

  一直以来,中国影坛女星首推杨耐梅,接着便是胡蝶,阮玲玉总是被忽视。这跟性格和背景有关系,杨耐梅和胡蝶更会来事,而阮玲玉则没那么会讨好人。

  两年前,胡蝶、阮玲玉一起合作《白云塔》,做宣传时阮玲玉只能站在靠后的位置,而胡蝶则是中心焦点。她虽然不喜欢争,但被人压着也并不好受,现在总算熬出头了。

  第二天早晨,何阿英下楼取回几份报纸,笑嘻嘻地对女儿说:“阿阮你看,今天又有你的新闻,你可真是出大名了!”

  阮玲玉本来没当回事,可当看到《晶报》的新闻标题时,瞬间脸色变得煞白。

  那篇报道的关键词是:丫鬟出身、未婚同居、私生女……

  第四百零一章 中国报业协会

  报纸是个很有意思的玩意儿,面对强者时它是弱者,面对更弱者时它却是强者。

  上海属于全国报馆最多的城市,既有《申报》、《新闻报》这样的正规大报,也有《晶报》、《罗宾汉》这样的八卦小报。

  民国时代风气很开放,但思想观念却很守旧,报纸带来的“人言可畏”效果非常恐怖。

  历史上,阮玲玉就是被八卦小报生生逼死的。鲁迅都看不过去,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大骂那些花边报纸,题目就叫《论人言可畏》。

  不仅是阮玲玉,在阮玲玉自杀的一年前,有位叫艾霞的女作家同样受不了舆论而自杀。联华影业还专门改编此事拍电影,而且让阮玲玉饰演艾霞,影片中揭露了八卦小报和记者的丑恶嘴脸。

  然而结果如何?

  上海记者公会联名抗议,认为电影丑化记者,联华影业不得不公开道歉,并且主动删减相关电影内容。

  民国时代一腔热血的报人很多,但尖酸刻薄的报人也不少,而且由于法律和监管不健全,导致那些小报毫无职业底线。花边新闻、桃色绯闻也就罢了,甚至还有把真人当故事编,连床第之事都描写得似模似样。

  甚至在阮玲玉自杀以后,无良报人都还没放过她,因为当时的舆论普遍同情阮玲玉、反感小报记者。这些没有人性的记者,居然在殡仪馆门口发放传单,歪曲阮玲玉自杀的真实原因,并暗指阮玲玉死于曾出演的电影。

  ……

  周公馆。

  周赫煊皱着眉头放下《晶报》,问道:“你准备怎么回应?”

  “我……”阮玲玉低头弱弱地说,“周先生,我明天就不来你这里了,免得别人说三道四,凭白污了你的名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