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海军很明白德国佬的心思,再加上德国佬不知道用什么手段把法国海军全部歼灭了,这样他们有些害怕,毕竟那个时候,德国突袭法国海军基地,最主要的力量还是中华两大舰队,航空母舰还是不能够这么早暴露出来的。
所以,他们根本就不愿意贸然和德国舰队接触,一直跟捉迷藏一样,畏畏缩缩,在多佛尔海峡的马盖特,这是一个交通枢纽也是一个庞大的港口城市,本应该是英国海军停留的场所。
以前每天都有英国军舰进进出出,特别是在多佛尔海峡,整一个英国海军自由海,根本用不着什么岸防炮队,但是现在不管是英格兰,还是法国都部署了不少的防御力量。
更为搞笑的是,法国那完善的海防工事,完全可以阻断多佛尔海峡,但是现在都被德军控制着,英军很无奈,原本在他们的对面,是浪漫的法国人,时不时还来一段音乐或者是派对。
但是现在,都是德国人,不仅仅是毛骨悚然,更是一股子厌恶,毕竟一战的时候,英国不少人都死在德国人的枪下,所以,英格兰原来的警备部队已经变成了一个升级版的岸防部队。
不单单人多了,武器也很牛掰,都是大口径的舰炮改造而成的岸防炮,其中还有几门410mm炮,打战列舰都不成问题。
就是这样,整天都生活在紧张的气氛中,英国人天天都看着对面,生怕会有炮弹打过来,原本繁华的沿海城市,却变得萧条,别说酒吧、舞厅了,就连蛋糕店都未必多少家。
试问,谁知道了敌人就在对面,且炮弹能从对面打到你眼前,还会傻乎乎的在那里做生意,赚了钱恐怕都没命花,相反,德国人占据的敦刻尔克却变得更加繁华,似乎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当地人反而受益于战争,所以经济更加繁荣、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德国人只是控制了法国军工企业,像那些面粉厂、酒厂,根本就不管,所以法国人的工作基本上没受到太大的影响,更何况日耳曼人比起法兰西人来,更加守规矩,他们从不做欺压当地人的事情,那会损失日耳曼人的风度,吃了喝了玩了,都是规规矩矩地付钱,实打实的马克。
但是,法国人不一样,他们崇尚自由和浪费,整天这玩玩,那玩玩,法国士兵穷得很,经常在当地娱乐场所赊账,怎么能带动经济呢!
所以,法国当地人,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很欢迎德国人,原本从来没满仓的酒窖,现在几乎天天屯满了,因为当地驻扎了很多德国军人,所以每天都有很多酒要被消化掉,简直是供不应求。
或许在欧洲都在被战争折磨的时候,也就只有他们比美国民众、英国民众、德国民众、土耳其民众还要生活的好,战争带来的是毁灭,毁灭也帮随着新生不是吗?
要知道不管是德国还是美国,在宣布战争的那一刻,其实国内的经济水平固定了下来,但是国家的财政收入要多得多,很多底层人民的生活也好得多,因为所有人都一样。
书友群:647062938.欢迎加入探讨剧情
第六百九十七章 骄傲
其实所谓的人类非常矛盾,一方面有人真心厌恶战争,因为战争带来的是妻离子散;另一方面很多人又愿意开始战争,就好像德国、土耳其、白俄、苏俄一样,因为战争能够给他们带来更高的收益。
现在的时代,把战争阵营分成了两个,当然,也把人们变成了两种,一些中立国就希望不要战争,可身处于战争中的哪个国家都希望继续,不分个你死我活,谁又甘心呢!
世界不是谁说了算,而是各国在不断斗争中获得平衡,实在无法平衡,那么只能用最直接的办法来稳定局势,这就是战争,谁又能说这种方式真正差呢?
假如没有战争,那么底层人民也不会得到一种上升的机会,甚至能够改变自我的契机。
甚至一些国家正是因为有了战争,它们才从原本弱小被人随便欺负的地步变成如今的傲然挺立,真真正正的独立体,这难道不是一种好处吗?
四月十六日,一个晴朗的天,中华少帅冯庸亲自搭乘南洋舰队旗舰“泰山号”战列舰和其它的护航军舰组成了一只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的从南海驶过,朝着马六甲海峡而去。
舰队首先抵达了中华南洋舰队的新基地也是前进基地,纳土纳海军基地,这里死死的卡在南海、马六甲海峡、卡里马塔海的中心,控住了这里也就控制住了南海。
纳土纳海军基地由几部分组成,纳土纳大岛是主要地区,海军军舰平时都停泊在这里休整,添加一些必备物资,例如燃油和水,当然,海军营地也在上面,上面围绕着军营形成了一个小镇。
其它几个小岛则做为海基航空兵的飞机场,南海舰队在纳土纳部署了一个飞行团,足以覆盖周边海域,不管任何国家的舰队来偷袭,都能够立足于不败之地。
当地官兵听闻少帅来了,很是激动,甚至自发组织了迎接队伍,当天中午,冯庸在纳土纳海军基地吃了一顿饭,都是海产,什么大龙虾、金枪鱼,啧啧啧!
下午四点,舰队顺利抵达了目的地,也就是马六甲省的省会吉隆坡港口,省长张景惠和市长胡有德为首的一干当地政府机关人员早就在这里等着少帅。
特别是马六甲地区大大小小的华人家族也纷纷派出了人,基本上是各家族族长,他们迫不及待地和胡有德一起站在等待的区域,试图给少帅冯庸留下好印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