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之铁血少帅_铁帅【完结】(527)

  冯国璋、徐世昌二人眼前一亮,是呀!既然大家都准备统一了,那还分什么南方北洋,只要能强国就好了。

  冯庸无奈的点了点,本来不想说的,可现在这群老狐狸都掏老底了,他只好说道:“其实德国那些军事技术资料,我早就有了,而且绝对会比英美得到的更先进,至于光学仪器、火炮这些,我想你们也应该听说过了吧!

  我南方军狙击步枪上面用的六倍镜就是自己生产的,福建火炮厂能够成产350mm火炮,只不过因为暂时没需要,所以我军重炮师装备的还是210mm榴弹炮,但是军舰上确确实实用上了。”

  “啊!”徐世昌等人这才明白为什么他一副不关心的样子了,因为该有的,不该有的,南方军全有。

  难怪人家的军队能够百战百胜,有这么强的制造能力,还有什么不能装备呢?生产一些陆军武器还不是小意思!

  冯国璋嘴张了张,似乎想要说什么,但是冯庸先他一步说出来,“至于为什么我南方有这些东西,这个原因我暂时不能说出来,不是说不信任各位,而是知晓了对我国没有什么好处。”

  他这才没有问,徐世昌倒是老油条,笑着打圆场,“嘿嘿!不管怎么样,南方越强大,对我国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这些知不知道也没什么?”

  段祺瑞倒是沉思着,他似乎明白了,眼神不确定的瞄了瞄冯庸,心中那个惊骇的念头一直没有熄灭过,但是却让他严守口风,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一旦说出来,恐怕中华民国都会被世界各国集体针对。

  “那汉卿以为我国应该要什么?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

  冯庸看了看地图,然后意味深长的说道:“诸位可能误会了,我并没有说德国就是我国这次所能得到最好的东西,要知道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好东西,只需要将这个东西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而德国就是我们将光芒彻底放射出来的媒介。”

  说着说着他端起了杯子,抿了一口茶,说起来,北洋准备的这茶点都不错,茶是上好的铁观音,估计是以前皇家贡品,那叫一个滋味,以往喝惯了武夷山大红袍的冯庸,突然尝尝这铁观音,那也是一个不一样的享受。

  可徐世昌三人却在为他的话苦苦思索,什么东西是他们已经有的,而且还是一个威力巨大的好东西。

  “哈哈!汉卿果然非一般人哪!看来我们都被远处的利益迷住了双眼,竟然连自己的东西都忘了。”段祺瑞高声大笑,显得很是开心。

  冯国璋也他的笑声中明白了,嘴角略带一些苦涩,这‘东西’应该说这些人,居然被他们忘了,何其悲哀。

  没错,他们说得就是中华民国自一九一五年,陆陆续续派遣到欧洲支援协约国的民工,据不完全统计,英法招募的华工数量达到了十四万人,而现在,这些华工还剩下大约十二万。

  为什么冯国璋会觉得苦涩,是因为这批人被北洋政府当做牺牲品,从而换来了一些微乎其微的补偿款。

  自1915年,北洋政府主张参战之后,英法等协约国强烈要求中华民国派遣参战军,因为他们知道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的中国,并不缺兵源。

  但是北洋政府不愿意他们辛辛苦苦培养的百战强兵就这么走出国门,当做炮灰,并且他们没有日本人的远见,要知道欧战也是一个练兵的好地方。

  至少日本三十万参战军,带回国内的时候,是前所未有的精兵,而这批人也成为他们侵华的主力军,可以说,没有欧战,日本军队不可能蜕变这么快。

  当然,他们也学到了欧战先进的战术,比如堑壕、铁丝网、碉堡一体防御作战,坦克、飞机的战争先进性等等,这些都成为日军成长的养料。

  第四百七十五章 华工

  北洋既不舍得将自己的军队送上去参战,又不愿意白白放过英法的那些许诺。

  于是,他们集思广益,想出了一个更加缺德的主意,我大中华最不缺的就是人,那就送工人上去帮忙喽!这不是一样的吗?

  英法仔细想了想,有总比没有好吧!要知道战争比拼的是国力,而早在大战开始前,法国就已经处在人员匮乏的状态,索姆河战役彻底告诉了协约国一个道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绝无仅有。

  在1916年的时候,一战已然进行了两年,协约国后方出现了问题,根本没有人愿意来做后勤工作,当然也不排除本国劳动力的匮乏,无奈之下,他们只能从外部寻找解决的办法。

  英国甚至调集了印度那群懒鬼过来,而法国也召集了东南亚土着、非洲土着,但是一上战场,人家全跑了,管你三七二十一,这就很尴尬了。

  所以,当北洋提出来‘华工’这个选择的时候,他们举双手欢迎,事实上,他们原本就提过,法国公使康悌早年提出要招募华工到法做工的时候,被当时的北洋政府拒绝了。

  北洋当时还是袁大头在位,为了不放弃掉英法的许诺,他的幕僚也就是秘书长梁世诒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明守中立,暗示参加,以工代兵”。

  好咧!反正招人不要钱,中华民国遍地是吃不饱饭的百姓,于是他就答应了,但是英法不是傻子,他们要求身体素质过硬的青壮年男子才能成为华工。

  北洋政府想了想,那三只脚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还不好早呀!索性就挑了挑,还真就得到了大批百姓的响应,当时,正好是处在荒年,山东、河南到处是灾民,一听说,好,这里能吃饱饭还能给钱,于是纷纷愿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