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赫煊点头道:“确实是这样。”
冯庸竖起大拇指:“你小子很适合开飞机,第一次上天就能完全适应,干脆留在美国跟我一起训练算了。”
“别,我就过过瘾而已。”周赫煊连忙拒绝。
接下来大半个月,周赫煊都住在飞行俱乐部,把俱乐部的各种飞机都玩了一遍,已经完全可以单独驾驶了。
俱乐部陆续又来了四位教练,都是参加过一战的美国空军士兵。大萧条期间嘛,工资都很便宜,要不是学员数量太少,周赫煊还想一口气多请几个教练。
到三月底,周赫煊终于收到个好消息,波音公司愿意向周赫煊出售P—26战斗机。
这是美国陆军航空队采用的第一款单翼战斗机,经过数次改动,去年才真正定型,堪称是此时美国最先进的战斗机。
周赫煊能够顺利买到P—26,还要多亏了美国经济危机。这些年来,波音公司一直在跟老对手柯蒂斯公司竞争,变着各种花样扩大自己的销量,对发展新客户更是积极。而由于美国军费逐年缩减,波音公司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研发的P—26战斗机,现在面临一个很尴尬的状况——军方只采购了25架,而且不准备扩大采购量。
亏到姥姥家了啊!
在得知周赫煊想要购买战斗机后,波音公司那边很快给出回馈,疯狂推销他们的P—26战机,并且还主动做通了美国政府的工作。
附带条件是:第一,不得把P—26运出美国;第二,必须一次性采购10架以上;第三,不得给飞机加装任何武器;第四,每架P—26的售价高达30万美元(非常坑爹的离谱价格)。
周赫煊一口就答应下来,都懒得讨价还价。
这相当于什么?
相当于21世纪,在F22隐形战机刚刚研发出来的第二年,就高价卖给私人。
好吧,或许这个比喻不恰当,毕竟P—26只是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并非只有美国掌握这种技术。但它也是美国最先进的战斗机啊,连美国空军都只采购了25架,这种机会周赫煊怎么能错过?
当耗资300万美元的10架P—26运到俱乐部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冯庸直接两眼冒光,就跟色鬼遇到了绝世美女,足足摸了飞机半个钟头都不松手。他啧啧赞叹道:“国之重器,国之重器,只看一眼就赚到了,老子居然还有机会亲自开它!”
一个青年插嘴道:“校长,这种单翼的战斗机,做高难度飞行时不会翅膀折断吧?”
“断你老娘!”
冯庸一巴掌扇在那个青年的后脑勺,笑骂道:“人家研发了好几年,飞行试验都不知做了多少次,连美国空军都在采购。这要是还能把机翼折断,美国人都该去吃屎。”
周赫煊说:“那边的两个美国佬,负责教你们这种飞机的保养和简单维修。如果出现大问题,就直接打电话给波音公司,他们会全权负责的。”
“没问题,没问题。”冯庸哈哈笑道,“我保证把那两个美国人当爷爷供着。”
周赫煊笑道:“那你慢慢当孙子吧,我明天就回国。”
“放心回去,这里都交给我了。”冯庸低声道,“对了,这种飞机真的不能运回国?要是能采购上几百架,老子保证在天上干翻小日本儿。”
周赫煊摇头道:“运回国是肯定不行的,这些飞机都有编号,每个月还有军方的人来检查,少一架咱们的飞行俱乐部就开不下去,你们这些人全都要坐监狱。”
“太可惜了。”冯庸失望地说。
周赫煊笑道:“可惜个屁啊。老子被波音公司敲竹杠了,每架飞机30万美元。这要是买几百架,就算能运回国,谁又能负担得起?那些钱足够装备一个集团军了。”
冯庸乐道:“那倒也是。”
“对了。”周赫煊说,“咱们现在的飞机比学员还多,要不再从国内弄些学员过来?”
冯庸道:“这事儿你可以去找小六子。”
周赫煊点头道:“行,我回去就跟他说。”
第六百五十七章 王安石与法西斯
整个1935年,张学良都在忙什么?
忙着“剿匪”。
上半年,张学良被调到武昌“剿匪”,目标是剿灭红军在南方的残余势力;下半年,张学良又被调到西北“剿匪”,目标是围剿陕北的红军。
自从东北易帜后,张学良大体上还是很听常凯申的话,两人没有产生过重大分歧。
但到了1935年,常凯申就有点做得太过分了,不停地调派东北军南征北战,心思极为险恶:第一,让东北军和红军两败俱伤;第二,通过不停的调派军队,试图慢慢瓦解并掌控东北军;第三,蚕食张学良在华北的统治力量。
张学良很不开心,再加上自己的机要秘书被老蒋枪毙,他已经憋不住想要跳反了,“西安事变”已在此时埋下伏笔。
此时张学良尚在武昌“剿匪”,周赫煊要请他帮忙招纳飞行学员,只能亲自往武昌走一趟。
四月中旬,周赫煊从美国乘船抵达上海。
上海市长吴铁城亲自带人迎接,热情握手道:“周先生此次西行,为国立下大功,委员长特命我来为君接风洗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