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昌当即说道:“欧战已然结束,德国不用意料战败了,我们做为战胜国,也应该得到一点东西,例如原本就该还给我们的山东青岛等地区,同时,庚子赔款等不平等条约也该废除。”
“是该这样做!”冯国璋、段祺瑞表示赞同,就算徐世昌不说,他们也会提出这些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段祺瑞一直赞成对德宣战的原因。
他的政治目光远比黎元洪来得高超,支持德国顶多能够得到青岛以及那微乎其微的援助,但是日本等国绝对会成为中华民国的敌人,这不是目前的最好选择。
但是对德宣战,不但能够得到英法美的支持,就连日本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动手,他也得乖乖给东西,就比如《西园借款》。
不过没想到的是日本居然耗费那么大的功夫,去攻打德国占据的青岛,由此也让他们发现了日本的狼子野心。
最重要的是,段祺瑞看见了战后瓜分会议,中华民国可以凭借战胜国这三个大字收回属于我们的地方、废除那些不平等条约,真正站起来。
要知道这三个大字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中华民国数十万民工在欧洲浴血奋战换来的,英法美就算想泯灭,也泯灭不了。
“不!”冯庸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当然,我不是说不要提,要提,而且要提得光明正大,我们不单单要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土地,更要从德国身上分一杯羹。”
这下把其余三人都吓到了,奶奶的,都知道南方军胃口大,以前只是听说,可现在是亲眼所见。
段祺瑞无奈的说道:“汉卿,我知道你心中的想法,我们跟你一样,无时无刻不想让国家强大起来,但是这事急不得,一口气吃不成一个大胖子。”
“我赞同冯小子的意见,是该要点东西,我们牺牲了这么多。”冯国璋冷不丁的说道。
这倒是稀奇,段祺瑞、徐世昌都看着他,要知道三人里面最保守的除了徐世昌就是他了,可没想到他居然也这么大胃口了。
“诸位,暂且不论什么该不该,就单论国力,我中华民国经过整合之后,至少两百万陆军,纵观世界,除了苏俄之外,还有谁能够媲美?
这就是我们的底气,英法美需要我们制衡苏俄,不然光靠他们那点联合干涉军,呵呵!那就是个菜,英法绝不可能亲自出兵,因为他们收拾自己都来不及呢!
要知道欧战损伤了法国大部分力量,且看越南那边就明白了,要是有力量,他们早就放出来了,还会让陆荣廷吃掉了大半个地方?
至于英国佬,尽管这一仗让他们的地盘扩大了,没错,接收了奥匈帝国以及德国原本的殖民地,兴许还有一些是荷兰、西班牙这些小国的。
但是他们的实力已然受损,别的不说,光说这一仗连点东西都掏不出来,要不是美国支撑,它就是个菜鸡。
而美国的宗旨就是能用钱解决的,绝不自己动手,既然有人替他们出手,又不用花自己的钱,何乐而不为?”
冯庸这一番解说算是摸准了英法美的脉,可以说德国这杯羹,中华民国分定了。
第四百七十四章 提前准备
可段祺瑞、徐世昌还有一些不明白,我们究竟要什么呢?如果说高端的武器技术,也消化不了呀!拿来岂不是浪费表情,再说了英法美会就这么让给你?
冯庸看出了他们的顾虑,继续说道:“工业设备,我们当然是不可能拿到的,因为这些东西德国也不会给,技术类资料当然,暂时对我们来说也没用,就算有155mm榴弹炮乃至更大口径重炮资料,国内那些兵工厂能消化的了?”
没错!历史上,一战结束后,英法美日并没有得到德国的兵工厂,因为条约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赔款,但是并没有掠夺一切的账单,如果它们真那样做了,恐怕德国会瞬间掀起二次大战,这次可不会提前结束,因为德国百姓不会坐视别人挖他命根子。
这点在二战也体现的一清二楚,德国的基本工业体系等于分毫未损,所以才能那么快崛起。
但是光那些赔款和限制军备的约束以及割让的地区,就已经让德国百姓不满了,这份条约空前苛刻,也奠定了二战的矛盾基础。
但是英法日美得到的也不少,例如他们得到了卡尔蔡司公司世界最强的光学仪器技术,这也是为什么后面美国能从一个二流军事国家跃居到一流军事强国的原因。
日本也一样,德国的火炮技术以及轻武器制作技术让它们那低劣的军事工业呈现飞跃的状态,原本在沙俄时期,半斤八两的实力一下子就变成了一斤甚至一斤半。
其实英法的话,根本就没什么需要,因为技术层面上,它们并不逊色于德国,甚至在一些领域上,英法超过德国一大截,例如法国速射炮、英国坦克。
所以,他们就更注重军事赔款与资源,于是就出现了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这种超过人类想象的字眼,法国甚至控制了德国主要煤矿区。
但是冯庸的话并没有打消段祺瑞等人的想象力,自从刚刚那番描述开始,两人的立场已经转变,他们也希望从德国得到一些东西,就算是一点暂时用不上的也好呀!
“汉卿,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北洋用不上那些技术资料,但是不代表你们用不上。”段祺瑞提出了一个新论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