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相呆了呆,他还在想,如果奉军早就有这些步枪的话,何必在意吉林督军孟恩远的二十三师,或许早就称霸东北了。
却没想到东南陆军居然早就全部装备了,‘或许现在的东南陆军已经看不上这些枪了吧!’他的心里升起一股不可思议的想法。
随即就摇了摇头,觉得不可能,现在世界上,毛瑟g98已经是最顶尖的那一批步枪了,难道东南政府会比列强还厉害,装备更先进的武器。
其实他想得没错,这些枪如今在东南早就不流行了,作为来自后世的冯庸冯大少帅,根本就看不上这种单发式步枪。
就世界来看,半自动步枪必定是接下来单兵枪械的主流,但是现阶段,世界各国对此还没有万全重视。
按照冯庸前世的的历史来看,美国这个财大气粗的国家,在武器上一向追求‘火力至上’.
所以半自动步枪才会在他们手里得到重视,并且迅速研制成品,因而,美国也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换装半自动步枪的国家。
不过现在,自是不可能让他们抢先,早在1917年底,冯庸从德国借调了一匹枪械专家,而世界半自动步枪并不仅仅是英法有,作为主力军的德国自然不缺这方面的人才。
德国人甚至先一步研制出早期半自动步枪,但是与英法相同,这种步枪显然没有得到当局的重视,所以也就没有继续下去。
但是冯大少帅可不同,脑子里满是后世军事历史沿革的他,对于武器的发展简直是刻在骨子的模板。
所以这批德国专家与福建本土枪械专家一起深入研究半自动步枪,为了更快的出结果,福建方面特统局不断派出人马,前往欧美,把英法美、芬等国家的半自动步枪原型带回来,交由福州兵工厂。
付出与得到是成正比的,并且福建还有冯庸这样一个大杀器,所以,民国一八式半自动步枪在去年就设计并制造出来了。
当然,德国那边是不知道的,毕竟人都喜欢藏一手,一开始,福建就成立了两个研究所,一个中德合作研究所,另一个匿名的本土研究所。
结合两个研究所的成果,加上冯大少帅的提点,匿名研究所的进度明显比中德研究所要快不少,而且在民国一八式半自动步枪出来后,中德研究所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德国研究所,里面的我国专家都被抽调出来了。
不是说冯庸不地道,暗地里谋划人家,只是因为他知道德国即将败落,一旦把成品给德国,势必会被英法美获得,到时候等于间接告诉其它国家步枪发展趋势。
于长远来看,这绝对是一个败笔,本来世界上其它国家只是有想法,可你直接把样品给人家,都省却了研制这一步,在样品上改,总比无中生有来得简单。
更何况,论资源、条件,福建不过是民国一个排在后面的国家,再怎么搜罗人才,你也不可能比英法美更强。
所以隐藏才是最好的方法,这种杀器留着能够出其不意,至少在对付日本上面是可以的。
第两百七十九章 目不暇接
现在,东南境内所有步枪生产线基本都改成一八式半自动步枪生产线了。
因为不管是淘汰下来的原厂毛瑟g98,还是预先生产储存的闽制毛瑟g98,都足以满足东南目前的扩军要求,不说别的,但是从德国就购买了不下十五万只步枪,其中,德国方面又主动送了几万只,加起来,足有二十万只。
在福建各大兵工厂日以继夜的生产下,平均一个月能够生产十万只毛瑟g98,要知道这不是夸大,而是确确实实的,就兵工厂而言,东南向智利、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分别购买了一个或数个中小型兵工厂。
加上东南从德国购买的机械制造厂,本身就能够生产装配步枪生产线,这并不是什么很有难度的事情。
所以在工人数量保证的前提下,只要原料充足,生产枪支基本就不是问题。
除了现役部队装备的那些,东南还储存了差不多四十万只毛瑟g98步枪,至于卖给其它人的,那都是挑剩下的。
就这半年来,生产的一八式半自动步枪,足够将陆军主力进行一个大换装,所以,这些毛瑟g98步枪已经用不上了,就连武警乃至各省预备役用的都是改造过的毛瑟g98步枪。
尽管这样,还是把不明内情的张作相一干人等吓到了,知道东南能够自产武器弹药,可没想到产量这么大,原以为需要交易几次才能把奉系军队全部换装,可现在一看,着实是自己小家子器了。
只要奉系代表团有足够的钱,那东南就有足够的武器装备卖给他们。
看见张作相没反应,黄力又喊了几遍,最后一遍,他才反映过来,脸上稍微有些尴尬,随即把毛瑟g98步枪放回了箱子,叹了一口气,说道:“看来我还是小瞧了东南呀!这批步枪很好!所以我方决定采购十五万只!”
冯庸点了点头,说道:“这批步枪的性能显而易见,我东南陆军还装备着呢!
一时间没有那么多,但是既然老叔开口了,加上我东南最近也没有大的作战行动,所以我把这批现役装备交给老叔。”
做生意是这样的,就算是有那么多库存,也得说没有,这样才能提高价格,获取更大利润。
随后,张作相也没有等黄力介绍,亲自走到了长木箱前看了一眼,淡然的笑了笑,说道:“盒子炮、花机关,这些都是好枪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