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18冲锋枪就是民国俗称的花机关,这把作为世界上第一把冲锋枪,当然不是说它的生产年龄,而是它的名声。
且说,欧战前期最突出的莫过于堑壕战,这一战术终结了火器时代以来的密集冲锋阵型,重机枪与铁丝网的结合让所有人闻风丧胆。
同盟国与协约国士兵的鲜血将索姆河都染红了,尸体遍布战场,这就使得敌我双方陷入僵局,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大家都用堑壕战,你能拿我怎么办?除了用人命填,就没别的办法了。
德国在陆军战略战术的成就是世界望其项背的,同时,他们的参谋机关也是世界最完善,所以在短期内就研究出一种能够打破堑壕战神话的战术。
德国军队将这种战术称之为“暴风突击队“的小分队“渗透突击战术“,顾名思义,由小股部队作为重心,分散突破敌军堑壕。
但是,这种战术,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必须要火力凶猛,目前而言,步枪绝对满足不了其战术需求,而重机枪是不可能的,如此笨重,没有几个人,能抬上去?
恐怕到时候,轻装突击的目的还没达到,就破灭了,至于轻机枪的话,是个选择,但成本太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做到为数以百计的突击队装备轻机枪。
所以,在这个大前提下,mp18就应运而生,德国人将这种突破战术视为冲锋的一种,所以mp18也被叫做冲锋枪。
作为一款近距离、火力猛烈而又轻便可靠的单兵使用轻武器,mp18不单单在欧洲战场上大显神威。
就连民国也有少量走私的,东北自然不例外,但也只有十几把,这东西是个稀罕物。
看样子,东南的人对于mp18可以说司空见惯,或许它在这里成堆储存,简直就是拉仇恨哪!
国人在语言艺术上的造诣还是不错的,因为mp18可以像机关枪那般连发射击,从外表看上去,枪管外套筒上很多散热孔,花哨的很,所以,大家又叫它‘花机关’。
至于毛瑟c96手枪,那就就更不用说了,哪个军阀不是把它当作冲锋枪来用呀!
这都是亲信警卫部队的制式装备,东南的毛瑟c96是全自动改良型,使用可拆式二十发大容量弹匣及可加装枪托。
性能方面,就全自动射击时,在50米到80米距离内,可以形成一道弹幕,因为枪的特性,所以又被人称为“20响”或“自来得”。
黄力有些诧异,明明记得张作相是奉天来的,东北那边不是以俄式、日式装备居多呀!怎么对德国步枪也那么了解呢?
原以为这群都是土豹子,没想到还是有点见识的,这让他不禁窘迫起来,还想在少帅面前表现一下的,结果现在现是现了,不过是现眼了。
看来以后不能小看任何一个地方来的人,还得实打实的来了,他沉了沉气,从长木板箱里取出了一支略有分量的麦德森轻机枪,递给了张作相。
“好吧,张作相先生,这支枪叫作麦德森机枪,当然,为了与马克沁重机枪区分开来,少帅特地命名‘麦德森轻机枪。
这款机枪在我国并不多,但是性能绝对出色,在世界,那都是响当当的名号。
就北边俄国,还是沙皇当政的时候,1903年到1914年,他们陆续从丹麦购买了1500挺麦德森机枪。
为什么俄国佬那么穷?都能在日俄战争以及后来的欧洲大战坚持那么久,这还得多亏了沙皇的先见之明。
就连欧洲小国,保加利亚都订购了超过600挺麦德森机枪,或许这个名字你们不知道,但是我打个比方,保加利亚就等于隋唐时期的高句丽。嘿嘿!“
第两百八十章
黄力露出了几分得意骄傲之态,接着说道:“这可是我们东南陆军压箱底的东西,要不是少帅特地吩咐了,我还不愿意拿出来呢!如果这款你都不满意的话,那我就没什么好说了。”
的确,纵观全国,有哪个势力能够制造出这种利器,就算是北洋军也没能拥有。
冯庸在一旁看着,说实话,他不禁为黄力的圆滑赞叹,要知道黄力在话语间拍了他好几下马屁,还是那种隐约的,这般机灵的下属是每一个上司所喜闻乐见的。
其实中国不缺具备战略眼光的人,早在1908年 ,广东制造军械总厂就已经开始仿制麦德森机枪,当时称之为“轻机快炮”。
另外,开封兵工厂及其他地方也有仿制,因为其制作工艺的问题,这些仿制型的数量都不是太大,性能也比不上原装的。
这就足以说明这款武器的特殊性能,或许有人觉得它很鸡肋,论火力、射程,比不上重机枪,那要它有何用呢?
恰恰因为当今的重机枪体型硕大、颇为沉重,至少需要两个人才能运作,还不能肆意移动,用于防御来说,很合格,可是进攻的话,未免有所不足。
但是,麦德森轻机枪就不一样了,它只要一个人,就能端着满地跑,这就弥补了重机枪在进攻上的不足。
虽然国内其它工厂仿制麦德森不成功,但这并不代表福州兵工厂不行,‘福建出品、必属精品;这可不是一句虚话。
闽制麦德森轻机枪在性能上,丝毫不逊色于原装的,已经大规模装备东南军队,就连其它军阀都耐不住性子,纷纷购买,要知道比起马克沁来,这便宜不少呢!
短时间,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轻机枪,普及率比欧洲还高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